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综艺节目在寻求本土化路径的同时,慢慢走出同质化扎堆、低俗化博眼球等窠臼,在追求“有意思”且“有意义”的道路上探索前进,不断开掘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其中较为亮眼的变化就是公益传播渐成创新着力点。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之下,很多节目纷纷引入公益元素,公益类综艺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等着我》海报
热潮之下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部分创作者将公益传播视为应景之举。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之下,一些节目为唱高调而唱高调,使公益与综艺沦为表里“两张皮”。例如,某节目只是将贫困地区作为拍摄地,就在宣传中为自己贴上了公益的标签;也有创作者在五花八门、喧嚣热闹的娱乐环节之后,突兀地引入嘉宾参与某公益项目的桥段,使节目画风急转、内容脱节;还有些节目将公益当成作秀,于是拍摄成了扰民,除了添麻烦、耽误工夫,对受帮扶者产生不了任何积极影响。这种生硬嵌套公益属性的做法逃不过观众和业界的眼睛,一些节目因此遭到了舆论的质疑和市场的反感。
须知,公益传播不是综艺可有可无的“附属”表达。好的综艺节目应该让公益理念沁入其文化内核之中,成为一扇连接观众和社会的窗口,将公益传播流入每一个观众的心间,进而触发更为深层的现实共情。
令人欣喜的是,近期荧屏涌现了一批优质节目,为改善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正在播出的网络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将目光投向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群体。由一群特殊的老人担当节目主角,让更多人对这种老年病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也唤起了社会大众关爱老年群体的意识。节目这种让公益真正“落地”的做法,值得点赞。
《忘不了餐厅》剧照
除了现实助力,用节目来提醒更多人真正关注与思考社会公共事业,成为公益入题综艺节目更厚重的意义所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放大了个体的压力,而综艺的功能则是在提供娱乐和欢笑之余,寻求更为贴近生活本质的表达,直面关于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例如,近期东方卫视播出的《极限挑战》第五季,以“长江行”为大主题背景贯穿节目始终,循着长江的行走不断展现更多社会横截面,并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反映民生、民俗、民情。首期节目聚焦垃圾分类这一环保议题,以轻松的环节和手法普及垃圾分类的常识,对观众进行“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新社会时尚”的正向价值引导。还有央视自2014年推出的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至今已走过五季。节目联动荧屏内外,借力新媒体帮助许多人找到失散已久的故人,也激发了大众对节目中出现的那些困难家庭、真情故事和社会话题的关注和思考。平凡人的举手之劳可以形成聚沙成塔的巨大力量,基于此,创作者对公益性的积极探索让国产综艺节目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社会功能。
当综艺开始呈现公益色彩、聚焦社会现状时,精神内核和民族品格便在镜头中闪耀,节目的深度与质感也由此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一季《极限挑战》对诸多公益议题的勾勒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例如,节目加入了“印象·武隆”大型演出片段。嘉宾成了众多群众演员当中的一分子,在表演中感知理解着当年长江边纤夫的辛劳与坚持。这种充满阳刚之气、勇于承担苦难重负的“纤夫精神”,凝结着华夏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劳动智慧,正是今天支撑我们克服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节目通过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当代再现,为主流价值的传播找到了一种有力度、有温度的方式。央视播出的科学类综艺《挑战不可能》也在一季一季的打磨中向人们展示普通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这些精神品质渗透到节目的细节当中,让综艺摆脱了要么为搞笑而搞笑、要么为了宣传教育而宣传教育的怪圈,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获得感动、温暖、思考。
《极限挑战》剧照
“综艺”遇见“公益”,碰撞出一片新天地。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创作被赋予公益底色,也看到这种探索在数量上由少及多、在质量上由表及里的向好趋势。作为一种主流的大众文艺形式,综艺节目正释放出越来越有力度、越来越有温度的社会影响力。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综艺与公益的合作还有更多想象空间有待开发——不仅要让小荧屏呈现更多大社会,更要在真实情感中让观众触摸到时常被忽略的社会议题,引领文明风尚。
(作者:赵聪,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