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第十次文代会>正文

【喜迎第十次文代会】中国民协五年工作综述

2016-08-22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收藏

礼敬传统 坚守民间 人文化成

——中国民协五年工作综述

2016年6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2015年12月2日,在浙江省海宁市隆重举行第十二届山花奖颁奖活动。

2016年7月14日,由中国民协主办的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于2013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13年12月28日,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论证会暨2013年全国各卷主编联席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

2015年8月,中国民协赴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等高海拔地区开展“送欢乐下基层”走进西藏活动。

应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邀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组派民间艺术展演团一行19人, 2013年5月8日至12日赴美参加“聚焦中国·国际节”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和艾迪森市举办“中国民间文化周”。 

2013年6月18日,为表彰冯骥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作出的卓越贡献,万宝龙国际文化基金会将第22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授予冯骥才。

2014年2月28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在京召开,并颁发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

2012年4月18日至22日,为抢救濒于失传的少数民族民歌,中国民协在广西桂林举办少数民族民歌歌手培训及采风创作活动。

  中国文联九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中国民协按照中国文联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新职能,在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先觉、先行、先倡的引领作用,用辛勤的汗水不断展现当代民间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宏伟画卷:用民间文艺形式聚焦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良好效果;用民间文艺作品演绎中国梦,赢得社会各界共鸣;用传统节日文化涵养民族精神、构建和谐风气,深受人民群众广泛推崇;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轮驱动”社会效应已确定形成;复兴之路上的民间手工艺振兴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古村落保护已步入文化生态与多样性共生的良性循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过程中,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民间文艺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实践可点可赞;民间文化学者努力实践接地气步履铿锵;民间文艺之乡建设成果斐然;民间博物馆方兴未艾;民间文化进校园蔚然成风;民间文艺走向世界舞台亮点频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正在不断凝聚起民间文艺事业巨大的正能量。

  一、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有声有色的民间文艺形式,扎实开展围绕中心的重大主题活动,唱响主旋律,倡导新风尚。

  在中宣部召开的“用民俗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中国民协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民俗事项提出了十项将宣传工作融于民间文化活动的建议和设想。随后,中国民协按照中宣部要求,参与了网上“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 ,并以《中国传统故事百篇》为成果结集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

  2016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大会选出中国民协新一届主席团。对于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推动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文艺志愿服务,采风、调研及“送欢乐下基层”的实践活动,实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五年来,中国民协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先后在河南朱仙镇、厦门同安、四川甘孜、广东清远、西藏日喀则等地举行,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集合在中国民协志愿服务的旗帜下,深入到老少边穷的偏远村寨、乡镇和务工人员集中的工地,为村民、渔民、留守老人儿童和务工人员送去了欢乐和慰问。

  三、强化传承意识,以弘扬优秀民间文化为宗旨,通过不断挖掘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活动,激发出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新的生机和时代活力。

  以弘扬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为主旨的“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经过多年的拓展和丰富,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结出硕果,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常项工作和品牌活动。五年来,以“我们的节日”领衔,以弘扬节日文化为宗旨,中国民协举办了“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七夕民俗文化艺术节”等60多个节日活动。五年来,经过组织专家考察认定,中国民协共命名了民间文艺之乡157个,建立特色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保护基地、博物馆等100个,充分发挥了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地方文化亮点、培育地方文化品牌的作用。

  四、强化担当意识,以面向田野,留住乡愁为使命,通过不断探讨民间文艺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和推出“抢救工程”系列新成果,承担起民间文艺工作者先觉、先行、先倡的文化重责。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硕果累累;“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有序推进;“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工程初战告捷,二期工程正在快步推进;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示范卷《昌都卷》正式出版,各卷本的普查编撰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成绩斐然;“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开局良好。

  随着抢救工程不断深入开展,出版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亚鲁王》 (全二册) 《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 《中国古村落丛书》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 《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田野调查与编撰工作手册》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新疆兵团卷》等相继出版。

  五、强化人才意识,通过评奖办节展览展示的艺术平台,不断推出民间文艺各门类的德艺双馨人才和精品力作,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两年一届的“山花奖”评奖和颁奖活动连续举办了三届。在各地主办的各种规模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博览会、特色展演逾200场次。

  六、强化学术意识,以理论建设为立会之本,通过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作用,把实事求是的精神、知行合一的传统贯穿到建设当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高地和学术园地中。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需要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深入基层的民间文艺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五年来,中国民协遵循学术立会的宗旨,继续坚持文艺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的一贯做法,将专题研讨会的会场设在田间,请专家在田野一线为民间文艺实践出谋、把脉,产生了积极成果。五年中,中国民协主办了40余次学术研讨活动,涉及民间文艺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专业研究机构(包括专业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建设,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专业研究机构在学术创新、队伍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为协会整体的改革创新提供智力和动力。

  七、强化维权意识,以维护民间文化传承人权益为职守,通过举办培训班、扩大舆论宣传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民间文化有序传承、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八、强化外宣意识,以优秀民间文化为亮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民间文化交流,向世界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民协围绕中国文联外事工作全局,在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往中充分发挥民间文艺的优势,紧密团结和依靠优秀民间文艺家,先后开展了20多项交流活动。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 · 第十次文代会

  使民间文艺成为浇灌人心向善风俗醇美的清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