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传承 与古为新
从文化热门现象看书法的“创新”
最近的书画圈热闹非凡,“射墨”(将墨汁灌入注射器,射向长幅宣纸)和“盲书”(书写时避免注视宣纸或白绢,任意挥洒笔触)一夜之间在各大视频平台火了起来,成为互联网媒体及自媒体文化板块的热点,在书法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质疑者认为这种行为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支持者则认为这种将书法艺术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而进行创新也未尝不可。
实际上,书法界的这种现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以书法创新为由的“舌书”(用舌头蘸墨书写),“倒立书”(倒立身子衔笔而书)、“鼻孔书法”(把毛笔插到鼻孔里书写)层出不穷,暂且不论这些行为本身究竟有没有艺术性,是功还是过,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的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传承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书法文化,是一种以实用功能为主的书写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最终升华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书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在书法创作时要遵循汉字的书写规范,运用毛笔、墨汁和宣纸这三种工具进行书写。脱离了这些基本要素,就失去了书法的本意,超出了书法的范畴。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薛夫彬表示,“创新”这个词用在书法上并不是特别的妥当,应称之为“创作”。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写时要遵循基本的规律。比如汉字不能写错,要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书写等等。因此,传统书法的“创新”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真的想要有所突破,也只能是在汉字的结构造型上面下功夫,材料上的创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新。只有在字体、造型上做一些探索,才可能会有所新意。
近年来,书法艺术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不断地探索书法创新的道路。受到西方一些艺术的影响,有一部分艺术家开始将行为艺术或影像、装置的内容融入进书法创作中来,这些现象打破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则,已经不能称之为书法的创新了。
在书法创作中,除了要观照书法艺术的审美属性与艺术价值外,还要以书法特殊的文化“身份”为创作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不仅仅是书写,还包括了对汉字的研究。比如汉字六书是如何形成的,内涵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传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安认为,汉字的发明及汉字的书写与应用,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实践。书法教育应在对汉字书写的性质、功能、意义、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认识下展开。由此可以看出对汉字文化价值的认知和掌握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否则书法创作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创新,并不是摒弃传统,尤其是书法这种传统根脉深厚的艺术门类,没有汲取传统养分的创新,就如没有根系的浮萍,不会孕育出有生命力的作品。书法的传承与创作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追求自己的风格特色。“所谓‘创新’可能是指书家对作品完成新的探索,将汉字的结构以新的形式再现,最终完成了自己书法语言的锤炼。” 薛夫彬说。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