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叫好又叫座”的启示(任姗姗)

2020-11-27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任姗姗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人民日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11/20/nw.D110000renmrb_20201120_2-20.htm

 

为历史纪实 为民族铸魂

——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叫好又叫座”的启示

  核心阅读

  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以宏阔的视角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情讴歌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有力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纪录片创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透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场,揭示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以及取得胜利的关键

  文艺创作没有捷径,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才能锻造出优秀作品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批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与观众见面,在荧屏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唱响英雄主义赞歌。

  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的《为了和平》,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后,相继在10余个频道重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英雄儿女》先后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与多个频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刀锋》分别在央视国际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辽宁广播电视台承制的《不朽的丰碑》、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制作的《英雄》,分别亮相辽宁卫视和北京卫视。

《为了和平》剧照

  这些作品以宏阔的视角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情讴歌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有力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系统的统计,多部作品收视率位列同期收视率第一,在电视荧屏和网络平台引发追剧热、讨论热,其“叫好又叫座”的现象带来诸多启示。

  大历史观国际视野

  讲好党史军史新中国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7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镜头又将我们带回那段血与火的记忆。

  这些纪录片兼顾大历史观与国际视野,通过大量国内外历史影像、文物、档案,大批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知名专家的解读以及国际上一些亲历者、研究者的讲述,回溯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缘起、进程、停战、影响,以及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战役、关键事件和人物等,还原了那场战争的真实面貌,也使观众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采访大批战争亲历者,特别是呈现上百位志愿军老战士的口述历史弥足珍贵。他们中有102岁的时任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师长文击,97岁的时任志愿军第39军115师343团团长王扶之,志愿军空军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韩德彩,等等。透过亲历者的口述,诸多生死瞬间呈现在观众面前。《英雄儿女》中,志愿军第38军112师第335团1营3连在松骨峰无名高地阻击逃跑的美军,整个山顶都被打翻,汽油弹的火焰把阵地烧红。100多名勇士先后倒下,3连战士只剩下7名,顽强保住了阵地。团长范天恩回忆:“敌人扔那个汽油弹浑身带火,有11个带火的战士扑向敌人,抱到一块儿烧死。”前线捷报迅速传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亲自起草对参战部队的嘉奖电报。

《英雄儿女》海报

  原始影音素材的突破性发现和首次使用,增强纪录片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如从国外档案馆发现的“1949年10月,毛岸英作为翻译陪同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北京会见苏联文化科学艺术代表团访问时的彩色影像”,彭德怀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做《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原声音频资料,板门店谈判和停战协定签订等影像内容,等等。

  更重要的是,纪录片创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透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场,揭示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以及取得胜利的关键。纪录片真实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力地批驳和澄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构、歪解和诋毁。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该片在头两集《不期而至》《艰难决策》中,就以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充分反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全片从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的胜利之道:一是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二是靠全中国人民的勠力支持,三是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该片得到诸多专家的肯定,被评价为“‘四史’教育中生动深刻的形象教材”。

  小切口在场感

  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不论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的宏阔历程,还是聚焦重大战役、英雄群体,6部纪录片都紧紧围绕“人”这一关键要素展开。通过人物和故事建构视角,借助历史细节的再发现再挖掘,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镌刻进一帧帧画面、一句句旁白。

  “离家犹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为了和平》的开头,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陈曾吉魂归故里的感人故事。“打完仗就回老家”,片中短短的一句话,却是无数志愿军将士走上战场前最真挚、最朴素的愿望。没想到,很多人在鸭绿江畔回望祖国的最后一眼即成为永诀。

  在《刀锋》中,时任第九兵团司令部秘书的苏荣回忆说:“像杨根思这样的英雄在第九兵团不胜其数。很多英雄因为战友全部牺牲,没有人反映这方面的情况。”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想起长津湖伤亡的将士,曾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刀锋》海报

  在《英雄儿女》中,参加朴达峰阻击战的班长柴云振,因身负重伤被转移到后方医院,与原部队失去联系。战后,志愿军总部给柴云振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原15军军长秦基伟坚持:“一定要找到柴云振!”后来,已经回乡务农的柴云振,在四川岳池深山里被找到,当被问及需要组织为他做点儿什么时,他说:“没得啥,没得啥,都好!都好!”

  纪录片还披露,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当选全国妇女代表,出席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特地请邓芳芝到中南海做客。一位烈士的父亲的手和一位烈士的母亲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毛泽东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

  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70年,但英雄的故事并没有被炮火掩埋。这些不为人知又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让英雄形象有血有肉、理想信念可感可知,也让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得以读懂伟大的民族精神。“要想打动今天的年轻人,必须从情感上贴近他们。”《不朽的丰碑》导演于清丽说。她和创作团队将邱少云的棉衣残片、大量的英雄勋章、作战武器等,作为今天与历史对话的窗口,深挖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用一个个几乎被时间湮灭的细节来复活英雄,营造历史的在场感。

  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老一辈革命家高超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到志愿军将士高超的军事素养、灵活的战术;从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罗盛教的舍生忘死、向死而生,到医务工作者黄家驷、李兰丁率队出征,常香玉义演捐献飞机,几十万民工赴朝支前;从“打不断炸不烂”的后勤补给线,到中朝两国人民并肩作战……这些纪录片树立了英雄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创新表达融合传播

  文艺精品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留存了新中国的珍贵记忆,这必然成为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今天的和平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纪念志愿军英雄,应该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在社交网站,在视频网站,在微信朋友圈,连日来,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观众自发抒写对英雄的缅怀、对祖国的深情。让历史照进现实,增强当代中国人对历史、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让这些作品留在了观众的口碑里。

  这也是对创作者最好的褒奖。回顾6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发现,文艺创作没有捷径,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才能锻造出优秀作品。《英雄儿女》的摄制组与时间赛跑,在一个月内,行程约2万公里,近百人分8路在10余个省市采访101位志愿军老战士,素材总时长达200多小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摄制团队历时一年在国内外调研,片中首次解密的档案和电报,首次公开的影像画面,拍摄的百余件文物都凝聚了主创的心血……与此同时,创作者立足当下,着力创新纪录片电视语言,并以融合传播的方式扩大受众面。《刀锋》具有史诗大片的气质,三维特效镜头加上震撼逼真的音效,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英雄儿女》采用的三维特效镜头占全片总时长近1/6,根据101位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制作的百集微纪录片《我的抗美援朝故事》同步播出,在新媒体平台引发观众共鸣。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剧照

  历史与现实承接,现在与未来贯通。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为正义之战写史、为中华儿女立传,也激荡着澎湃的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期待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为时代聚力、为民族铸魂!

 

  (作者:任姗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在一起》为何赢得观众口碑(任姗姗)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来自生活,传递温暖和希望(任姗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