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评论>正文

音乐艺术成为丝路各国重要纽带

2016-09-18 阅读: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收藏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16年9月7日至21日在西安举行,本届艺术节秉承了“和平、和谐、合作”的价值理念,演艺演出和惠民巡演是本届艺术节两个重要板块。在前两届艺术节的基础上,汇聚了包括丝绸之路沿线哈萨克斯坦、法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48台文艺演出以及格鲁吉亚、美国、吉尔吉斯斯坦等6国参与的50场惠民演出和35场国际儿童戏剧演出。

  音乐活动可谓本届艺术节的重要亮点,在跨文化的交流中,音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文化是古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力量之一

  丝路各国之间的交往早在汉代以前就开始。汉唐以来,中国与中亚、西亚其他国家乃至印度等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增多,并通过丝绸之路联系中亚、西亚、北非、南亚及欧洲。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就曾命戚夫人表演《于阗乐》,并在演出结束后表演“相连爱”的活动。燕乐二十八调理论提供给我们的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成果。隋唐时期,天竺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于阗乐、西凉乐等,这些重要的中国宫廷音乐品种都源自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上,乐器上的交流成果也很多,扬琴、琵琶、唢呐、筚篥及各种类型的鼓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输的。有些乐器,在中国已经消失,但在欧洲一些国家却被保留下来。丝绸之路音乐中的弓弦乐器对我国维吾尔、蒙古以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弓弦乐器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足以证明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互惠的,有输出,也有输入。

  二、让音乐成为丝路各国交往合作的纽带

  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厚的中外音乐交流文化,正是今日建立文化互信互鉴的重要基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音乐文化发挥的先行作用有例可循。如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及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在丝绸之路上,木卡姆这一横跨中国、中亚、西亚、南欧、北非的乐种存在着广阔的合作与研究空间,通过合作研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认同与理解。

  音乐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亲近的重要纽带,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正是保持了这样的特色:一是突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广泛;二是注重思想交流,通过内容丰富的文化论坛活动为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搭建了研讨交流的平台;三是注重产业发展,通过继续举办创意动漫周专题活动,助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发挥音乐对国家战略的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音乐学界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音乐研究尚未深入与全面地展开。本届艺术节的十三项文化论坛,如《文明交融与民心相通》《“一带一路”与丝路文化传承》等,对加强丝路文化研究、促进民心相通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只有对丝路音乐进行自觉研究,才能在国际合作中展示文化自信。通过与“丝绸之路”相关国家联合举办主题音乐研讨会、文化推介会,联合进行跨界音乐项目的合作研究,以学术交流研讨的方式增进各国学术与文化之间的理解的深化,构建文化认同与理解互信的深层基础。如中国音乐学院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民族音乐研究”项目的实施,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的音乐学院及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互动关系,这对推进各国之间的相互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倡导成立“丝绸之路”民族音乐学会,使人们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全面认识音乐的本质,认识音乐在文化沟通中的力量。

  中西部省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地缘、人文优势。历史上,中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密切的往来,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类似的音乐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大中西部音乐文化的研究以及与中亚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智库的作用,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分专题开展调研等形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丝绸之路承古惠今,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不断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文/辛雪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