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浏阳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是湖南戏剧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丰富源泉。近年来湖南有关院团以浏阳杰出人物为题材,先后创作了湘剧《谭嗣同》《李贞回乡》,花鼓戏《耀邦兄弟》《耀邦回乡》《胡子将军》。其中,浏阳市永红艺术团创作的《胡子将军》,开创了湖南省民间剧团排演原创大戏的先河,充分体现了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胡子将军”王震是浏阳走出去的老一辈革命家,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富有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花鼓戏《胡子将军》没有写王震同志驰骋疆场、挺进新疆的宏图大略,也没有写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推动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而是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王震第一次回乡探亲的真实故事。近乡情更怯,人老怕还乡。那些从家乡追随自己革命的部下牺牲在异乡,那些支持自己革命的乡亲生活依然贫困,功成名就的将军该如何面对江东的父老、面对烈士的亲人?通过拆彩门、访烈属、放鸭子、种板栗、当红娘、祭烈士等几个家长里短的小故事,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家乡父老、对革命先烈的感恩和热爱,再现了王震不忘初衷、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小故事充分展示伟人的情怀。编剧独具匠心地用生活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推进剧情。看到敲锣打鼓欢迎自己的小学生,王震与他们打弹子、做游戏,把他们巧妙地打发回了学校;坚决要求拆除为欢迎自己搭起的彩门,否则就要“走田埂回家” ;走访昔日的战场,回忆了浏北游击队金戈铁马的岁月;给烈属赵奶奶送上一床棉被,在革命纪念地种上板栗树、建起纪念碑,充分表达了不忘初心的主题;为一对有阶级成分差异的情侣当红娘,巧妙地介绍了“八千湘女上天上”的历史壮举;不要乡亲们称呼他为“司令员”“部长” ,却接受了“胡子将军”的亲切称呼……一个个曾经流传在将军故里的真实故事,看似平凡、简单,通过艺术的加工,成为剧情的一部分,焕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接天线的重大题材,接地气的真实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演员的出色表演,与巧妙的剧情相得益彰。毋庸讳言, 《胡子将军》剧组演员构成相对复杂,既聘请获得文华奖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但多数系活跃在乡村演艺舞台的民间艺人。他们为了艺术,走到一起,默默耕耘,共同奋斗。王震的扮演者夏明庚,在剧中充分展现了他几十年舞台生活的艺术功力,对角色位置把握准确、细腻,对人物性格处理入微、到位,艺术还原了个性鲜明的“胡子将军” ,真正做到了见戏、见人、见事、见情。夏明庚善于在生活中学习。有一天一位老妈妈在早餐店说起王震回乡谢绝亲友看望的故事,回忆了王震的一句话:“看什么看?看猴把戏啊? ”恰逢夏明庚也在早餐店里吃早餐,当天排练他就把这句台词用上了,得到了编剧和导演的一致认可。神来之笔,犹如天助。
该剧的导演手法相对传统,但是老到成熟,符合剧情的需要。导演设置了20多人的大场面,也有两个人表演的“分镜头” ,并且融合了浏阳传统的地花鼓舞蹈“拖板凳”等民间艺术元素,做到了热闹而不喧哗,大美而不冷清。全剧既有庄重严肃的正剧色彩,也有轻松活泼的花鼓风格。王震将军忙里偷闲帮弟弟去放鸭子,王震的唱词是:“曾经是横刀握枪跨战马,一声号令兵哥哥们齐冲杀。这群鸭子不听话,四处乱跑纪律差。 ”王震弟弟王余美的唱词是:“你是将军司令员,也管不住两个连的鸭。 ”王震将军那手忙脚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在探望烈属赵奶奶的时候,台词就显得凝重朴实而意味深长。王震同志那一声“开伢子”的自称,诠释了所有的亲情、乡情、战友情。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