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书法评论>正文

解读秦代私印(杨勇)

2020-05-14 阅读: 来源:《美术报》 作者:杨勇 收藏

  秦印文字既不像战国玺印文字的奇诡,也不似汉印文字那样均匀饱满。在篆刻艺术史上,秦印恰处于一个转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承战国玺印的风格多变,下启汉印之整饬端庄。秦印恣肆,往往随机生发,却很少有拙劣之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印面多设界格,笔画在舒展自如的同时不会破坏整个印面的稳定;另一方面,印工也有着高超的手段,能够对印面进行适度的调节。相比于秦官印,秦私印的篆法较为灵活,毕竟私印使用者级别不高,且制作大多由民间作坊中的工匠来完成,缺少像制作官印那样严格的约束机制,印文多以可以辨识为标准,故制作不可能如官印那样精心。这反倒成就了秦私印中奇趣迭出的特殊美。整体来看,秦私印的篆法千变万化,多呈恣肆之美。

  秦私印以铜质为主,印形主要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为多,印钮通常为鼻钮,印文大多数为刻凿的白文。早期的秦私印印文的字势多以弧线为主调,但由于方折的笔画比圆弧的笔画更宜于施刀凿刻,所以到了后来随着秦印模式的渐渐固定,同时在印文方面也渐渐走向方折化,即“印化”的过程。这就是“趋于便利”因素对于制印工艺的改进,这一点在成熟的秦印及后世印章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而在所谓的“印化”之前,秦私印如“阴秦”“张婴”“隗都”等,都是长方形状,都有“口”字或“日”字界格,且均以圆转笔势为主。随着制印技术的改进和小篆的渐趋成熟与标准化,秦私印中也出现了一些制作精整、字法严谨之作。然而,这类工整精致的私印在秦私印中毕竟属于少数,从秦私印的整体风格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和趋势:

  (一)趋于隶化

  我们在《云梦睡虎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及《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出,秦代隶书(古隶)在日常书写中的使用上已经非常普遍,但面貌区别于成熟的汉隶,介于篆隶之间。秦隶的产生,是出于书写便利的现实要求,印章的制作同样也存在这种要求,只不过官印关乎凭信,又有严格的印制要求,故制作时比较精心,而对于私印,则不免为求便捷而变通字形。秦私印的隶化是以秦隶在民间的流行和大家易于辨识为依托的。在秦私印中,隶化现象至少在一半左右。尽管秦印对隶意的表现也是经过印化的,但秦印的隶化都很高古,有些印文较之小篆显得更为朴拙。

  (二)以直代曲

  秦印多出于刻凿,在金属印材上凿刻,无疑直笔易于表现,以方笔代替圆笔成了最为便捷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秦印都是以直笔代曲笔,以率意代替精整,表现出明显的趋于便利刻凿的现象。这种率意中也有草率的成分在,在铜上刻凿,就是方笔和直笔也不甚规范,这使得秦私印文字呈现出一种活泼烂漫、变幻莫测的奇趣之美。秦私印中存在纯方笔的作品,这些印文经过了充分的印化,但纯方笔的作品毕竟是少数,而最有形式意味的,则属方圆并用。秦私印方圆处理上,还会形成猛利坚劲的线条,这虽是制作方法对篆法的影响,但也形成了篆法与线条的特色,即刀痕突出,笔意若隐若现。

  (三)以斜取势

  秦私印整体印风率意,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章法上的欹侧跌宕,其手法主要是通过笔画的倾斜来取势。秦私印中的欹侧处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在变化中不失自然。个别笔画的欹侧在秦印中极常见,秦私印中就更加常见,这种做法促成了秦私印整体上的率意之风,这也可看作是秦印创作可以挖掘的潜力之一。另有部分秦私印初看奇肆之极,但却不失匠心独具,这反倒是需要我们今人认真学习的。

  笔画的倾斜与结构的欹侧,只有在秦印这种变化不定的形式中才宜于表现。以斜取势是秦印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虽然魏晋凿印也常见此法,但远不如秦印的手法浪漫和从容,对于当下篆刻研习者,在创作中不妨尝试借鉴秦私印的这种处理方法。

  (四)疏密处理

  一印之中有松有紧,一字之内顾盼有情,很耐品味。成熟的篆书的重心一般略偏上,即使在汉印文字中也依然是上紧下松的特点,而左右一般平均分布,左右并列的两字印更是如此。秦私印的章法,在疏密处理上有的无意为之,有的精心刻画,有的疏密安排十分巧妙。在疏密处理上,秦私印还常通过局部夸张的方式来完成。

左:张喜 秦铜质私印 1.5×0.9cm(原大)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印的“张”字并未占到“日”字界格的一半,“喜”字的长形占用空间较多,且横多竖少,横势明显。“张”字的斜笔集中在下方,既使得下部相对舒展,也可破“喜”字之绵密;而“喜”字的上部的收束使得印面中部显得通透,进而此印整体上显得层次分明,疏密有度。此外,因为“喜”字的横向笔画层层相叠而难变化,故“张”字“长”部的两个短横变为曲笔,“弓”部末画强势斜下,给人以爽朗劲健、痛快淋漓的感觉。

中:上官越人 秦代私印 圆形 直径约1.4cm(原大) 著录于《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玺印》

  “上官越人”最大的特点在于界格的使用非常巧妙,并不对印面作十字等分,而是采用了斜角呼应的格局。秦官印在界格的使用上相对比较严格,而私印的界格则相对自由,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处理。此印四个字的笔画繁简反差较大,章法处理上顺势而为,印工采用了非等量的界格,依四字笔画的多少来界定各自所占位置。与此相应,印工对文字的外形处理上,极力压缩“上”和“人”二字所占空间,使整个印面疏密对比极强。文字风格上,类似于秦代瓦当文字,貌似不事雕琢,而别有一种趣味。如“官”字左边下垂的斜线,平直中暗含弧势,整个字如秦人歌舞,长袖广舒,体态妖娆。

右:日利 秦玉质吉语印 2.1×2.05cm 著录于《陕西新出土古玺印》

  傅嘉仪先生在《中国篆刻》总第2期中披露钤本,且断代为秦印。此印是一方很重要的鸟虫篆印,是目前所见鸟虫篆印中最早的玉质印章。谷松章先生在《秦汉私印赏析100例》中曾对此印做出详细解析:其篆法的奇特之处在于两个字处理手法完全不同。“日”的篆法纹饰是以一个完整的动物形象来代表一个笔画,类似于鸟或鹤之类,对原篆书本形做了大的改变,它对后世直至今天的鸟虫篆篆法都产生着影响,这种手法成为后世鸟虫篆印中常见的手法之一。“利”的篆法在一些横笔下加饰了下垂的短饰笔,应该是为了追求羽毛的效果。它加的饰笔细小,和普通的印文笔画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分,丝毫不影响辨识。这种手法在后世也得以传承。

 

  (作者:杨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书法》杂志副主编)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80后”书法群体创作审美取向及实践探索(杨勇)

  中国古代女性书写考察:彤管清徽(杨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