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把中国杂技托举进现代艺术的殿堂”

2016-02-25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黄介农 收藏

  ——宁根福获颁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特殊贡献奖纪事

  2016年元旦以后,摩纳哥到处可见马戏节的宣传标语,餐厅、商场橱窗全都洋溢着马戏的欢快气氛。一年一度的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是当地盛大的节日。1月14日至20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迎来了第40届庆典。40多年前,摩纳哥国王雷尼埃三世创立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从此,这里每年都收获着全世界马戏杂技的精粹,记载着全球杂技人奋斗前进的足音。经过40届的累积沉淀,这里已经成为马戏杂技的最高殿堂,成为全球马戏杂技艺术家向往的圣地。

  应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组委会主席斯蒂芬妮公主和副主席乌斯·皮尔兹的邀请,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宁根福(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和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出席了隆重热烈的庆典活动。期间,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授予宁根福和孙力力特殊贡献奖,以表彰他们为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本届马戏节唯有这两位中国杂技艺术家获此殊荣,这是组委会对中国艺术家带来东方杂技的精彩和神奇所给予的肯定和褒奖,更体现了中国杂技艺术在国际杂技界的辉煌,是中国杂技艺术家们的骄傲。

  掌声、欢呼,沸腾的演艺厅,置身于三次问鼎“金小丑”的舞台,手捧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授予的特殊贡献奖,宁根福和孙力力都再次感受到中国杂技在世界舞台绽放的异彩,以及中国杂技家和全球马戏同行奋斗拼搏的脉动。“我这一生只有一个梦,就是想要改变人们历来对‘杂技无非就是杂耍’的成见,通过对杂技的改革与创新,把传统杂技做成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艺术杂技。我的演员时代主攻底座,我梦想着像底座撑起尖子那样,把中国杂技托举进现代艺术的殿堂。 ”宁根福说。

  “杂技必须要改革”

  此时此地,一生所从事的杂技,一辈子追寻的梦幻,都浓缩在一种如愿以偿的欣慰之情中。这不是一次旧地重游,而是人生经历的回顾和生命体验的重温。此时,宁根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他五岁学杂技,七岁登台,直到退休,直到眼下,杂技成为他生命的全部。早在年轻时就他就热心杂技的改革创新。从自己表演的杂技节目开始,他先在《举杆》节目创编上一试身手,新颖别致的创新形式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这一来,憋足了劲的宁根福,一不做二不休,又在《举杆》的基础上发展了《摇肚杆》 ,再后来又发展成《双扛杆飞人》 。尤其是原创的杂技(双肩扛三人脖支单杠)节目,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最初的创新得到了肯定,同时获得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的创作奖和表演奖。从此,他更加执着于杂技节目的创新。

  他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步伐的延伸,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走出国门,足迹走遍世界五大洲,他的视野一下子触及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沿。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中考察,他看到演艺界新形式新作品日益涌现,并逐步认识到,中国杂技在技巧水平和节目品种的丰富性方面虽然具备国际一流水平,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杂技节目重“技”而轻“艺” ,综合艺术的实现和演员表现能力都存在差距,在国际演出的市场格局中还处于低价、低端层面,国际竞争力不强。“杂技必须要改革。 ”成为宁根福内心深处的认识。

  1990年宁根福被任命为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 1991年底,战士杂技团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艺坛楷模”荣誉称号。盛名之下,他一方面感到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感到也是巨大的动力。历史的发展要求任何一种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才能永远年轻。“我们这一代杂技人应该作出我们这一代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贡献,积极主导节目创新。 ”作为一个积淀深厚的院团团长,他感到有了实现杂技改革创新的平台和机遇。杂技传统深厚,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固态,创新周期长,抓业务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预见性。他提出要“看准今年、想好明年、预见后年” ,由此做好长计划短安排,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必须现在台上有表演的;必须时时台下有储备的;必须天天后台有新练的。 ”在业务发展上要在国内外同行中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无新不出台,无精不参赛”的领先优势。他摸索出抓创新节目的三个坚持:坚持老节目应脱胎换骨;坚持移植节目应创出新意;坚持原创节目应出人意料。他还在实践中总结出要抓住四个关键:一、把节目做成精品,关键在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二、把晩会做精彩,关键在完善编导构思和执行;三、不断找到突破口,关键在选拔和培养杰出新人;四、总体发展抉择科学,关键在领导。

  那些年,在宁根福的主导下,先后推出了《定车蹬人》 《穿越——大球飞杆》 《银色畅想——女子抖轿子》 《现代艺术——软功》 《英姿飒爽女儿红——女子大跳板》 《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等新型节目,还连续推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红灯高照》 《锦绣画卷》 《神州韵》 《今夜星光灿烂》等十台大型杂技主题晚会。在这个过程中,他力求抓一个成活一个,打造一个精品就千方百计使它成功。这些节目和晚会都是获奖作品,都曾引起过广泛的关注。

  爱才、惜才、用才

  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庆典演出期间,很多获得“金小丑”奖的节目再次经典回放。此刻,战士杂技团的吴正丹和魏宝华正在以更具现代感和技巧更加炉火纯青的表演,重现着2002年获得“金小丑”的《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的辉煌。美丽的“天鹅”用脚尖在底座的手臂上、肩上、头顶上翩翩起舞,“肩上阿拉贝斯”“头顶360度转体”“头顶单脚尖踹燕” ……一连串的超高难动作再一次震惊了世界杂坛。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德高望重的法国马戏界专家奎斯先生看完《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后,热情地称赞道:“这个节目创造了杂技技巧和芭蕾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以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发展成为世界杂技艺术中的新流派。看了这个节目,我很庆幸自己从事了杂技事业。这个节目借鉴古典芭蕾舞的技巧,与杂技新技巧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综合艺术氛围,使它高雅、纯美、和谐、时尚、经典、振奋,形成了审美气氛的聚合、文化氛围的聚合。它升华为魅力,催人泪下;它升华为激情,使人奋进;它升华为艺术流派,就是对世界杂技艺术发展的贡献。 ”

  所有的成功都是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结果。打造艺术精品就必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的杂技人才是高品位的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眼前的吴正丹和魏葆华就是宁根福费尽气力发掘和培养的杰出人才。1996年5月,全国技巧锦标赛在深圳举行,宁根福亲自率领编创人员赴深圳选拔人才,最后瞄上了曾获全国少年技巧混双冠军的辽宁运动员吴正丹和魏葆华。虽然很快借调到战士杂技团,后因伤病的关系,两人又返回辽宁,但宁根福认定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同时坚信挖掘两人的潜力,就一定会在杂技技巧上有超出人们想象的突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创新取得成功。因此,宁根福排除多方干扰,不厌其烦地做动员工作,和两人联系,终于在1998年2月把两人特招进团。后来两人在部队的培养下,成为世界杂技界耀眼的一对明星,他们表演的《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经历了两年的艰难摸索和艰苦演练,在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金奖后亮相摩纳哥,最终成为光彩熠熠、举世无双的杂技经典。

  宁根福把人才队伍建设当作打造精品的基础,把爱才、惜才、用才当成领导者的重要责任。这些年来,一个个节目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正是一个个优秀杂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过程。小米粒、唐彬彬、洪优凤、刘思宇、吴正丹、魏葆华、张权……他还把李亚萍、贾娟先后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舞台艺术导演专业,全面培养艺术人才。

  1998年,宁根福作为领队率队带《英姿飒爽女儿红——女子大跳板》节目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亮相。该节目高潮迭起,惊险万状。“女子单拐360旋两周”“后空翻五周”“高跷360落三节”“双人双开花落肩”“后空翻两周落单臂高椅”“后空上五节立柱” ……身着“中国红”的女子千娇百媚,身手矫健,浓郁的东方色彩和经典的中国风格刚柔相济,风情万种,优美的舞蹈、抒情的音乐,使得整个作品吟咏着诗、泼洒着画、雕塑着美、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艺术特色。节目毫无悬念地捧回了蒙特卡洛“金小丑”奖。而早在20多年前的1992年,战士杂技团就以《双顶碗》节目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一鸣惊人,夺得第一尊“金小丑” 。

  杂技剧:技到艺的飞跃

  像是登上了高峰,才能看到更多未曾领略的新天地,正是在这里,宁根福不断获得了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文化杂技”“艺术杂技”,这些朦胧的追求正

  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作品要有立意,要有情景意境,要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单个节目是这样,整场晚会也要这样。他的眼界从此更加开阔,激情逐渐形成冲动。在他的杂技梦中,一个更大胆、更强烈的愿望在心里萌动——他想要把戏剧与杂技“嫁接” ,让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艺术杂技。“我曾无数次地产生过创排杂技剧的冲动,也无数次在各种场合与人探讨过排一台杂技剧的可能性。 ”是机缘,是命运,还是必然,他的心愿、他的等待、他在梦里的呼喊,也是在蒙特卡洛获得了共鸣。就在《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获得“金小丑”奖的同时,国内著名舞蹈导演赵明和在德国的导演刘军,也在现场看到了这一幕,同时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两人对宁根福说:“这样超乎想象的高难度,这样无与伦比的优美!经历了这样的震撼和感动,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份感动,我们愿意和你一起为杂技排一个剧,把杂技带进更高雅的艺术殿堂。 ”随后,许多激动人心的设想在涌动,许多异想天开的构思在描画。宁根福们要接受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挑战,进行一次世界水平的高端对接——创作杂技版《天鹅湖》 !

  什么是中国杂技剧?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本质特征?显然,这首先会是区别于杂技主题晚会和情景化杂技的一种全新的杂技艺术表现形式。它要求杂技从单一的技巧展示转变成步入叙述故事、展开矛盾、描述情节、表现人物等戏剧化的层面,注重技与艺的有机结合,真正开始用杂技本体语言进行叙事,这就要求把很多杂技肢体语言提炼成生活化的艺术语汇;必须将人文内涵融入杂技剧主题当中,并进入一个具有更高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层面,使杂技剧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表演样式。这是一场杂技革命,是技到艺的飞跃,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

  宁根福严肃谨慎地思考着,在杂技剧《天鹅湖》中如何实现杂技精华和芭蕾经典的成功对接。他深知杂技语言既欠缺抒情的特质,也欠缺叙事的功能,因而不是制作戏剧的理想材料。然而,他抓住不放的偏偏就是这种冷僻和玄机,让前所未有的变成有,让两个不相干的变成相干,使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宁根福和本团编创者们反复观看多个版本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以致他们大体上都能记住整场的音乐。创编组排练方案做了又改改了又做,最终历经30多遍改版。一些结合的可能性逐渐明确,一些相容的切入点慢慢被找到。他们全面分析了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自信地认为, 《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具有贯通全剧的张力和压轴全篇的分量,可以成为杂技剧《天鹅湖》的核心。多年的艺术积累和多个金奖节目能够成为剧目各个篇章段落的强大支柱。于是他下决心让战士杂技团半个世纪的艺术积累来一次厚积薄发,以全团演职员的聪明才智做全力搏击。

  经历了每天无数次的反复排练、无数次的推倒重来、无数次的失败等待、无数次的迷茫困惑,每前进一步都是艰辛的探索。半年多以后,杂技剧《天鹅湖》终于逐步成型。舞台上,芭蕾与中国杂技结合,浪漫抒情与惊险高难度珠联璧合,高雅经典和醇厚古朴相得益彰。 《人民日报》等100多家媒体广为报道,带来一片“神奇”“不可思议”“令人振奋”的惊叹。这部剧在2004年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中一经推出便获得汇演剧目奖等十个奖项。随后,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优秀出口文化服务项目” ,获得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还获得英国皇家曼彻斯特戏剧奖最佳国际剧目奖。

  2005年3月底至4月初在上海大剧院公演32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以后,宁根福开始规划剧目的全球巡演,要在全世界放飞“东方天鹅” 。他们把全球首演的目标定在了《天鹅湖》的故乡俄罗斯。 《人民日报》曾以《杂技芭蕾〈天鹅湖〉越演越精彩》为题对访俄演出加以报道。俄罗斯方面将“乌兰诺娃”金像奖授给演员吴正丹,又将联合国俄罗斯基金会金质奖章授予宁根福。中国杂技剧《天鹅湖》终于成功地翱翔在世界大舞台,搏击着世界杂技风云。

  此次蒙特卡洛之行终于如愿以偿,一辈子的心愿总算有了一份成果,有了一份收获,宁根福的内心感到几许欣慰。在这个绽放生命、点燃激情的地方,宁根福久久伫立,心潮难平…… “要想在艺术上有更多的造诣,人生还是太短促了。我希望中国杂技整体地荣耀在现代艺术的殿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 ”宁根福说。是的,身处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春天,这是宁根福的杂技梦,也是杂技人的中国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