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它画种展示频频来袭,相关研讨活动风生水起,那么,版画这一古老画种,如何被赋予新的活力呈现?
因办展相对的少,使这一画域,一眼望去的几多风平浪静。国内很多地方美术馆,一年间能频繁推出十几场不同画展,基本形成了以国画油画为主的艺术多种展示活动,这还不包括另一些场合的各式各样画展,但,当有观众想要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版画展,看一看,哪怕是小型的,比如用20张画面不多不少去组成一个小画展,都难。更不用说大张旗鼓整出一个在展示规模庞大的版画作品展,而像人们印象中的小画种水彩画,虽不及版画的历史悠久,展览活动却年年搞。
版画《煤海颂》 林之耀 陶天月 赖少其 帅松林
这一状况,使得人们对版画有更多期待。
近些年艺术新闻关注的,至少是面向那些由国画油画漆画或风头正起的观念视觉展开的画展。而素以尺寸小之于国画油画的版画,倘若活动不多,又自恃自身优势仍不减当年风光而睥睨一切,就有吃亏处!因为,从来媒体宣传,那里热闹就往那里湊,所谓的艺术新闻生成,亦然!
尺幅再大,也基本在一张图画纸大小的版画,无论是西方视觉风格中的欧洲版画,还是张显东方情感又具民间色彩的中国版画,严谨与自由,都与时代气息脱不了干系。版画,总能以其语言精微处,牢牢吸住观众眼球,留住人们脚步。使得观众一走进版画展,很容易察觉到与平时眼里的国画油画展、或新媒体视觉展,迥然不同。常说一幅好画,不在于画幅尺寸之大小,而在于其内在的东西,话虽有理,但不能不面对当下画坛业已存在的现象,一方面,同一画种,用同样材质完成的作品,大尺寸画幅明显在许多方面尤其是视感觉上,占有相对优势,要不然那些主题性画展,非借大尺寸画幅营造不可,画家也好去施展拳脚。
另一方面,从以小见大、于黑白画面中感悟艺术之含蓄魅力所在的版画,不必像一些主题画那样的尺寸巨大。欧洲画史中的铜版画尺寸相对小,像伦勃朗除了运用油画语言画过《浪子归来》,还试过铜版画技法构造同一题材的不同效果,使得两种手法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伯仲难分。
伦勃朗《浪子归来》
与人数庞大的国画家油画家不同,是寥寥无几的版画家,抑或是人们对版画的兴趣,不及于学国画油画的广泛性?或许一些人眼里,版画入门不易,使得每次在版画展亮相的画家,必然是以学院或画院研究机构的创作人员为主,足见组成版画队伍这一支生力军,主要是学院派的专业教师和画院画家,使得难得一见的版画展,因质量上乘而不负众望,原来在于有一支起鼎足作用的专业性更为突出的创作队伍。
由于市场普遍看好国画油画,使各种拍卖信息尽悉是这方面数字,天价不断刷新,而版画能否拍出高价位,让人翘首以待。尽管如此,版画家们对所从事的这一黑白艺术深信不疑,不轻易被市场击溃,他们索性把自己关在艺术的象牙塔里,刻好了再印出来,不行就再刻,再印,直至刻出满意的画面为止,所谓“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不为行情左右,既然坊间不待见版画,那就自我陶醉得了,无不彰显出学院派那种卓尔不群的学术态度,及不容置疑的技术含金量。
通过各种画展了解绘画信息,这是除画册外掌握绘画动向、认识新面孔及画坛瞬息万变的最佳途径。但少之又少的版画展,使得想进一步了解版画状态就有些不便,难免还停留在20世纪国外版画刚被介绍到国内那种样貌,去想象当下版画状况,以为仍是由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这几种结构形式,其实,像眼前这样偶尔为之的版画展,有不少焕然一新的技法语言出现,叫人如何不感动?足见历史悠久的版画艺术,就如一种不呜则已一鸣惊人的态度强烈地改变人们固有的印象,使得一直以严谨画风著称的版画展,似入佳境。
有朋友说,要是有几个画展同时进行,会先把目光投给版画。话里有话——像让人应接不暇的国画油画展,该用的手法也用了,该怎样的形式语言也呈现了,而让人寻寻觅觅的版画展,在翅首以待中为大家所期盼!一是,对绘画认识的颇偏,二是,想就近模仿,想快快获奖,而不是静下心来,深入感悟为艺之道,急于从捷径中获取常人要一生一世才能达到的境界和高度,总是掩盖不住语言上的苍白。由此内行的更愿意期待一些展览少,但艺术家们以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呈现,如版画展。
版画《天山牧歌》 彦涵
像国画家油画家都是直接在纸面布面上作画,一笔见效果,故强调成竹在胸,颇为中肯。但版画不同,在版材上运刀逐刻,还不能立竿见影,它必须借助于多次反印,方有满意的画面,如此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必要时还得改变原有方案,正是这意料之外,多少带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细节感,成为另一种新颖的版画语言,让观众陶醉的难以言表,而这种反反复复的深入制作,是版画避免了像某些画法不停重复的妙招之一。显然,有一挥而就即成画面的,却易生出如老生常谈的问题,艺术上毫无意义的重复之举。
而版画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作者:潘丰泉,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