中国评协理事表达心声:增强朝气锐气

2021-12-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近期,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持续关注文艺评论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点击查看)。本期推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雪瑛、刘琼、李遇春、李震、汪素芳、范志忠、胡磊蕾、夏义生、衡正安、王艳梅等参会代表的学习心得。

中国评协理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部分文艺评论界代表在第十一次文代会上合影留念(摄影:孟祥宁)


王雪瑛 中国评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汇报》高级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他殷切勉励文艺工作者,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为文艺评论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全民抗疫,中国人民接受挑战、锐意创新、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为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场。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提高认识中国经验的水平,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为中国故事立心,为中国精神赋形。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何“比翼展翅”和“双轮驱动”?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我们要开展建设性的文艺评论,写出有专业深度、思想力度和人文温度的文艺批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和阐释文艺作品的人民性与时代性,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我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努力写出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刘琼 中国评协理事,《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是关于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文艺工作的重要指导。我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讲话,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从讲话中,我深深感受到身处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一切文艺工作都要具有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鲜明的人民立场。

  对于我们党100年来领导文艺战线的历史经验和道路,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遵循。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始终具有极其重大、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心系“国之大者”,要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才能让文艺事业匹配上伟大变革的时代。

  对于文艺战线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坐标下的使命责任,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传递。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富有伟大而光荣的新责任新使命。

  对于文艺发展和文艺创作规律,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共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守正和创新、内容和形式、艺术和技术、出人出作品等问题的论述,是对文艺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铿锵有力、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殷殷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文艺报》2021年12月15日第3版(点击查看原文


李遇春 中国评协理事,武汉大学教授

  继2016年的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之后,我再次有幸出席了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两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受到讲话的主题与思想一以贯之而又不断拓深,均切中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时代脉搏与问题症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和政治高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做出了更为明确和深刻的阐述,对当前中国文艺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新的百年奋斗征程确立了新的文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点提出并加以详细阐述的五点希望,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引性。

  作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我体悟到了三点重要的启示。首先是当代中国文艺家应该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 ,不能陶醉在“小时代”和“小历史”观念中不能自拔。曾几何时,我们很多文艺家执迷于脱离大历史和大时代的日常生活欲望化书写模式,在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构思维驱使下盲目地消解革命史和人民文学史,逃避理想,沉湎低俗,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带来了畸形影响。但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论断的提出,当代中国文艺家日益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光明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处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全世界都应该正视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那种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民族苦难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新世纪的中国如同朝阳喷薄,有力地复兴于世界的东方。唐代大诗人李白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描绘了大唐盛世气象,骨子里透露出一代诗仙的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了古老中国文化强国的艺术风度。而在新时代里,我们热切地呼唤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学和大艺术,我们期待着真正属于大时代和大历史的大文学家和大艺术家的出现。我们应该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历史和大时代节点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敢于书写大国崛起的时代强音,善于表达文化强国的审美气象。

  其次是要树立“人民生活观”和“人民史诗观” ,反对丑化人民形象,歪曲人民生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代中国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传统美德,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书写立足于“人民生活”的“人民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人民与生活其实二位一体,不可须臾分离。这种崭新的“人民生活观”的提出,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人民史诗”的新概念则是对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民族史诗”范畴的新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书写既有的文化视角上的民族史诗,我们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胆地探索政治视野下的人民史诗新形态。我们的文艺家要像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一样具有剖析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勇于回应人民生活,书写人民史诗。

  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重塑中国新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的文艺家要向全世界艺术地呈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新形象,而不是相反。百年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告诉我们,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需要抵达可信与可爱的辩证统一,把可信的“真”与可爱的“美”融为一体。惟其如此,才能让全世界人民尊重中国、礼敬中国,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彻底摆脱近现代以来所谓的东亚病夫之类落后民族国家形象。总之,当前的中国文艺家应该自觉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道路,让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有力地镀亮中华民族文化名片,从而艺术地重塑中国新形象。

  *《百年大变局下的文艺新指南》,《中国艺术报》2021年12月17日第4版(点击查看原文


李震 中国评协理事,陕西省评协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文艺与民族复兴、与人民、与国家、与时代、与社会、与传统文化、与市场等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同时,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这五点希望关乎民族、人民、国家、传统、时代、社会和每一位文艺家个体人生价值,可以视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根本指针,也是文艺工作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文艺评论肩负着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职责,这些论述为广大文艺评论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必将激励着包括我在内的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努力、不辱使命。

  *《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国艺术报》2021年12月15日第4版(点击查看原文


汪素芳 中国评协理事,河北省评协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河北作为京畿重地,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民风淳朴,人文荟萃,艺术丰盛;河北人民正在这块大地上轰轰烈烈进行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冬奥会筹办等大事。新时代河北人民正在开创如此广阔壮丽的社会生活,为河北文艺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生活源泉、创作题材,让我倍感光荣,同时又倍感沉甸甸的责任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这些表述,为文艺评论指明了方向和任务,为文艺评论家自身修养和队伍建设提示了路径。打铁还要自身硬,对文艺进行“评论”的评论家,更要先立己、先铸己,加强自身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专业修养,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为出发点,不仅要把个人的文艺评论专业提升并融入整体文艺评论事业,更要提高认识,把文艺评论事业融入“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社会职责,让文艺评论助力文艺创作,让文艺真正起到时代前进号角、民族精神火炬的巨大作用。

  *来源:“河北省文联”微信公号(点击查看原文)


范志忠 中国评协理事,浙江省评协主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有幸三次亲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第一次在2005年浙江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第二次在2008年中央党校9月份的开学典礼,第三次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三次讲话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盼。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推动我省乃至我国的文艺创作与批评走向繁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召唤下,我们的文艺批评要以理性的洞察力诠释倡导主流文艺创作的美学意义,勾画时代精神谱系特征,以及流媒体语境中文艺创作新的发展态势。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资本的操控驱使下,文艺批评的专业批评舆论场和社会大众舆论场之间存在失衡现象,微媒体、自媒体网络批评在成为当下文艺批评的重要空间的同时,暴露出平面化、碎片化、情绪化等诸多严重问题。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照亮了批评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批评唯有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尊重人民审美需要,思考文艺创作作为艺术、作为媒介的演变历史以及和当下产生的互动和碰撞,重构价值体系,发挥其理性思辨的光芒与力量,以一种敏锐的洞察感知能力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入新时代的火热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浙江“三地一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为文艺创作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世界,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智慧。

  *来源:“浙江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点击查看原文)


胡磊蕾 中国评协理事,苏州市曲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创作部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采飞扬、激情昂扬、正气高扬,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作为一名舞台艺术创作者,我要力争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脚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双脚去丈量山川的广阔,感知生活的美好,时代的变化,挖掘丰富的素材;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笔力,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去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以“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的眼力,发现真善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重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的脑力,放飞想象的翅膀,时刻思考与践行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和精神血脉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来源:“江苏文联”微信公号(点击查看原文)


夏义生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评协理事,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心系国之大者,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一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文艺队伍。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抒写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二是紧紧扣住“做人的工作”这一重要任务,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创作一批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带领湖南省文艺工作者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伟大新时代,弘扬周立波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良传统,写出新时代的三湘巨变。

  *《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国艺术报》2021年12月15日第4版(点击查看原文

夏义生说这五年:擦亮“文艺湘军”品牌


衡正安 中国评协理事,江苏省评协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是时代的自信。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这也对当下文艺创作、文艺创新提出思考。有些书画创作创新时,还能保存独特的民族精神标识和民族文化辨识度吗?我们应自觉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三是对文艺引领作用的自信。“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四是对文艺创作的自信。“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这是对文艺创作出大师、出高峰、出精品力作的自信,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是对文艺评论作用的自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要把握好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方向盘,引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王艳梅 中国评协第一届理事,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

王艳梅:书写自贸港建设的动人故事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点击查看)

  (以上按姓名笔画排序)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若眉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第一时间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十一次文代会中国评协代表风采

  十一次文代会中国评协代表认真履职

  中国评协顾问、主席团代表学习:致广大而尽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