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关于“民间说唱卷”编纂的几点学术思考:沿波讨源温故知新(常祥霖)

2019-07-04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常祥霖 收藏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吸纳了“民间说唱”,我认为这是长期以来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深刻思考的结果,是沿波讨源的实践,学术性很强。民间说唱是曲艺的源头之一,但是民间说唱不等于就是曲艺。曲艺艺术学科建立很晚,长期以来,被习惯性地视为就是民间艺术。从曲艺的发展史来看,很多曲种曲本确实脱胎于民族民间的歌谣、神话、故事、传说等,但是在其发展长河中,不断吸取了民间信仰、戏曲文化、诗词歌赋等之后,才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曲艺文本在某些方面,与民间的价值倾向、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的曲艺艺术可谓浩瀚无垠。当然,有相当大的数量、相当多的曲种,是来源于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而后在艺术加工过程当中,逐渐卓然而立自成一家。我在参与中国民协“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曲艺小段是来自于地方的歌谣和故事,如山东快书小段“两头忙”“劝人方”“老来难”“五更调”“十二月花”等;直接来自宗教、儒释道,经典的故事传说也是一个支脉;军旅征战、商贾生活、灾难之后的四处漂泊等大规模迁徙,又成为另一个曲艺的源头;还有来自小说、戏曲的曲艺名篇,属于改编再创作,也是曲艺的一个源头。还有就是与民间信仰、宗教相联系的江苏、浙江、甘肃等地大量“宝卷”“宣卷”也是曲艺的一个来源。由于历史衍变过程复杂,因此我们在选编“民间说唱卷”时一定要树立“民间说唱并不是完全的曲艺”的理念,要顾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整个体系的规范,要考虑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是民众直接参与创作,直接反映民众的生活,直接表达民众的心声,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统性,更重要的还应谈到它内在的、本质的特征——人民性”。曲艺艺术作为艺术的独立学科,有着天然的疆域,我们在选编民间说唱的时候不能不顾及曲艺艺术已经成熟的规范,避开那些自成体系的曲艺品种与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的合法权益。不能把已经出版的再拿来重复出版,不应当把早已经沉积久远、内容远远隔世的唱本翻出来“炒冷饭”,更不能将一些“粉色”“黄色”“粘牙”的唱段不加筛选地编纂出来。根据我多年对曲艺的观察与思考,从曲艺的历史和发展实际看,曲艺有着“紧跟时代”“说新唱新”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选择曲艺作品中积极健康的、经典的、具有地域民间说唱特色的文本,从一个角度反映民间说唱“跟随社会发展,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基本信念。

  在我的印象里,由于时代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渡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多样化的挑战。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噪音、杂音。但是总体来看,曲艺的各种观念与各种见解的争论,大都发生在曲艺的微观领域,或关于流派,或关于雅俗,或形式与内容,或源流与发展之类。

  其他诸如处于市井文艺地位的曲艺,包括各式各样的小剧场、书茶馆、社区文化站、俱乐部等曲艺活动的场所,市场意识鲜明,循环往复的《珍珠塔》《孟丽君》等传统长篇书目,以及《王二姐思夫》《宝玉哭黛玉》等传统短篇曲目,间杂着《白牡丹行动》等为数不多的现当代题材的书目曲目,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欣赏需要。在民俗活动中的庙会、农村赶集中的地摊演出、农村家庭剧团流动演出、婚丧娶嫁中的红白喜事的演出中常见的《白蛇传》《大五义》等也是常年不变的看家底活;《偷石榴》《偷年糕》等短篇,还有《计划生育就是好》《喜看农村新面貌》之类为当地新人新事编演的新段子,也会让这里的男女老少如痴如醉。市井的曲艺也好,农村庙会的曲艺也罢,虽然有自己的规律和传统,但是他们也没有与世隔绝,在主流文化的带动和引导下,一边按照他们多年形成的审美意向和自身规律行走着,一边也在努力着,尽可能适应今天的时代要求。比如在说白中,也会时不时来几句和时政相关的“外插花”,有借古讽今,也有因势利导。总之这一部分的曲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也在现代文明进程中逐渐自觉地进行着改造。当然,在曲艺发展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一类问题是关于舞台演出形式是应该坚持简约还是走向华丽?另外一类问题则是关于曲艺艺术本体规范是应该坚守还是改变?一些人认为,曲艺演出应当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演出场面上,以往曲艺演出那种“一把三弦一个人”,未免过于单调冷清,应当在舞台美术装置上华丽一些,免得过于寒酸;在乐队配置上应添加更多的乐器,使之丰富多彩;在演出规模上,可以像歌舞那样,服饰多彩一点,伴舞现代一点。他们认为任何艺术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时代的需要,注入新的改革措施从而加以丰富完善的,否则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另一些人则认为,曲艺应当考虑自身的传统,应当遵循曲艺短小精悍的规律,发扬匕首投枪作用。他们认为,曲艺失去了以语言为基本特色的演出,过分追求和曲艺毫不相干的手段充斥曲艺舞台,损害了曲艺本体特色,已经不属于曲艺范畴。曲艺历史悠久,曲种繁多,各地情况不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在选编“民间说唱卷”的时候,既要遵循民间文学大系的总体要求,又要关注当下曲艺的生存状态,才有可能编纂出具有时代精神映照下的民间文学说唱卷。

 

(作者:常祥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河西宝卷:久远的朗读者(常祥霖)

  文艺评论家常祥霖走进“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说经典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