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剧照
纵观近年电视剧的发展,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产生优质剧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对题材驾驭和把握的能力,通过整体性把握,从中提炼出具有时代高度和精神引导性的主题;二是能够讲出一个好的故事,好题材好主题如果没有好故事呈现,难免落入老套和空洞说教;三是要有强强联合的主创团队,而不能仅仅依靠流量明星。具备这几条,无论处理何种题材,都应该在基准线上。《最美的青春》是近期的又一范例。
首先,它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一个难以复制的文本。它把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形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赛罕坝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创业者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花费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片一度成为荒漠的美丽高岭涅槃。这片绿洲到现在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仅中国绝无仅有,世界也属少见。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林业行业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同时更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宝贵财富。除了艰苦创业精神,塞罕坝树立起的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一定要建设山川秀美塞罕坝的理念也是今天所需要的。经过多次提炼,将塞罕坝精神概括成十二个字,就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这部剧好就好在原汁原味地、准确地诠释了塞罕坝精神。它不仅表现了荒漠植树的艰苦,更注重心灵揭示,注重精神感召,包括青春爱情中的心灵对决,在剧作中形成了一个大循环并贯穿始终。冯程为什么能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一人独守三年?为何愿意不当大学老师,离开舒适的城市,来到一无所有的坝上挥洒宝贵的青春?是他为艾青那句著名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感动,这也是该剧的灵魂。
第二,作为一部年代剧,《最美的青春》真实地还原了纯真年代。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成立了机械化林场,时空跨越半个多世纪,剧作呈现的年代感非常准确,有鲜明的纪实性特色。那个时候的条件艰苦,冯程们住地窝子,“一年只刮一场风,一刮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吃土豆饭甚至还会遭遇断粮,但是青年大学生们,塞罕坝创业者们没有退缩,他们是物质上的匮乏者,却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于厂长、赵大队长是经历过战争的战斗英雄。剧中,他们自始至终都是穿着那一身退了色的黄军装,他们是塞罕坝的主心骨。剧中从故事、人物语言到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都还原得非常好。剧作以几对年轻人坎坷的婚恋描写,诠释了什么是纯真和它为什么高贵、珍贵。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剧照
这部剧通过一些年代标志物建构出美学和诗意,这尤其难得。荒漠上那棵树,后来被覃部长改名“功勋树”。在这棵百年老树下埋有烈士忠骨。它是旗帜也是动力。二是早期和冯程做伴的狗“六六”。狗老去了,大家给它竖碑,致敬,这其实是对艰苦生活磨炼意志的致敬。三是老魏给失恋的小季做的那一碗面,最终使这个承德农校的女孩爱上了他这个伙夫。四是天津小胖子隋志超,给心仪的上海姑娘做的那个磨咖啡的小磨。五是一条围脖。每个标志物后面都有一段唯美的故事,都体现出诗意。可以说剧作表现的环境很恶劣,但通过诗化的处理,达到了调动观众情感,使他们获得审美享受的效果。
导演在选择演员上很有眼光,演员表现得非常出色。一号人物冯程是个创新。他经历了太多磨难,但更多是他对自我的战胜,一人坚守荒漠,忍辱负重,入党难,当劳模难,失败多,但他因对祖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赢得了坝上人的尊重,不仅是单纯的大学生们、上坝的青年,也有淳朴的农民。冯程不仅在那个时代,在今天也是一个站在高处的大写的人。除了冯程和雪梅,于场长和赵大队长,先遣队成员,第一批大学生,上坝的承德女青年,个个都非常出彩,使这部剧有一种群像美。这部剧以其“三情”:激情、纯情、诗情换来了观众的动情,无愧为当下一部“现象级”优秀的主旋律剧。它也带给我们应该如何在荧屏上记载民族精神,如何在纪实风格中培育美学眼光,以美学建构去丰富主旋律剧内涵的诸多启示。
作者:范咏戈
(作者:范咏戈,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延伸阅读:
专家研讨《中国南海的冰与火》:报告文学应从行业性提升到人类性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