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人文学家李汉秋回顾传统节日体系复兴十周年
十年前的今天——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宣布从 2008 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佳节各放假一天。这标志着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复兴。于今已整十周年。
四大传统节日放假是怎么来的呢?且听“传统节日放假的推手”、当时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的讲述:
节日体系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我国传统社会有传统节日体系。建国初制定了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放假的传统节日只有春节一个,独木难成林,传统节日体系在制度层面被废置。
党的十六大有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决策,2003年3月在新任中央有关领导人与七位高级专家座谈时,我发言认为传统节日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应当重视传统节日。领导人当即肯定。2004年起我就率先连续在全国政协提案吁请重视传统节日,2004年的提案名“五大传统节日应列入全国性法定节假日”,建议清明、端午、中秋、除夕也要放假。有关职能部门在回答提案时婉谢了。
中央有关领导人却很关注,不止一次批示要研究传统节日。中央文明办多次邀请我参加有关研讨会,如在2004年5月28日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会” 上,我系统地谈了重要传统节日要放假的意见,6月4日出的“工作简报(增刊)” 第1期上系统刊登出我的建议,列出小标题包括:把清明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放一天假、把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放一天假、把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放一天假、把农历的七月七设为中国的情侣节、设立母亲节、把每年教师节的时间改到9月28日。以上简报上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上每位领导人,送中央“两办”,发中央文明办副局长以上领导干部。这些都为中央出台关于传统节日的正式文件作了铺垫。2005年,中央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关于传统节日第一份意见”),中央的大政策已定,因而2006年职能部门回答我提案时已肯定我的意见,到2007年终于采纳了我的提案,国务院颁布了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修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都放假,我被媒体称为 “传统节日放假的推手”。看起来只改了几个节假日,实际上体现出节日体系在变化。民俗学专家、北师大萧放教授说:“传统节假日的恢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正面的评价。” 实际上也就是增强了文化自信。
七大传统节日:4十1十1十1
本世纪初叶我亲历了传统节日体系的复建:现在放假的是原“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端午、中秋。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制定“关于传统节日第一份意见”时,征询了我和其他专家意见后,重要传统节日在“四大节”之外加上重阳节,成了“五大节”。当时央视拍《我们的节日》电视系列片,就由我主讲重阳节。我在受委讬主编中央文明办组编的《我们的节日》书时,坚持增加七夕节,被采纳了,2006年6月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将七夕增入成“六大传统节日”。我又建议元宵节应独立出来,也被采纳了。9月,《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列出“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补上元宵节。所以我写了一篇短文叫4+1+1+1,短短两年我们国家认定的重要传统节日,由原来的四个,2005年加了一个重阳, 2006年6月加一个七夕,,2006年9月又加了一个元宵,变成七个。就这两年我们认定并写入中央正式文件的重要传统节日就由四变到七。至此,我们已经复建起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我也被媒体称为“传统节日回归的推手”。
我撰著了《传统节日的奥妙》一书(2016年中华书局出版) 阐发这个体系的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天人和谐的总精神下,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按时令顺序相继排列的。我们把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的特征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成。四时各有当令节庆、合令节俗。例如:新年迎春,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狂欢热闹后就投入新的劳作。清明时节生机勃发,珍惜生命,感谢先人和大自然母亲、生身母亲(母亲节)赐予生命和生机。端午迎夏,生命加速成长繁茂,百虫也孳生,及时辟灾驱疫、卫生健身。夏末七夕节银汉秋光,瓜果成熟在望,爱情和婚姻也充满期望(情侣节)。中秋节秋收有成,祈愿人月两圆共享成就。九九重阳,阳极将转阴,惜秋敬老,感恩父辈(父亲节)、师长(教师节)。入冬冬闲,以过年为中心安享一年劳作成果,并积储能量迎接新年新春。这个年节体系,盖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宛如一幅自然节候的流程图,也恰是生命的流程图。这是在天人合一宇宙观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充溢天人之情的民族生活时间坐标,而且恰与人类生命、自然生命的节律相呼应。总之,以天时地气为凭依、与生命节律相呼应,以人伦精神为灵魂。概括一句话:循天时重人伦。
重人伦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也是传统节日的普遍品性,只是由于古代社会分工不细,传统节日是综合性的、多义性的,没有单设单项主题的人伦专节如母亲节。今天国人有表达单项人伦感情的需要,因而我倡议在万物生长的春天设中华母亲节。传统节日的多义性决定其多名性,因而自古就可以叠加有关连的节名,如重阳节1989年叠加为中国敬老节、2013年叠加上老年节,因属“阳”,现也可叠加为中华父亲节。至于七夕节叠加上中华情侣节,似已获广泛认同。如此,我们传统节日体系就更完备了,我们可以更有文化自信地过“我们的节日”了。
十载风光
十年间,传统节日复兴的成效显著。政府和社会层面都非常重视,无论是非遗工程还是中央文明办推出的”我们的节日” 活动,都把传统节日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抓手。媒体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极大加强,每个佳节中央电视台都有不止一场的专场晚会, 让群众广泛体验传统佳节的温馨,让传统节日更多地为民众所了解。过大年(春节) 自不用说,这十年来,各地的清明、端午、中秋节日过得越来越红火。而且还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每逢清明, 海外华人纷纷回祖邦寻根问祖, 参加公祭民族始祖。李汉秋曾四次参加分别在上海、台北、奉化、南昌举办的”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传统节日成了海峡两岸的民族文化纽带。端午节的标志性民俗龙舟竞赛,不仅形成中华龙舟赛的全国性赛事,而且影响全球,现在已有八十几个国家开展了龙舟赛。端午节时在国内老百姓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在国外的华人也邀请当地友人包粽子,小小粽子成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载体。十年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中秋节的赏月活动、合家活动,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敬老活动,愈来愈多的群众参与;节日消费品生产也愈加多样,这形成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期待。老百姓觉得传统节日有假期了,能休息了,可以回家看望亲人,可以去社交了,传统节日假期成为了社会调节的时间点,成为人们期待的节点,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从而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正面的评价,增强了文化自信。
也要看到,传统节日的这十年还是刚刚复建,现在我们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把原来的文化记忆找回来,另一方面还要让这种文化记忆跟当代人的生活、时代精神相融合,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例如,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有媒体就尝试推出过“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在 “网络中国节—— 端午”活动中,利用网络介绍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漫画,推出“书说端午”视频节目;在中秋节,推出“网络秋晚”,融入了古琴弹唱、文学讲述和汉服艺术,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兴趣。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游戏、网络讲座、网购节日消费品等,也都是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此外,如何让传统节日的庄重性与娱乐性相辅相成,让人们特别是孩子,对传统节日充满快乐的记忆,怎样让传统节日过得更有味道,让人们离不开它,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继续努力。
(文/张璋)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