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强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一个重要表征,中国民族民间服饰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中华民族的着装艺术始终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空间相适应、与民族传统相呼应、与民族审美心理相照应的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
中华各民族文化孕育和编织了缤纷的民族服饰图谱与锦绣花篮,琳琅满目的服饰又进一步丰富和延展了中华文化的美丽星系和情感版图。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其他文化样式融会贯通地书写和缝合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绚丽篇章与斑斓册页。民族服饰是民间文化长廊中最耀眼的瑰宝,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最贴身的文化遗产。我国各地的服饰因民族而多彩,因风俗而新奇,因审美而典雅,因节日而庄重,因长幼而有序,因地域而灿烂,因季节而简繁,因配饰而绰约。它以千姿百态的色彩谱系和精彩纷呈的视觉语言传递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和传统习俗,它以天人合一的浑然组合和自然崇拜的初心理念演绎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妙曼神韵,它以千丝万缕、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和造型纹样传导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民族服饰凝结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创世思想、造物观念、文化美学、民族感情和超凡创造力。源于中华民族地缘结构的深度契合与文化物语的高度渗透, 在服饰元素及语义中仍能捕捉或寻觅到族群、族徽、族谱的记忆参照物、观感物。
20世纪80年代妇女的日常着装
我国各民族民间服饰的式样、构图、线条、色彩,在日积月累、天长日久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塑造出生动卓越的中国形象;在贯穿了大量神话般的历史、文化、爱情、婚姻、民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原创话语传统中讲述中国故事,在无穷的器物叙事中聆听中国声音,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服饰文化对应了自然景物的荣枯盛衰以及人生际遇的顺利穷通,随应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以及社会深刻变革后的秩序溶解与规则适从,感应了与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家族、精神、伦理的外向型空间关系的多元化维系及内向型稳定结构的多样化表达。艳若云霞的各民族锦衣华服与美不胜收的装饰配饰交相辉映,既是各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人的杰作,也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诠释物,因而成一个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打糕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为直观与鲜明的文化标识。56个民族的服饰,就是一幅中华民族文化的风情画卷。这些璀璨夺目的民族服饰,不仅反映出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精湛的民间染织绣及雕饰锻造传统工艺水平, 而且集中体现了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节庆礼仪与艺术传统。因此,民族服饰有着极强的观赏价值、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利用空间。
象帽舞服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文化的转型,民族传统服饰已经处于大幅度萎缩和大范围衰落状态。因此,对民族民间服饰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抢救保护,成为民族文化有识之士及民族服饰文化爱好者的强烈呼声和共同愿望。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点实施项目,并先期对土族、裕固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羌族、纳西族等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示范试点调查,其成果成为大型系列出版物《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的基础内容。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计划将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各民族民间服饰资源进行梳理、盘点、整合、辨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民族服饰流传的地域人文背景、主要作品形态与价值,以及与该服饰相关的概念、习俗、传说、故事、歌谣、民谚、俚语、俗语等文化信息入手,真实、全面地记录、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地域分布、资源现状、民族性格和审美心理,充分展现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真实全貌和传承脉络。
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利用第一手调查材料,记录现阶段我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现实状况,运用文字、照片、摄像的方式呈现各种民族民间服饰的制作技艺流程、代表性服饰作品及相关民俗事象,突出民族性、典型性、代表性、地域性、活态性、珍稀性的特点。《中国服饰文化集成》以民族立卷,原则上每个民族一卷, 服饰内容较少者两三个民族合一卷,服饰内容相对丰富的民族可列多卷,汉族八个方言区单独列卷。《中国服饰文化集成》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着力发掘和梳理各民族传统服饰资源及民间遗存,并从自然环境、村落形态、历史人文、地域生活、穿戴习俗、民间信仰、色彩象征、审美特征及民族文化心理,到家居布置、店铺作坊、制作方法、工具材料、民间服饰技师档案、款式纹样及其内涵等方面,反映民族服饰精华, 提炼民间文化精髓。
土族服饰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通过对各民族聚居区传统服饰的村落形态与兴衰、剪裁样板或纹饰图样、民间设计、代表性作品现存状况、传承人档案及有关资料的调查,全景式全要素透析各个时期、各地域的民族服饰结构及其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将服饰分为日常服饰、民俗服饰、劳作服饰等,涉及宗教信仰、生产形式、产业形态、民俗文化、服饰缘起及其特征、类别、功能、价值等;其结构由头装、颈装、上身装、腰装、下身装、足装等组成。此外,还涵盖了服饰材质种类、加工技术及工具、款式纹样、色彩区别、印染技术、制作技艺、保存方法等。其中,民俗服饰包括了人生礼仪、嫁娶丧葬、岁时节日、宗教信仰、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样式,以及工艺特点、生产生活、穿戴习俗、商业贸易、口诀艺诀、物件配饰与身体配饰等要素、环节及其传承谱系等内容。服饰色彩着眼于着装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地域、支系、习俗、用途等方面的个性禀赋与文化功能,叙述其与色彩、款式之间的关系及互相搭配组合的原则与要领,剖析染色技术及纹样形式如动物纹、植物纹,云、雷、日、月、水、火、山、石等自然纹,以及人纹、几何纹、文字纹、吉祥纹等符号化要素的细微特征,解析其名称、起源、来历、传说、观念、地位、行当、角色、信仰、民俗、职能、象征、禁忌等特殊意义上的文化定位、民族溯源与时空建构。
土族服饰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既关注各民族的族系与分布,更倾心其服饰文化的延续与流传。如蒙古族历史悠久,部落繁多,分布甚广,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均有聚居或散居。《中国服饰文化集成·蒙古族卷》编纂人员仅在内蒙古自治区就穿行了 2 万多公里,对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等地的旗、县、市的蒙古族民族民间服饰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采集到海量的各类服饰资料,其中包括一些清末、民国时期的珍贵服饰照片。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土族卷》调查组对互助、民和、大通和同仁等地土族生产、生活、婚丧嫁娶、集会节日等服饰文化进行了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和抢救濒危的古老服饰,考察并记录了不同身份、不同类型的服饰及相关习俗、制作工艺以及传承、流布等相关资料,拍摄服饰作品及素材资料图片 11300 多幅。此外,还尽可能地复原濒临失传或已失传的早期服饰制作工艺(皮革、毛纺等)、材料运用、制作特点、穿戴习俗等服饰文化方面的记忆和类项。专家团队在调查纳顿节、土族婚礼、财宝神、来宝(傩舞)等民俗和民族节日中,还同步进行了动态影像记录。其他民族的服饰调查,同样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神奇的炫彩之门,将我们引入一个个深邃的民族文化“秘境”。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各民族服饰文化专家学者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服饰遗产线索和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包括他们的田野和学术最新成果。这些集体智慧,对于勾勒服饰文化的历史图景和发展脉络,揭示各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精神谱系和现代形态,解读服饰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基因序列和文化密码,探讨民族服饰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及其研究与利用,探寻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和服饰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均有积极意义和启发作用。
曾经的美丽还在装点我们的生活,曾经的经验仍将启迪我们的创意,曾经非凡的创造也必将进一步熔铸我们的自信与尊严。民族服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笔线墨的奇思妙想与从头到脚的表意策略,在某种意义上也使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格局天衣无缝,亲密无间。希望《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的出版能为了解和认识、诠释和解读中华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途径与方式。
图源:《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朝鲜族卷》《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土族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