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舞台艺术纪录片《白毛女》则在红色经典艺术性的现代化转换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同样以革命叙事范本为基础,凭借3D技术有效实现了革命叙事和新歌剧艺术形式在新的产业条件下的主流传播,既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也能满足青少年的娱乐心理,是红色经典在新语境下一次成功的艺术化转换,为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美学精神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得以有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示范性、引领性的作用。
“白毛女”故事来源于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 1945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是解放区诞生的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其后《白毛女》不断被改编成电影、舞剧、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传播,经久不衰以至历久弥新。时隔70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发扬优秀传统,弘扬经典作品,引导创作方向,培养艺术新人,歌剧《白毛女》在原版的基础上再次复排巡演,并据此拍摄3D舞台艺术电影,利用高新电影技术打造出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
《白毛女》作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浓郁的民族元素、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其最大的艺术成就。歌剧被喻为西洋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舞台艺术的航空母舰,但是这种艺术形式若囫囵吞枣似的照搬进中国,显然会水土不服。 《白毛女》的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歌剧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对本民族社会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深度加工,创造出了新的民族艺术形式,成为歌剧民族化、中国化的标志性作品。它以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在表现中国农村复杂阶级斗争的同时,也凸显了民间风俗、性格和精神风貌。在形式上融合西洋歌剧和中国古典戏曲,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在秧歌剧基础上吸取了河北、山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这次3 D版舞台艺术片的拍摄强化和彰显了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银幕体验感,“原汁原味”地呈现真正意义上的歌剧《白毛女》 。为了能够准确逼真地再现故事环境,最大限度地还原时代氛围,剧组主创专门深入河北农村长期体验生活,因此影片整体时代感突出,角色表演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尤其扮演喜儿的青年演员雷佳,在继承前辈演出经验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嗓音实现了古典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人物性格塑造和内心活动表现自然纯朴,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展现了丰富细腻的舞台技巧,成为继王昆、郭兰英、彭丽媛后演技卓越的“第四代白毛女” 。
歌剧版《白毛女》被搬上大银幕,以舞台艺术纪录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尚属首次。与舞台巡演相比,电影版的白毛女更具辐射度、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同于剧场舞台的排演,电影有着自身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方式。歌剧从舞台搬上银幕,叙事、布景、音乐、表演等都须与电影相吻合相匹配从而形成新的有机性整体。改编的最大难度在于一方面需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歌剧本身具有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内涵,另一方面则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艺术特别是电影特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且实现这两个最大限度的平衡与统一。只有这样,最终呈现的银幕效果才能超越单纯机械的舞台记录,产生身临其境的电影艺术的美感及其感染力。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编导大胆在原本舞台歌剧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删减,以实现电影化表现、呈现为目的,奉献给观众的是最精华、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景。在叙事和音乐表达上,保留了重要的唱段,按照电影叙事的规律来分镜呈现,对不易于电影化表现的音乐段落,甚至可能是在舞台歌剧中很动人但不适合于电影表现的场景则做了大胆的删改,其最终呈现的效果是高度电影化的,实现了电影与歌剧的完美融合,把虚拟的舞台和电影的纪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在银幕上保留了歌剧应有的魅力和感染力,打造出了具有高度人文情怀和科技含量的艺术精品。影片的3 D银幕效果形成的艺术感染力超出了笔者的预期,在场观看时多次被熟悉的情节感动,听到《太阳出来了》的歌声甚至热泪盈眶。跟许多同代人一样,笔者对《白毛女》有着较深的情结,电影和芭蕾舞剧等不同版本的《白毛女》裹挟着特定时代的情感印记贯穿了青少年时代的记忆。迄今70周年, 《白毛女》的故事仍能使人动情,之所以能有如此持久的艺术魅力,源于老一代艺术家对当时水深火热现实下人民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反复提炼加工,影片的题材和故事在今天来看,依然具备足够的戏剧性和感染力。本次舞台艺术片的拍摄也正是在初版的基础上,由原歌剧执笔作者贺敬之再次加工,在时代性的体现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多地融入了以人为主体的表达,新的文本从人性的角度跟现代观众有了更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做到了“守本创新” ,既可以满足中老年观众的情感记忆,也能够激发年轻观众新的想象空间。
本片的另一创举则是在舞台艺术纪录片中引入了3D拍摄技术。全片特效镜头超过600个,将舞台效果“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的同时,也凸显了高科技赋予电影的现代性、现代化魅力。
众所周知,革命叙事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文艺作品的主导模式,红色经典一度担负了弘扬家国正义,传播主流文化的使命,是革命叙事话语实现意识形态传导的绝佳载体,也是中国人民情感记忆、尤其是红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毛女”是最早被广泛开掘的经典题材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时期、新时期多次排演歌剧、舞剧并被搬上大银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品格在今天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下多样化语境下,以《白毛女》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如何有效地与大众、市场接轨以及革命叙事内核的现代化转换无疑是电影界需要不断尝试并有效解决的新课题。随着中国整体电影工业水平的提高,这种现代化转化、创新性发展已出现契机。3 D舞台艺术纪录片《白毛女》则在红色经典艺术性的现代化转换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同样以革命叙事范本为基础,凭借3 D技术有效实现了革命叙事和新歌剧艺术形式在新的产业条件下的主流传播,既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也能满足青少年的娱乐心理,是红色经典在新语境下一次成功的艺术化转换,为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美学精神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得以有效地传承、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示范性、引领性的作用。期待能有更多的红色经典经过现代化转换获得新生,中国电影需要经典与现代的对话,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并且在这种对话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就《白毛女》而言,3D版舞台纪录片的拍摄能够弥补歌剧巡演的传播局限,能够让更广大的观众置身于3D舞台领略、共享现代高科技赋予电影艺术的现代性、现代化魅力。不过,凝聚着众多歌剧艺术家、电影艺术家智慧和心血的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纪录片能否有效对接目标观众群体,能否得到更大层面、更大范围的有效传播是笔者担心和纠结的问题。如今“80后”“90后”观众贡献了电影票房的85%,“00后”观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将会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群体。中国电影如何适应观众群体的新变化,又如何有效满足更大观众群体、不同观众群体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现在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诉求,主要功能是完成时尚社交,赚取谈资和话题,有的干脆就是为了“吐槽”,与艺术审美的距离似乎越来越大,越来越远。电影批评必须对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发挥引导、教化的作用,促使他们从单纯的粉丝消费走向更为理性和多元的消费,从单纯的休闲娱乐走向艺术审美。但是,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还必须有制度性的设计,制度性的安排。当务之急是要抓住中国电影市场空间充分打开、市场基础不断夯实的有利时机,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全面深化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市场体系建设,让包括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纪录片在内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都能够有效对接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保障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此同时,还必须全面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包括制度性的国民影视教育,从娃娃抓起,逐渐改变年轻观众单纯追求轻松、娱乐的观赏心态,在此基础上培养足够多的高素质、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有效提升全社会整体的电影文化水平。可以说,这个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有战略性的思考,战略性的布局。中国电影市场若要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和新格局,不能依靠只有短期效应的“粉丝电影”,而是需要更多像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纪录片那样“养眼”“养心”“养脑”“以文化人”的优秀电影。总之,我们不仅要在创作层面精耕细作、呕心沥血,也要在市场层面、传播层面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效、有序促进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和跨越。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