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正文

论西方绘画的雕塑性与中国雕塑的绘画性

2016-05-05 阅读: 来源:艺术与财富 作者:田甜 收藏

  一、西方绘画的雕塑性

  (一)史前时代艺术已初步显现出立体感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往往对于逼真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更为青睐。为了满足人们最初的审美要求,绘画仿佛一开始便呈现出雕塑般的立体感,力图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空间,再现自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追溯到史前时期美术作品,那一件件精美的洞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拉斯科洞窟中各种动物形象,生动而逼真,那一匹匹形态各异地牛、象、羊,是由绘制在壁面上的线面与洞窟内天然凹凸不平的壁面结合,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以此来更形象地表现动物身体的体积、块面关系和结构,已初步显现出立体的意味。从早期以线条浓淡来表现形体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逐步演变成为依靠自然石壁面和线条粗细、色彩浓淡之分的更为立体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如《大公牛》就是此时期代表作。史前洞窟壁画已在西方绘画史中表现出走向立体感最初的开端。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大公牛》

  (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立体感更趋成熟

  古希腊、罗马艺术的辉煌散去,美术的年轮转过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迎来了文艺复兴时期更加辉煌耀眼的艺术光辉。扬·凡·埃克兄弟发明了油画,弥补了以前蛋彩画的缺陷,使作品过渡更加细腻自然,可更好的表现物体的质量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艺术的真实和立体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艺复兴突出人的精神,把宗教精神人性化,艺术的绘画形象也向现实的世俗社会和真实的人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古典绘画崇尚素描关系,重视形与明暗关系,注重物象的体积感、空间感和质量感。从文艺复兴早期始,绘画作品中作画对象的形象便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先驱之一——马萨乔的摸索试验而呈现出立体性和生命力,《出乐园》、《纳税钱》便是这三维特性的代表作。从《出乐园》中很明显地看出,人物形象是立体的、结构是严谨的、生命是鲜活的,亚当和夏娃的身体是圆滚滚的有血有肉而具有丰富感情。从画作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真实而浓郁的痛苦之情。他的画面中复兴古罗马、希腊所体现出的三维立体性和表现血肉的生动感,为文艺复兴艺术发展拉开了庄严而华丽的序幕。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技巧娴熟而理性,表现世俗精神的同时,也更发展了空间感和立体性,这在举世闻名地作品《蒙娜丽莎》可见一斑。《蒙娜丽莎》首次运用到“晕涂法”的绘画手法,人物边缘轮廓模糊,虚实关系更自然,即突出了人物受光部分的脸部、胸部和手部,又与背后的景色融为一体,阴影和线条微妙的过渡自然而难以察觉。背景与阴影视觉上的退后,更突出了受光部分立体的五官、莹润的肌肤和温柔的双手,真实、生动、体积感十足,甚至能使人能感受到那肌肤的莹润和暖人的体温,质朴无华而又充满一种雕塑的厚重感。这些画作都充分的突出了绘画中的立体感和三维性。

  马萨乔 《纳税钱》

  二、中国雕塑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不分家,人们对于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形成雕塑具有绘画艺术的特性。中国绘画艺术讲究“意蕴”和线条美,强调文化精神性。雕塑也如中国绘画中的一般推敲概括提炼线条,十分注重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曲线美。从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雕像、太原晋祠宋侍女、大同华严寺“辽塑”菩萨等作品中都可看出中国雕塑突出线条美和追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特点;此外,《说唱俑》手舞足蹈、神采飞扬;《马踏飞燕》天马行空、巧活灵动——中国雕塑如同中国的绘画般整体曲线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中国雕塑与色彩结合在一起,生产了许多彩绘雕塑作品,便也被称为“绘塑”。敦煌塑像的妆銮彩画便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中雕塑与绘画的综合表现“绘塑”的艺术形式;而在莫高窟彩塑中,唐代彩塑艺术成就更加突出,泥塑与色彩、壁画相结合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可以说,“绘塑”也是雕塑绘画性的一种体现方式。

  东汉击鼓《说唱俑》

  三、东西艺术交融

  艺术无国界,随着艺术的发展,东西方艺术不可避免地互相影响、融合,逐渐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西方学习东方艺术中的平面感、笔触之感,绘画中逐渐运用东方的曲线线条和装饰意味,从而出现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主义美术;而中国向西方艺术学习写实传统、三维立体造型、对物体的具体表现,力图营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真实性,也便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写实主义风格。这些中外艺术的发展将会推动整个艺术史前进的步伐。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