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都挺好》究竟好在哪儿?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04-18 阅读: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摘编吉京 高虹 收藏

  导语: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电视剧《都挺好》创作研评会于4月12日在北京召开。侯鸿亮、简川訸、姚晨、倪大红等主创介绍了创作经历,仲呈祥、范咏戈、陈旭光、戴清、邓凯、刘阳、史竞男等业界专家指出了该剧的优点和不足。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编发专家学者的评价和意见。

 

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都挺好》这部剧播出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并持续引发观众热议。文艺评论界对这部剧的评价各有特色、褒贬不一,要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现实题材电视剧,既不要捧得过高,也不要过度批评,而是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加强引导、提升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对文艺评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文艺工作者在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以“培根铸魂”为宗旨,以“守正创新”为路径,不断促进全国文艺评论进一步活跃起来。

  现实题材文艺创作要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勇于创新现实题材创作的风格和方法,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文艺创作道路。我们要站在时代高度,对当代城市居民的社会心理、文化基因、精神标识,用艺术化方式真实呈现出来。此外,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一定要注意既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更要体现当代社会实践的厚重感,把握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才能够真正的写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范咏戈

  《都挺好》称得上是一部现象级的家庭伦理剧,也是近期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收获,它表明家庭伦理剧可以有更多可能,更多担当。主要体现在:

  一、现实话题的意义高

  现实主义创作以某种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故事核心,反映当下社会矛盾的焦点和难点,对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处境给予新的人文关怀,这样的现实题材剧是我们所倡导的。《都挺好》首先引申出了社会层面上如养老、啃老等社会难题,直面了社会痛点,又进一步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以及人类生存发展层面,敢于触碰、敢于解读,引发关注与思考。此外《都挺好》相比其他关注养老问题的影视作品来说更加独特,有效地避免了同类电视剧不太注重视觉效果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创新。

  二、立意比较新

  《都挺好》从养老等社会话题的层面,引申出了对原生家庭伦理的关注,这也是这个剧的“戏核”。将原生家庭伦理以电视剧的方式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都挺好》是首创。该剧超越了一般的家庭伦理剧,进入到深层次的关于亲子关系、关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关于原生家庭之伤,以及如何和这个伤共处的探讨,体现出了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人文关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演变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伦理本位文化传统,剧情中表现出种种矛盾冲突甚至在强化到极端的时候,也依然能把握好讲好中国故事的底线,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上,最终走了一条寻找亲情和爱情回归的大团圆之路。

  三、把生活中的平凡琐碎集中升华,把价值诉求陌生化为第二自然

  现实主义是有主观诉求、有价值判断的真实,这样呈现的现实应该被称为第二现实。《都挺好》突破了同类型叙事的范式,以苏明玉为主角,突破了原本以男性为视角中心的叙事套路,创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该剧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结尾的转变有些突兀、有些仓促,这种转变的仓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部剧直面现实的力量;二是有的地方艺术分寸把握上有所欠缺。比如在苏大强执意与小保姆结婚这一家庭辩论上,理由的设置不太经得起推敲。

 

人民日报政文部文化采访室副主编 刘阳

  《都挺好》这部剧在艺术创作上呈现出了许多特点。

  在人物的塑造上,从宏观上看,这个剧很好地把握了各种人物类型的功能性和他们之间的情感交织,呈现了立体化和丰富性。这些人物交织在一起共融性非常明确,绘出了一幅当代社会驳杂又丰富的人物谱系,立体呈现了社会不同类型人的状态;从微观上来讲,就剧中的人物命运和境遇而言,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境遇都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代表性。此外,剧中主角个性鲜明,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现实依据,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戳中了人们心中最为敏感之处,由此引发了很多热议。

  在思想和内容上,《都挺好》很好地回应了现实社会的热点。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呈现,也有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种种困惑的回应和解答。当下许多的现实问题都在《都挺好》里面得到了很好的关注和回应,这也给观众带来的真切的代入感,因此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南北方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

  在结构设计上,《都挺好》别具匠心,由已去世的苏母串起整个故事,成为人物性格逻辑、行为逻辑的关键依循,这样的设置让苏家一家人的关系和情感看似貌合神离,实际上却相互牵绊,让电视剧形成了很好的有机整体。剧中的场景和音乐的特色也很好地实现了别具地方特色的美学表达,苏州老城、“食荤者”、评弹等元素的插入让电视剧充满韵味。在传播上,该剧突破局限,以设置话题在网络上的发酵反过来推动电视剧的传播,“苏大强表情包”等传播手段让《都挺好》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成为亮点。

  《都挺好》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是剧的结尾明玉获得了无限期的长假回归了这个家庭,剧中的处理流露出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定义观念上的守旧,还值得更多的创新和思考;二是剧中苏母的性格逻辑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设置了前情铺垫,剧中苏母的性格也过于极端,导致在表达上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史竞男

  《都挺好》能在很多当代家庭生活剧当中脱颖而出,原因为以下三点:

  一是它具有话题性和颠覆性

  《都挺好》以家庭为切入点,在荧屏上真实地呈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直面看似光鲜的家庭生活中所隐藏的不堪的一面。该剧没有停留在以往反映家庭生活的影视作品中所关注的常规问题上,而是以原生家庭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叙事,在题材上是一种创新与突破。《都挺好》抓住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社会性话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加上该剧中还涉及了诸多社会问题,戳中了当代社会痛点,因此这部剧的受众范围广,年龄跨度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值得肯定的是,这部剧不止停留在揭示层面,也在尝试着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不但会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反思,也能找到回望成长、自我疗愈的渠道。

  二是塑造了精彩丰满的人物群像

  该剧中优秀的演员为我们塑造了新时代影视作品中一批典型的人物。剧中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呈现了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形象。这种高质量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感动,也让我们有信心期待内容为王、演技为王,好演员永远会有春天。

  三是对于细节的追求和打磨

  如这部剧开头苏州味道浓郁的市井风情画,既扣合了主题和剧情,也刻画了众生像,让人印象深刻,看得出剧作方的独具匠心。此外还有剧中贴合剧情出现的苏州评弹等细节也为这部剧增加了很多的韵味。

  这部剧的遗憾之处有三,一是剧中除了苏母以外,主要的女性形象太过于完美,显得不够真实,如苏明玉这一人物的性格成长铺垫还有些不太够,仅靠剧情的闪回有些单薄;二是这部剧开篇就引出了矛盾的根源在于苏母的重男轻女,可是剧中对于女性人物命运的安排还是逃脱不了传统的观念,“回归家庭”依然是女性最终的归宿,随着社会的进步期待以后在荧幕上能看到女性角色的更多选择;三是这部剧的背景虽然设置在苏州,但是剧中人物基本上都是北方口音,会产生一些跳戏感,如果注意发音细节,在效果上会更好。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 邓凯

  《都挺好》这部剧可以比喻为三样东西

  第一,它是一部社会风情画。这部剧折射了改革开放40年时代的变迁,从最开始的苏州小胡同,到后来极为现代化的社会场景,用细小的角度解读宏大的问题,起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第二,它像一本《家庭医生手册》,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部剧社会反响大,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如同《家庭医生手册》一样,大家都在剧中人身上寻找着自己生病和受伤的症状。

  第三,它像一本心灵指南,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教会观众教如何相互救赎和自我修复。文学和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应该提升世道人心,让人从中得到安慰,受到指引。这部剧对观众、对整个社会,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都挺好》之所以成功,得益于 “三个心”

  一是“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这部剧十年前就开始策划、制作了,创作过程中也坚持扎根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敬佩,《都挺好》之所以不悬浮,接地气,正是因为这份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是“不走寻常路”的匠心。以往的家庭伦理剧难免给人脸谱化、类型化的感觉,这个剧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它走出了类型的套路,让人过目不忘。《都挺好》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生活的真实,在两者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它也尊重了观众日渐提高的审美和接受的水准,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改变了以前传统的呈现方式,为以后的创作和表演打开了新的空间。

  三是“慢工出细活”的精心。这部剧中演员的精彩表演都让人赞叹。剧中人物性格鲜明饱满,这些戏骨出神入化的表演,还有极其精良的制作,都是这部剧成功的秘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陈旭光

  《都挺好》触及养老、家庭关系、私企改革、社会诈骗等大量社会现实问题,引发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就电视剧本身而言,剧情设计巧妙,家斗与商战两条线索有机穿插、齐头并进,使人物性格塑造更加立体化。演员生活化、个性化、细节化的表演风格具有层次感,尤其是姚晨,通过成熟的外在动作表演很好地表现出内在心理创伤,是中国电视剧在表现人物内心创伤方面的重要尝试。剧情进展走向和解与和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从文化层面讲,区别于80年代借助宏大题材反思国民性、审判父辈,《都挺好》通过温情的方式、喜剧化的表演,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中表现国民性批判主题,具有独特的文化隐喻和文化转型意味。

  但该剧未能很好地实现人物评价的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的统一,在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面存在缺憾。具体表现在剧中苏大强性格的成因交代不清,石天冬的来历不明,将苏大强和苏明玉的表现根源归结于“虎妈”造成的心理创伤过于简单,苏明哲留学气息不足,苏州文化气息与剧情融合较差等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

  这部剧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真诚。创作团队诚意奉献,整部剧的故事结构框架、人物情感、性格轨迹,包括细节设置都可圈可点。如精心挑选演员,饰演人物青少年时期的小演员都非常符合人物特点。演员通过教科书级的真诚表演走进人心,塑造出鲜活的人物。

  二是该剧揭示出生活中“隐秘的真实”。对以苏大强为代表的老人诸多问题和国民劣根性的集中展示,是对以往电视剧中惯常出现的慈父形象的颠覆,通过丑角的表现形式达到一种美学发现,具有意料之外的审美惊奇感,这也是该剧相关话题能够迅速燃遍网络、纸媒的重要特质。

  该剧在细节处理上存在一定瑕疵。如,虽然剧中评弹意韵为作品增添了地方特色和风情,但人物的语言习惯更像北方人;部分细节不符合南方人的生活习惯等。剧目结尾处理有些省事、讨巧,苏大强性格的转变过程偏于简单化。

 

浙江卫视副总监 麻宝洲

  《都挺好》在浙江卫视播出后,收视率逐渐上升,最高点收视率破2,平均收视率为1.17。

  作为播出平台,浙江卫视编播部门充分利用多种途径为《都挺好》进行宣传推广,在电视剧播出后引发社会热议之时,及时刊发相关文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

  《都挺好》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优质内容的生命力,以及电视平台在缔造全民爆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和作用,给予传统媒体信心。

 

江苏广电总台内容版权购销中心主任 梁鼎

  江苏卫视秉承“好剧要播好”的原则,精心筹划、统筹推进台网联动,优化版面,增加线下和线上宣传频次和力度。

  一是从平台气质、地域特色、作品调性入手,强化“苏家大戏苏家播”的亲近感,利用拍摄地点在苏州的地域优势进行纵深式特色化宣传,专门撰文解构剧本中颇有特色的苏州评弹,弘扬了传统文化,加深了地缘优势。

  二是围绕《都挺好》播出进程,精准捕捉情节爆点,从原生家庭、代际关系等丰富角度展开延伸,引导推进积极正面、多元的社会讨论。三是促进跨屏联动,深化渠道合作。江苏卫视先后与腾讯视频、百度百科等网络媒体合作,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纸媒上发稿23篇,其他媒体上发稿上百篇。

  多重话题讨论不断,全民追剧反映强烈。自开播起,江苏卫视收到大量观众热线,询问剧情、发表观点。播出期间,《都挺好》在微博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上取得惊人成绩,其中江苏卫视官方微博有关《都挺好》的阅读量近一个亿,讨论过万,视频播放量达到4000多万,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已经引爆了一场现象级的社会大讨论。

 

酷云互动创始合伙人、副总裁 吕海媛

  从市场趋势看,现实题材电视剧数量逐年上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都挺好》整体收视破2,在年度同类型题材电视剧中占据市场第一位,在同期市场竞争中达到霸屏地位,是一部现象级剧目。从综合直播与点播两大场景看,《都挺好》总体用户覆盖2.19亿人,其中,点播环境用户选择比例超过50%。《都挺好》用户黏性较高,用户忠诚度突破40%。

  该剧用户广泛,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消费的用户分布均衡,接近社会大众的生态。其中,从人口属性看,家庭户规模越大对《都挺好》越喜爱。从房产看,家庭的平米数越大、居室数越大,对该剧越喜爱,可以反映出,有家有业的用户对这部剧更加有代入感。《都挺好》用户覆盖全国,但北方用户热议度相对更高。

  从网络评论来看,对该剧的正面评价占70%左右,负面评价为10%左右,其中对苏家和解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存在较多争议。在评论热度上,对苏家三个主要角色的讨论居多。

 

“95后”年轻观众代表、厦门大学学生 高虹

  一方面,《都挺好》题材创新,聚焦中国式原生家庭,贴近每个人的生活,更能够引发当代年轻人的共鸣与反思,其中对重男轻女、啃老现象的抨击,对个人幸福的勇敢追求都能够切中年轻人的内心;另一方面,出彩的拍摄手法更能吸引年轻观众。

  该剧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播出后在微信、微博、知乎、豆瓣、抖音等当下年轻人经常使用的社交APP形成长期的话题热点,年轻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剧情、参与讨论。剧中人物台词诙谐幽默,符合当下年轻人喜欢调侃自黑的生活态度,促使年轻观众制作小视频、人物表情包等上传到网络。

  但该剧仍存在一定问题,部分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如明玉的人物设定过于完美,剧中男性形象太过负面,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剧情的真实性。其次,后半部分剧情进展拖沓,推动剧情的矛盾冲突有些牵强,比较依赖于通过情绪的激化来推动剧情进展。

 

“00后”年轻观众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王佳洋

  《都挺好》中呈现出的家庭关系和人物形象在“00后”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其中,重男轻女现象给独生子女居多的“00后”年轻观众带来情感冲击,剧中苏明玉自立自强的性格特点受到“00后”观众喜爱,引发追剧热潮。

  剧中细节设置使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化,更加真实。富有趣味的剧情、台词设置也更能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

 

  但在剧情设置上也存在一定争议,如,电视剧开篇就表现出苏家父母或霸道不公或贪财自私的极致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能够使观众迅速进入情绪,一方面又与结局苏大强性格的突然转变形成较大反差,使大结局团圆的戏剧色彩显得有些浓厚。

 

  延伸阅读:

  爆款剧《都挺好》赚足话题却欠缺深刻

  电视剧《都挺好》:中式亲情秩序在现代的怨与恕(盖琪)

  专家盛赞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