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当天推出特别节目《2018中国记忆》,主题是让“让遗产融入生活”。自2006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成功打造了《中国记忆》这档特别节目,一直坚守了13年。《2018中国记忆》特别节目以厚重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特有的“二十四节气”,阐述了“非遗与生活”,把文化遗产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节目别开生面,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趣地科普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次从非遗角度阐释二十四节气
《2018中国记忆》的主题是“让遗产融入生活”,首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解读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2016年的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人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如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为了强化“让遗产融入生活”的主题,节目诠释了立春打春牛、春分拌醋、春分祭日忙、清明逛庙会、谷雨牡丹花会、谷雨看雕版、立夏尝三鲜等仪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探访了包括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小建在内的五位非遗传承人,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副秘书长张勃、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顾希佳等五位非遗专家,通过权威解读和接地气的非遗故事,全方位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活力再现”。尊重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势而为,珍惜时光,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哲学。
谷雨时节牡丹
讲述24节气与百姓生活之间精彩故事,别开生面创新叙事手段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中国记忆》节目组邀请了数位资深的主持人,组成了体验团,他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立春到立夏,用实时体验的方式,挖掘出了七个“二十四节气”和百姓生活之间的精彩故事。
主持人李潘和当地人打春牛。春牛身高4尺,象征着一年四季;身长8尺,象征一年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8个节气;尾巴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的12个月。春分日,主持人丁曦邀请五个外国留学生一起体验春分,观祭日典礼、竖鸡蛋、画风筝。 “春分日,酿酒拌醋,移花接木”造春分酒是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广泛的习俗清明时节,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主持人带领观众感受了“春分拌醋”的过程。清明时节主持人丁苑苑来到了江南七大古镇之一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感受盛大的蚕花庙会。相传越国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人家送过鲜花,祝愿他们风调雨顺,蚕茧丰收,此后,方圆百里的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谷雨时节,“谷雨三朝看牡丹”,主持人丁曦到曹州牡丹园感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主持人于胜春来到杭州,除了喝到江南的好茶,还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黄小建。黄小建以清代画家刘锡玲的《自闻居士二十四节信筒》为原稿,复刻出一套《二十四节气信笺》。立夏时节主持人丁苑苑就来到南京,带领观众领略那里的“三鲜”:樱桃、青梅和鲥鱼。每一鲜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节目这些创新的手法,让人在赏心悦目中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通过主持人体验的视角,以观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二十四节气,让观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谷雨时节牡丹
视野开阔,重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提升文化自信
节目中,有不少外国朋友,一块参与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活动。来自德国的安娜和她的四位同学一样,在日坛民俗街,第一次近景感受了春分和中国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的就是春分放风筝的民俗活动。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们也在上一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课程。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节目中说:“二十四节气还真的有实用的价值,就是我们不管是你种不种田,但是这个自然时序你必须要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活,我们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时令来安排过的话你会过的非常自然。”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人类非遗,中国人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理念,如今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这些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以及千年来的中国故事,都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北京语言大学的加拿大留学生森山表示,通过节目的体验让他更加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二十四节气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文化类节目新样态
《2018 中国记忆》结合纪录片式的纪实段落与文化体验式拍摄,创造性地打破了单向传播模式,首次使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讲述真实感人的非遗故事,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文化类节目新样态。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央视网分别于4月18日在山东菏泽和6月6日在北京古观象台展开“山东菏泽谷雨时节话牡丹”、“芒种时节话非遗”两场网络直播,总时长三个小时,同步覆盖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手机央视网、手机电视、国际在线、央视科教频道微博微信、央视网微博及今日头条、手机百度、网易新闻、东方头条、小米直播、风直播、人人直播等渠道,累计直播收看人数近400万人,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个最为关键的词语就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道理。央视努力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13年深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中国文化特色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实为难能可贵。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