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正文

艺术视野中的解放军入城式:定格走向新生的历史时刻

2021-06-21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工 收藏

定格走向新生的历史时刻

——艺术视野中的解放军入城式

  伴随着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铿锵步伐,一座座城市宣告解放,人民解放军陆续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展现其高昂的士气,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以解放军入城式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美术工作者持续从不同视角、以各种形式诠释这一主题,其中以对北平、南京、上海三座城市欢庆解放的描绘最具代表性。

  采用不同绘画方式

  1949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北平和平解放,古都获得新生。2月3日,正月初六,人民解放军举办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式。以北平和平解放为主题,前后有3位美术工作者创作的3件作品,堪称经典之作:一是董希文1949年创作的水粉画《北平入城式》;二是赵域1957年创作的油画《古城之春》;三是叶浅予1959年创作的工笔画《北平解放》。

《北平入城式》(水粉画)  董希文

《古城之春》(油画)  赵域

《北平解放》(中国画)  叶浅予

  3位创作者表现的事件是相同的,对象的时空关系也是一致的,但采取的绘画方式不同,所设置的情境也有所差别。如董希文设置的情境是“欢迎”——采用交织的构图,表现了扭着秧歌、打着腰鼓的群众迎接部队,并将部队彩车簇拥在中间的场景;赵域设置的情境是“进驻”——利用略带透视缩减关系的横向线,展现了坦克部队的入城场景,同时描绘了路边市民献花的情节;叶浅予设置的情境是“喜庆”——红旗招展,各种人物挥舞的手势成为最突出的身体语言,一切都沉浸在喜悦与欢乐的海洋中。

  这三种不同的情境设置,与创作者的观察视角及自身经历有关。赵域曾在《东北画报》从事革命美术工作。这样的经历使他对入城式的感受不同于董希文与叶浅予,其叙事主体是人民解放军。董希文和叶浅予均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任教,都在北平解放时参加了庆祝活动,同时,两人也都是北平居民,所以其叙事主体自然就围绕迎接解放的北平市民展开。

  相对而言,董希文的作品更有现场感。在他笔下,上午10点入城式开始时升上天空的四颗照明弹,像礼花一样绽放。董希文更多描绘了当时的心情,其采用的平涂色块的装饰画法,带有民间美术风格,语言的象征性因素比较突出,这与几年前他在敦煌的艺术经历有关,与绘画民族化的思想观念有关。

  叶浅予的作品给人以从容大度之感,画面空间进一步打开。从天坛祈年殿至长安街牌楼,人群极为密集,却被画家安排得井然有序。秧歌队、大学生的欢迎队伍、争先恐后上前与人民解放军握手的市民等,每个人物都生动活泼而有趣,体现出叶浅予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娴熟的造型能力。穿插在人群中的地标性建筑,则象征着古都幸免于战火的难能可贵。

  突出不同表现主题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革命的红旗飘扬在曾经的“总统府”上空,中国历史由此翻开新篇章。

  1957年,杨建侯创作了油画《解放南京》。画面上,南京“总统府”硝烟弥漫,人民解放军的坦克部队迎面驶来,被欢迎的人群包围着。其绘画主题是“握手”:一位市民代表正和一位解放军首长握手,而四周群众也争先恐后地与站在炮塔上的战士握手。“握手”是中国传统礼仪,最初的含义是表示“友好”,手中“没有武器”,也意为“和”或“合”,这里表示“祝贺”“感谢”及“相互鼓励”。这些情节都是画家设计的,也合乎情理。在这里,市民成了城市的主体象征。

《解放南京》(油画)  杨建侯

  1977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约请陈逸飞、魏景山合作完成油画《占领总统府》,其绘画主题则是“占领”,突出表现解放军战士冲进“总统府”,登上门楼,升起红旗的历史瞬间。这件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以高视点、大视野,聚焦红旗升起的那一刻,气势磅礴,渲染出革命胜利的喜悦氛围。艺术家的造型能力非常强,对每一位人物的观看角度都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都相当考究。所以,画面中的每个人物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情节支撑,可以展开叙事,引发想象,带领观者深入到作品中。创作者还适当运用了象征手法,如被扯下的敌人旗帜,飘落在“总统府”门楼边沿,象征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而站在门楼顶端的战士,犹如一座纪念碑式的群雕,被定格在这一历史瞬间。

《占领总统府》(油画)  陈逸飞、魏景山

  对“总统府”门楼上“扯旗”与“升旗”的表现,使得画面极具仪式感。这一情节初见于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拍摄的照片。在陈逸飞、魏景山的笔下,这一历史画面得到艺术性再现,人物动作被重新组织,情节也有了变化。为了完成创作,两位画家深入部队、走访老战士、实地考察南京“总统府”、制作雕塑小稿……力求以写实的手法还原历史现场,同时展开想象、实现艺术升华。最终,作品以俯视的视角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

  再现不同历史瞬间

  1949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宣告解放。这天清晨,上海市民打开家门时,惊奇地发现雨后湿漉漉的街道上,整齐地睡满了和衣而卧的解放军战士。严守军纪,不入民宅,是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1979年,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副主任肖峰与他的妻子宋韧,用画笔艺术地再现了这份“见面礼”,共同创作了油画《拂晓》。画面中,陈毅同志在黎明前的上海街头巡视,一则展现了部队严格执行纪律的情况,二则体现了人民军队新型的官兵关系。这一切,都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及动作中一一读出。这里,创作视角变化了,不是描绘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是表现人民解放军入城后与这座城市的关系。肖峰和宋韧以写实的绘画语言,提炼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情感描绘。

《拂晓》(油画)  肖峰、宋韧

  盛大的上海入城式于1949年7月6日举行,走在队伍前面的有坦克部队、炮兵部队、骑兵团等等。在欢庆队伍中,新安旅行团的腰鼓队表演尤为精彩,鲜红的绸带伴随鼓槌上下飞舞,激昂的腰鼓声响彻城市上空。这种陕北农村最常见的欢庆形式,将胜利的喜悦传递到南方各大城市。但在绘画上,以“欢庆锣鼓”作为主导性情节来表现入城式的作品并不多,目前可见的有1949年黄志坚创作的、表现广州入城式的中国画《腰鼓》等。

《腰鼓》(中国画)  黄志坚

  1956年,蔡振华和陈烟桥合作完成套色木刻版画《解放上海》。作品表现了接受检阅的坦克、车载大炮队伍经过上海市区时,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的情景。街道两旁红旗招展,男女老少欢欣鼓舞,现场气氛热烈欢腾。创作者以市民向战士们献花作为主要情节,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此外,陈树东油画《入城式》也是一件表现庆祝解放的优秀作品。创作者在画作标题中没有点明具体城市名称,并在创作中采取了朦胧、模糊、印象式的处理手法,表现出入城式的宏大场面和热烈氛围。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绘画性——突出颜料材质与图像的斑驳,以浑厚而苍茫的视觉感受回应那段历史。

《解放上海》(版画)  蔡振华、陈烟桥

《入城式》(油画)  陈树东

  品味这些红色美术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了解主题创作的多向性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性,更让我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聆听历史的声音,汲取精神的力量。

 

  (作者:郑工,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风雨如磐:油画《启航》的图像叙事

  2020美术:自觉的主体(郑工)

  逐梦70年|新中国美术绘就奋斗者的华彩(郑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