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评:文艺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19日-25日)
【文艺动态】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
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强调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一幅幅题材作品反映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等英勇事迹。
图:中国文艺网头条
10月19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讴歌红色经典中的崇高与浪漫旋律。
10月20日,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等出席。姜昆被推举为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濮存昕、奚美娟、关牧村、吴为山、孙晓云5名同志为副主任,刘尚军为秘书长。
图:中国文艺网头条
艺术片有了“天堂电影院”
文艺青年想看艺术电影《教父》《西部往事》《路边野餐》《心迷宫》等再也不止对着电脑屏幕一种方式了。借助为艺术电影量身打造的放映联盟,艺术电影能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银幕上与影迷见面。10月15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启动,首批加入艺术放映的影厅达到100个,每天每个放映厅至少会放映3场艺术电影,并保证每周10个黄金场次的放映。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16年第10期(总第13期)出刊
本期推出特别策划“文化自信与中华美学”,尚长荣、李德顺、王一川、罗怀臻、刘玉琴等专家畅谈,专访指挥家杨鸿年,关注艺术产业“新常态”、798艺术区的困境、影视产业大数据、音乐创作转向、综艺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未来、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对话、中国戏剧节的源流及特征等。目录详情点击
http://www.zgwypl.com/zz/2016/1024/29994.html
胡磊蕾评弹专场在苏州举行,原创中篇评弹《徐悲鸿》将在南京上演
胡磊蕾评弹艺术原创作品专场演出,近日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剧场内举行。胡磊蕾现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杂技委员会副秘书长。
就在刚刚揭晓的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中,胡磊蕾创作的中篇弹词《徐悲鸿》获得节目奖。11月5日,评弹《徐悲鸿》将在南京上演。
【评论品读】
秦腔现代戏《家园》成第11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大戏
一部来自基层院团的秦腔现代戏《家园》,成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家园》内容取材自基层、演员均来自基层,用来自乡村的故事,反映当前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重大主题。4年来《家园》已演出一百多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赴基层面对老百姓的演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达,为“大秦腔”的探索注入了活力。
(新华社)
从“赶英超美”到“蓝瘦香菇”:新中国流行语变迁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破四旧、立四新”“五讲四美三热爱”“万元户”“I服了You”“囧”“给力”“香菇蓝瘦”……流行语,一个国家的“口头禅”。它们在大众中口口相传,承载着各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们像社会生活中一根根敏感的神经,潜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肌理之中。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政治价值主导社会流行语;改革开放至今,社会转型迸发多元词汇。用好流行语“镜子”作用,健全社会心态疏导系统,同时对一些粗鄙化、低俗化、反文化倾向的流行语,应进行严肃的文化批判,避免这些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破坏汉语基本的规范与社会心态的健康。
世界各国的流行语——日本多源自具体事件;俄罗斯流行语与战争、社会变动密不可分;德国社交媒体中,经常出现网民创作的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彭训文)
第二届甘肃省文艺评论奖开始征稿
10月17日,第二届甘肃省文艺评论奖开始征稿,凡工作、生活在甘肃省内,年满18周岁的文艺评论工作者、爱好者均可报评。征稿截至2016年11月30日。据悉,非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的获奖作者,可获得加入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资格。
(兰州日报 孔德胜)
《地球四季》:雅克·贝汉来自大自然的真切告白
《地球四季》作为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的终结篇,以真实细腻的镜头、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精妙到位的后期剪辑,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美轮美奂的动植物繁衍生息图。雅克·贝汉对待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极其认真,整个系列影片中的每一部,几乎都是一拍数年。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严谨,无疑为高质量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观众从中不仅获得艺术的美感,还收获思想的琼浆,这样的电影不想成为经典都难。
(北京晚报 刘昌宇)
选编 中国文艺评论网 老杜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