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麦香》:新农村建设的生动画卷(仲呈祥 张金尧)

2019-06-20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仲呈祥 张金尧 收藏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麦香》,讲述了军烈属麦香、退伍军人云宽艰难的创业历程和他们在伟大变革中成就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的曲折故事,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这场伟大变革的宏伟画卷。

  《麦香》深情地注入了时代精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百年少有之大变局。这场大变局中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们探索、引领了正如《麦香》中江南小镇落雁滩发生的一系列伟大变革: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工商联合体的构想、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国农村改革历史都在《麦香》中的“落雁滩”这个地方留下了雪泥鸿爪,《麦香》中麦香从船娘到著名女企业家,云宽以退伍军人“退伍不退志”的担当精神成长为共同致富的领路人,使“落雁滩”变成了“最美丽的珍珠”等感人故事,让观众在历史画卷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麦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任何伟大的历史业绩皆有人民创造。任何伟大历史进程皆有人民推动,而在“人民”中选取典型人物即“为谁而歌”则体现了艺术家们特有的创作智慧。《麦香》中选取军烈属、退伍军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性格特征、价值追求与改革攻坚、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现实农村中,退伍军人群体往往是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精神象征,他们拥有不可替代的事业的号召力。“脱了军装还是一个兵”,他们确实为推动中国农村改革进程贡献了伟大力量。正如《麦香》中展现的那样,麦香有一种中国农村宝贵的拥军爱军的荣誉感,她的军人丈夫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失去了生命,但她还将弟弟麦收和麦田送到了部队,她以一个坚韧无畏女性的执着、以自己奋发图强的经历换来了亲人和乡亲们对军烈属的爱戴和尊崇。退伍军人云宽成了村委会的主心骨,在每个历史节点中为“落雁滩”付出了一切,体现了一个军人应有的时代觉悟。观看电视剧《麦香》,不禁让人想起了现实生活中那些隐瞒战功、扎根基层的战斗英雄李文祥、张富清们,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麦香》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作为叙事艺术的电视剧能以精美的艺术品相问世,关键在于写真人、动真情。《麦香》中三代农村人物的情感真实可信,就连云飞的性格变异都可以完全理解为这场深刻变革的真实可信的“副产品”。《麦香》中麦香、云宽、天来等几个优秀的乡村年轻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情感故事看似平凡,但由于他们有了“共同富裕”这一精神追求,故事便具有了社会主义建设才有的历史特质,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使“儿女情”的小我升华为“天下事”的大我。因此,《麦香》中的麦香嫁给了天来、云宽娶了阿莲、没有成眷属的两个饱经创伤的人各自维系自己的家庭等,这些情节告诉我们,正是他们对情感的隐忍反而使他们的人格显得更为高贵。

  《麦香》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通过电视剧这一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艺术形式,对农村伟大历史进程进行史中觅诗、精神呼唤。观罢此剧,面对新时代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麦香》中没有麦香的隐忍和她“女云长”似的气概、没有云宽作为“退伍不退志”的精神,“落雁滩”就变不成“珍珠滩”,乡亲们也会在愚昧思想带来的贫穷生活中苦苦挣扎。往大处说,如果没有诸如《麦香》的艺术作品来探寻“落雁滩”为代表的农村深刻变化的力量之源,从而引领整个农村的道德风尚,我们这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将难以完成。

  电视剧《麦香》立足“培根铸魂”这一创作宗旨,力求以守正创新的艺术方式去培育新时代农村文化的根,铸就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魂。

 

  (作者: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金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高峰之路 | 倾情打造“三精”作品

  上海沪剧院创作道路的启示(仲呈祥)

  自厚之,则天美之 ——访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张金尧)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