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我是一名高中生,和众多“90后”学子一样,面对鲁迅的文章通常难免愁眉苦脸,仿佛这个愤世嫉俗的老男人的文字是一块雕刻精致华美的手表,它比任何用于计量时间的物品都要准确,但若要真正去感受它的每一下“滴答滴答”,又必须摧毁它的美丽,这就意味着,鲁迅的文章,让人气喘吁吁的语言背后是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而这种窒息的感觉才是鲁迅及其文章的魅力所在。《奔月》一文就是这样一块隐密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手表,我们不妨就把这块手表的外壳敲碎,去看看时针、分针、秒针每一次跳动的韵律与美。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且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既然是一家之言,便也就无所畏惧的谈谈这“滴答滴答”的“乐感”吧!
通常,我们谈及嫦娥奔月的故事时,都会首先从嫦娥谈起,但《奔月》却偏偏从后羿的视觉去讲述这个故事。奔月吗?月亮定然是皎洁,美好的,然而我从周树人的眼睛中却分明看见一个光芒暗淡、空虚飘渺的月亮,它打不起一点精神,仿佛庭院中枯萎的玫瑰,从前的姹紫嫣红已然是香消玉损了。
就我看来,《奔月》这篇文章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它把人的各种情感与想法,社会的基本形态全部微缩后融到了后羿和嫦娥的这个短短的故事之中。《奔月》之中最容易看到的便是后羿和嫦娥的爱情。这份爱,我称之为绵薄。绵,缠绵。毋庸置疑,后羿爱着嫦娥,为了她,他早出晚归,辛劳工作;望着嫦娥日益消瘦的面容,深感惭愧。这种情感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玛丽苏剧中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像一缕和煦的阳光,温暖着读者的心。但是,这份感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刻,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后羿原本是打算把仙丹留给自己的。足见,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爱着嫦娥,但是,这种感情却是现实中人们的真实映照,这很类似于现在社会中男男女女女的感情:结婚前,可以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以为自己可以给对方全部,但一旦婚姻之后,恋人变成佳人,那种归属感和占有欲已然获得后,会发现,彼此在乎的终究是自己,缺乏了以前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彼此间的那层纱被撤去,看清了本来模样,所有美好都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种越发黯淡的光还照着彼此心房,所以嫦娥才会厌倦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乌鸦炸酱面,期待的恋爱的那种过山车的感觉变成了旋转木马的轻缓悠扬,又变成了钱钟书口中的“围城”,围住彼此,围住丘比特。
其次,在《奔月》中,有个很有趣的情节,就是后羿和老太婆的争吵。现实生活中,这个镜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好的诠释可谓是现在流行的“碰瓷”了。我的一个朋友讲过,人类社会之所以为人类社会,是因为它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以稳定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个规则就是老太婆的黑母鸡,而鲁迅及其巧妙地插入这个环节,由母鸡引发的纠纷最后是老太婆“得理饶人”,赚的盆满钵满,而后羿却丢了中饭。转到社会中,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毒瘤:当规则秩序被打破之后,能够维系的只有人与人的感情,陌生人的感情是一个社会背后真正的决定因素。当人与人之间的那片沙滩被大海淹没的时候,规则才不是规则,物质决定生活的背后将会是精神营造上层建筑。这也是这个情节的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所在:警示人们,维系人们,打破那层隔膜,用海的广阔去容纳百川。
我无法解析《奔月》最开始的意义,但我知道,文学的魅力便在于这块手表每到一个数字便会赋予新的意义,这也是文学研究者存在的价值,文学之所以亘古恒新,便也是这一道理,就像我们从小养金鱼一样,金鱼终究是鱼,但每个时期的新的发现才是我们的兴奋点。既然鲁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绵薄、黯淡、枯萎的月光,便也是叫我们拂去尘埃,让那一缕来自太阳的光辉,在透过月亮后依旧可以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作者:谭佳祥,出生于1999年,此文近期发布于百度文库,中国文艺评论网从网友来稿中择优转载,以资鼓励)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