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国家孩子》:唱响辽阔草原的真情颂歌

2019-10-27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胡锐 苗春 收藏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协调下,上海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内蒙古,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内蒙古养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从那时起,这些孩子就被称为“国家孩子”。

  日前,聚焦这一群体的电视连续剧《国家孩子》在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10月18日起,这部剧又在央视一套上午时段重播。

  从黄埔江到大草原,3000多名“国家孩子”牵连起的,是纵横数千公里的路途和跨越50余年的历史。该剧选择从孩子的视角切入,着重讲述了小忠(朝鲁)、小鱼(通嘎拉嘎)、谢若水和黄小仙(阿藤花)4个孩子的故事,用典型来反映群像。4个孩子被不同家庭收养后,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但他们都在草原上扎下了根,无愧于养父母的养育,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所说,“一个朝鲁的人生历程,带出了整个草原50年的变迁。”

 

  真实故事感天动地

  每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都有一个无形的责任和标准:尊重历史,观照现实。《国家孩子》这部剧之所以厚重感人,正在于它对历史的尊重并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人物形象。

  这部剧的导演巴特尔说,“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这部剧就从真实历史中获得了力量的源泉。

  编剧柳桦说,他曾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与“国家孩子”同吃同住。为了准确捕捉内蒙古草原的真实信息,他阅读了60余本与内蒙古相关的书籍并做了详细笔记,聆听了大量关于草场退化问题的讲座。除了剧本以外,《国家孩子》的场景和服化道也力求逼近历史真实。该剧表现的是50多年的时空流转,可以想见剧组的置景压力。该剧主演之一、制片人刘小锋说,虽然会增加许多成本,但《国家孩子》还是坚持自建场景,剧中的景都是实景,如大草原、蒙古包、公社保育院等都是真实的,飞机、绿皮火车等道具也尽力解决。演员的服装、化妆等细节也很用心。这些都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空间,让观众信服。

  剧中饰演乌兰其其格的演员熊睿玲也让人印象深刻。她梳着长辫,穿着长袍,黑红的面庞,时不时还会教“国家孩子”们几句蒙古语,看上去就是一个慈爱坚韧的草原母亲。可实际上,她是自荐来到剧组的,为了这个角色,努力学习了蒙古语。

  无论专家还是网络评论,对于影片的历史真实性都给予了肯定。

 

  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国家孩子》用人物形象来承载思想。剧中人随着剧情变化合理地成长、转变,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也更具有真实感,更加深入人心。

  以剧中人物谢若水为例。他善良孝顺却软弱,在养母满都拉的反对下,甚至放弃了与通嘎拉嘎的爱情,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遗憾。但随着剧情发展,谢若水也越来越像个草原上的男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不顾妻子反对,主动调往基层;在劝朝鲁少养羊保护草地时,他无视朝鲁的恐吓,迎着朝鲁的箭走去。随着剧情的发展,谢若水善良孝顺的内核没有改变,性格却更丰满、立体。观众也乐于接受这种有所成长、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这部剧还成功地塑造了阿藤花这个形象。她很像一个反派人物,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搞阴谋爱算计。但剧中也解释了她性格的成因,例如第三集借乌兰其其格之口,说阿藤花是因为长期受人欺负、长期吃不饱,才变得自私凶狠的。最后阿藤花与众人的和解,也并不显得突兀,因为剧中她遭遇逆境时,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发生了转变。

 

  民族大爱令人动容

  乌兰其其格、满都拉、哈图、苏书记……这些草原父母把国家孩子看得“比自己眼珠子还要珍贵”,跨越血缘、地域的大爱让人动容。剧中,这些“国家孩子”长大后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医生,有的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在民族大爱和社会主义制度温暖下,身世凄惨的孤儿也有了光明的未来。

  中国广播影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这部剧对人性的描绘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它告诉我们,其实更大的亲情是超越血缘和姻缘之上的民族大爱,这使得该剧有了更高的立意。”他说。该剧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谱写了壮阔的草原史诗,也使内蒙古人民抚育“国家孩子”这段历史,在观众的记忆里重新鲜活。

  刘小锋说,开拍之前,很少有人认可这部剧的剧本,觉得主旋律电视剧不容易拍出好故事。但是专家们认为,《国家孩子》播出后的观众反馈,已经证明了它是一部好剧。这部剧不刻意表现苦难,而是选择平实、真诚地展现新中国历史上这一值得永远铭记的事件,歌颂了民族大爱、国家关怀和个人奋斗,唱响了一曲辽阔草原的真情颂歌。

 

  延伸阅读:

  以文艺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用昨天的故事,舞出今天的英雄赞歌

  草原题材的精神塑造与价值引领(王宏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