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440亿元票房大关,类型多元化的中国电影迎来“国产电影”元年;播放量跨过50亿次,数量质量快速增长的网络自制剧播放量屡创新高;首摘“雨果奖”,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赢得世界文坛的瞩目……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回顾2015年,中国文化的百花园正迎着时代的春风,开放着绚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文化发展正当其时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了繁荣发展中国文艺的重要意义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2015)”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13年至2015年,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由73.7增至81.2,平均增长率为5%。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指数等一级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且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为11.33%。国内民众的社会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持续增长,催促着中国文化发展加快前进的步伐。
民众的需求在增长,各级党和政府对文化、文艺的关注、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提高。在2016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介绍了2015年文化工作成果: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了剧目巡演、美术展览、图片展等活动,特别是“胜利与和平”主题文艺晚会得到各界高度评价;文化部组织复排经典歌剧《白毛女》,在10省(市)巡演引起强烈反响,并拍摄了3D舞台艺术片……
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需要,繁荣发展中国文化正当其时。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回馈人民,如何使得每一件作品“优秀”起来,真正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成为每位文艺工作者心中的头等大事。正如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所言,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任务,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同步、让人民满意的“接地气”的作品。
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不仅是来自国内的呼声,同样也是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施展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习总书记曾由《论语》当中的话引申开去,深入浅出地阐述文化的感召力。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梳理近两年来习总书记有关“文化”的重要讲话,“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他反复强调的重要话题,在国际舞台上充满自信地亮出中国的“文化名片”,用“文化”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了如今中国做大“朋友圈”的一大高招。
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文艺创新,创作文艺精品,让中国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题中之义。如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号声嘹亮,响彻晴空,必将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出发,再创辉煌。
文艺繁荣百花争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5年,全国文艺界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各文化管理部门、文艺相关团体以贯彻讲话精神为题旨开展文艺工作,组织相关文艺活动,中国文艺事业各个领域繁荣发展风生水起。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受到了他们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神圣与社会责任的重大。
这一年里,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艺名家带头“身入”、“心入”、“情入”,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国文艺创作呈现出了新气象。“像总书记在讲话里提到的,文艺创作一定要深入生活,在人民中感受生活的内涵,领悟生活的意蕴。”一年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带头走出画室,扎根葵园,将画板支进了田间地头;“传统文化越到基层越受欢迎,我们创作出了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作品。”回忆一年多来与曲艺界的文艺工作者们一道坚持深入基层演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观众的掌声与欢笑声中,看到了中国曲艺繁荣发展的景象;《红灯记》、《芦荡火种》、《邓世昌》……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一口气报出了2015年的一连串大项目,从她的话语表达里,我们感受到了沪剧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与时代同步。
2015年,也是中国文艺在国际领奖台上收获颇丰的一年。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中国首部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摘得由国际3D先进影像协会颁发的“2015创意艺术奖·金卢米埃尔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此外,中国文学再度惊艳世界文坛,科幻小说《三体》斩获“雨果奖”,不仅让作者刘慈欣成为荣获该奖的“亚洲第一人”,也让有关“中国科幻”的话题刷屏海内外读者的“朋友圈”。
中国文艺蓬勃发展,其中,网络文艺更是大放异彩。在2015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高峰论坛上,雒树刚表示,“我们已经难以想象,文化新发展可以离开互联网;我们同样难以想象,互联网发展可以缺少文化的助力。”在今天的大众文化市场上,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自制剧、微电影、网络演出,乃至手机段子、博客和微博文学、微信阅读等新兴文艺类型迅速兴起。一部部热门网络小说的衍生品涵盖了电影、电视、话剧、图书、音乐、游戏等多种大众艺术形式。2015年,《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等炙手可热的影视作品,让一大批网络类型小说形成“网上热”与“网下火”的连锁互动效应,极大的繁荣了大众娱乐市场。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谈到,网络文艺已经改变了我国文艺发展的总体面貌,成为当今文艺大家庭中关注度最高的热点话题。这支源自技术传媒、来自民间和市场的文艺新军,受众广泛,充满活力,对繁荣发展我国的文艺事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评论人韩浩月则认为,网络文艺正在向成为整个文化产业支柱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发展好网络文艺,是繁荣中国文化的必然。
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国文艺的百花园,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而中国电影正是其中绽开得最为绚烂夺目的奇葩。
“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是文艺作品优劣的“试金石”,2015年,110周岁的中国电影交上了一份亮丽耀眼的成绩单。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40亿元大关,其中国产片票房高达271亿元,同比增长68%,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在令世界瞩目的数字背后,是大批口碑与票房齐飞的作品撑起了中国影市火热的局面。
无论是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新标杆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登顶内地票房排行榜总冠军的奇幻电影《捉妖记》,抑或是《山河故人》、《心迷宫》等文艺片,或是《战狼》、《烈日灼心》等类型片,还是一路逆袭堪称“黑马”的《煎饼侠》、《夏洛特烦恼》,以及引燃贺岁档观影热潮的《寻龙诀》、《老炮儿》……既有发挥本土优势、走差异化路线的中小制作影片,也有彰显工业实力、强化技术攻关的“中国式大片”,类型丰富、佳片不断。2015国产电影市场可谓姹紫嫣红,多彩多姿。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中国电影正在进入新的‘黄金十年’,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电影高原甚至文化高峰。”
2016年伊始,在中国电影产业深耕多年的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约2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并购了美国颇富传奇色彩的“传奇影业”。这起目前中国最大的海外文化企业并购,不仅将助力中国文化的海外输出,也将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步入“快车道”。
除了令人瞩目的中国电影,2015年也被誉为是网络自制电视剧和网络原创节目的“井喷之年”,在电视剧电影霸屏的时代,网络自制剧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有数据显示,2015年,排名前十的网络自制剧播放量整体跨过50亿次大关,量级比2014年提升了30亿次,其中,《盗墓笔记》以27.5亿次的超高网播量独占网剧之巅;靠观众口口相传持续升温的《无心法师》播放量达10亿次以上。
艺术创作生产呈现新气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更加深入,文化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迈入新阶段,文化产业进一步转型提质增效,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亮点突出……在对2015年文化工作进行总结时,雒树刚如是说。
2016年,中国步入“十三五”计划的元年。中国正在对整个世界发挥着日益重大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正在互联网经济、大众文化需求助推下变得熙熙攘攘、活力四射。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影响下,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中,进一步理顺文艺创作生产的各方关系,激发国人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中国文化花团锦簇的“黄金年代”,令人关注,令人期待。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