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强军的“风花雪月”

2021-12-10 阅读: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解放军报》

抒写强军的“风花雪月”

——军事文艺巡礼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2016年11月30日,习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为新时代加强文艺工作、推进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

  军队文艺工作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军队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重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对锻造“四铁”过硬部队、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贡献率,呈现出众多富有新时代特点的崭新风貌。本报今明两天将在“长征副刊”推出系统展现军队文艺工作、文学工作的巡礼文章,敬请关注。

  ——编者

  2021年9月30日,在第8个烈士纪念日这一天,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博纳影业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公映,迅速引燃观影热潮,一路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取得了良好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受众选择更加多元的今天,《长津湖》为何会受到如此广泛关注和欢迎?

  时代的文化景观,很多时候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的热映,从一个侧面再次让人们感受到军事文艺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感受到军事文艺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价值。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军队文艺战线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军队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追寻姓军为战初心本真,加快推进转型重塑,不断迈出新步伐、呈现新面貌、取得新成绩,抒写了强军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为强军兴军提供有力精神文化支撑。

电影《长津湖》

  文艺轻骑队面向基层服务官兵

  军事文艺应该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支支文艺轻骑队的足迹遍布祖国的万水千山,一首首嘹亮的战歌响彻座座军营,成为新时代军事文艺画卷中的鲜明标记。

  2018年春节前夕,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银装素裹。一行军队文艺工作者辗转千里,专程向乌兰牧骑学习取经,与第一代乌兰牧骑女队员伊兰座谈请教,探索军队专职文艺团体面向基层、服务官兵的方法路子。他们形成一个共识,学乌兰牧骑就是要回归文艺本真,就是要走进基层、走近官兵,真心真情为官兵服务。伴随军队文艺单位改革,各文艺轻骑队相继组建,心无旁骛、重心向下,把舞台搬到军营、搭到演训场。他们的足迹,记录着军事文艺转型重塑的坚定步履,成为新时代文艺战士追寻初心再出发的生动注脚。

  “冷的边关热的血,边境线长脚丈量。高原沃土埋忠骨,愿做雪山守边防……”这是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慰问边防战士时深情演唱的《边关战歌》。他们一路走一路演,一路燃旺能打仗打胜仗的壮志豪情,一路砥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走边防,到海疆,一切为了打胜仗”“有理想,有担当,为兵服务记心上”……这些真挚而坚定的话语,正是文艺轻骑队队员的共同心声。

  文艺轻骑队在转型重塑中探索前行。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以乌兰牧骑为榜样,按照“轻、准、活、融”的思路编组文艺轻骑队,涵盖声乐、舞蹈、器乐、小品、朗诵、书画等多个艺术门类,队伍小群多路,队员一专多能,常态下部队开展演出服务、创作服务、培训服务、心理服务、器材服务。文艺轻骑队只为部队送服务、不给官兵添麻烦,自带演出设备,自己搭设舞台,累计为兵演出服务超过670场次,行程10余万公里,服务官兵20余万人次,足迹遍布各大战区,广受部队欢迎。

  让作品从美术馆走向军营,让书法家从创作室走近官兵,是“鉴古开今”系列书法作品展的一大亮点。这几年,军队美术、书法工作者先后围绕“军之魂”“兵之道”等主题,为部队量身打造弘扬优良传统、彰显职能使命的优秀作品,用豪放激越、气度雄强的家国风骨、诗心豪情,涵养官兵浩然正气、血性胆气。

  “官兵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把最美的作品献给基层”。文艺轻骑队上高原登海岛,穿戈壁走边关,练兵场上、拉练途中,饱含深情说兵事、演兵情,把众多讴歌强军风采、军味战味浓郁的优秀作品送到官兵中间,为部队建设不断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今年中秋节前夕,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专程来到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与边防官兵联欢。“哨所的天空,有最真实的感动,你一直站在岁月中,你把青春铸成一座座冰峰……”歌曲《哨所的天空》,让手握钢枪、坚守战位的战士真切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边防连,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来到这里。“透支生命不辱使命,是你无私的奉献,创造无数英雄壮举……”歌曲《永远的精神高地》,深情飘扬在喀喇昆仑之巅。

  活跃在为兵服务战线上的,还有众多文艺小分队。各级宣传文化机构统筹专业创作人员和基层业余文化骨干,根据需要临时编组队伍,到部队巡回服务。陆军“向战而行为兵歌”、海军“云演出、云培训、云展播”、战略支援部队“强军先锋文艺会演”、联勤保障部队“讲好联勤故事、唱响联勤声音”、军事科学院“红山杯”、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边防行”等活动,都成为深受欢迎的服务品牌。空军“蓝天”、火箭军“砺剑”、武警部队“忠诚卫士”等文艺小分队,从茫茫戈壁到白山黑水、从演训一线到前沿哨卡,以蓝天为幕布、以阵地为舞台,走出了新时代文化服务的“长征路”。与此同时,一大批带着泥土芳香、冒着热气的新作品,不断出现在我们视野;一大批基层文艺骨干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军事文艺创演的生力军。

  一个背包扎起全部行装,一身迷彩利落潇洒,一声集合火速出发……当新时代的文艺轻骑队行走在大江南北、穿行在座座营盘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军事文艺牢记初心使命带来的强大力量。那是催生万紫千红的力量,那是向着一线冲锋的力量,那是激扬勇士雄风的力量!

(图片来源:“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号)

  英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军事文艺创作始终以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为永恒主题,推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的英雄题材作品,在全社会不断汇聚起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强大正能量。

  2021年6月18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守岛人》,把“人民楷模”王继才的先进事迹搬上银幕。这部精心制作的电影,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唱响了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你守岛、我守你”等金句刷屏网络,被誉为“一部贯注英雄气、厚植家国情的精神史诗”。

  今年春晚,当除夕零点钟声即将敲响,军队歌唱家深情唱响《请放心吧,祖国》。“当我在战斗中牺牲,请别难过,我化作翱翔的雄鹰,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请放心吧,亲爱的祖国……”歌曲如同一位位卫国戍边英雄的深沉诉说,坚定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庄重承诺,拨动了亿万人的心弦。许多边防军人忍不住红了眼眶,满怀激情地给央视节目组写信,吐露肺腑之声:“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把最硬的‘鳞’献给祖国”。

  “寸草不生的地方,蓬勃着忠诚,青春无悔的肩膀,扛起了家国,你把自己融入边疆的辽阔,每一寸山河都把你深深铭刻……”每当歌曲《山河铭刻》响起,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光辉形象就浮现在人们面前,“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铮铮誓言就在官兵心中久久激荡。这是英雄精神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动人景象,也是军事文艺礼赞英雄、讴歌时代的生动体现。

  2021年9月2日,一架运-20专机在两架歼-11B战机护航下,缓缓降落沈阳桃仙机场,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归祖国怀抱;9月3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这是国家以庄重礼仪对烈士为国献身的深情礼赞,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新时代,军队更加注重发挥仪式文化精神引领、形象塑造、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适应时代之变、改革之变、战争之变,推进军队仪式文化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仪式规范体系。全新创拍的人民军队仪式文化宣传片《军人的荣耀》,着力体现了我军仪式庄重大气的审美特质和质朴深厚的军人情感,揭示了仪式文化的重要价值。

  诚然,英雄的精神需要优秀文艺作品去抒写,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艺术去歌咏。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辉的历史蕴含着光辉的主题,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题材。这些注定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直接催生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军事文艺作品。一首《不忘初心》,让人重温共产党人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雄壮历史,重温革命先辈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伟大征程,令无数年轻人有了时代共鸣;在武汉抗疫艰难时刻,一首《解放军来了》,给疫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提振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军乐《钢铁洪流进行曲》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演奏,一问世就让人惊艳,很快成了全网爆款乐曲,把新时代人民军队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长篇小说《牵风记》《远去的白马》,摄影作品《鏖战一线——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疫情防控阻击战影像记》,油画《秋收起义》、中国画《飞天圆梦》、雕塑《转场》……这些作品就像一个个坚实的脚印,生动标记着新时代军事文艺讴歌时代、礼赞英雄的奋进之路,也忠实记录着军队文艺工作者向艺术高峰不断攀登的精神风采。

  创新开新彰显时代魅力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

  2021年10月,在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上,一堂由文艺轻骑队创排的文艺情景教育课《迷彩青春正步走》,令参训代表耳目一新。这是由文艺慰问向文化育人转变的一次全新尝试,突出“年轻态”和“沉浸式”,综合运用故事讲述、诗词朗诵、情境表演、视频呈现等形式,让官兵身临其境受感染、潜移默化受教育,开创了文化育人新范式、军事文艺新品牌。

  文艺创新的维度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艺术创造层面,也包括文化传播等其他层面,特别是信息时代,网络科技不断为文艺赋能,文艺轻骑队网上直播服务应运而生。为克服疫情影响,今年中秋、国庆期间,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为部分旅团单位开展“点对点”线上直播演出服务,慰问官兵4.5万余人次,互动信息1.2万余条,点赞6万余次。各级还积极探索网络直播、“时空对话”、“云联欢”等活动,文化服务由传统“面对面”向“网络+”拓展,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加高效地惠及官兵。

  2021年7月中旬,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在国家大剧院复排亮相。此次复排是军队单位授权国家大剧院进行的,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观众审美习惯、融合现代舞台艺术元素而全新呈现,是近年来军事文艺创作向社会拓展、融合多方力量打造精品力作的一个缩影。同时,歌剧《江姐》、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与《党的女儿》一起被纳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由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组织复排,让这些艺术经典重焕新的光彩。

  军事文艺繁荣,要依靠军队力量,也需要吸纳全社会优质力量共同参与。近年来,在影视剧创作上,探索走开军队优选题材、地方组织摄制的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涌现出电影《古田军号》《革命者》《三湾改编》《红海行动》,电视剧《热血军旗》《深海利剑》《空降利刃》《号手就位》等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全社会产生的热烈反响充分说明,军地联合出精品是新时代军事文艺创作的重要规律和成功经验。

  与此同时,兵写兵、兵演兵基层文艺创演活动也呈现出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景象。部队各级针对新时代青年官兵审美需求,创新发展歌咏演唱、曲艺小品、情景故事、仪式仪典等传统活动,注重推广开展抖音秀、网游等时代特色鲜明的网络活动。2021年11月,大型系列电视节目《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和《星火》《传承》《航标》等一批军营微视频推出后广受欢迎。基层部队也广泛开展微视频、微电影拍摄制作,官兵自编自导自演,从观影者到创拍者,从受教者到传播者,各显身手的军营拍客、微客、播客不断涌现,用镜头记录强军故事、展现军营生活,成为基层文化新现象。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微信公号)

  立起新时代军队文艺战士好样子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对于军队文艺工作者来说,在思想作风和德行修为上应该坚持更高标准和要求,真正当好英雄精神的传承者、文化高地的守望者。

  全军各级加强对文艺队伍的教育管理,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整治,完善创作演出、为兵服务和一日生活等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奖惩,把完成“三个服务”任务作为重要标准,树立德艺双馨、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广大军队文艺工作者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严格遵守创作演出管理等相关规定,自觉践行忠诚、爱军、为兵、尚艺、奉献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展现了新时代军队文艺战士应有的风采风貌。

  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形象好不好、作风扎不扎实,官兵最有发言权。今天,在边防哨所、高山海岛、大漠戈壁和演训现场,我们都能看到军队文艺工作者活跃的身影。他们与战士结伴上阵地、拉手下班排,挽起袖子进厨房,挪开餐桌搞联欢,走进病房送关爱,敞开心扉交朋友,留下了难忘的战友情。基层官兵讲:“最值得敬佩的是他们不辞劳苦、敬业奉献的高尚艺德,最难以忘怀的是他们不扰基层、真心为兵的扎实作风”、“他们全程自我保障,行进队列整齐,把最美歌声、最佳状态、最真情感、最实作风留在了我们心里”……

  强军事业的阔步迈进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强烈呼唤更多优秀作品。军队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投身火热生活,拥抱伟大时代,创作推出更多强军文艺精品,伴随强军兴军的铿锵脚步,奏响更加恢弘的乐章。

 

  延伸阅读:

  军旅剧的天空闪耀着这些明亮的星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以光影之笔绘金戈铁马

  新世纪军旅文学的价值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