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澜沧县龙竹棚老寨,信仰祭祀仪式中的颂词围绕着“长命百岁”与“得吃得穿”两方面展开,这种观念几乎贯穿于祭祀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拉祜西村寨的祭祀空间、仪式道具以及信仰观念中都反映出强烈的对偶生命思维,对图像纹饰符号的使用和认同上也包含着古老的生命繁衍意识。
内容摘要:
在云南省澜沧县南段村的龙竹棚老寨至今传承拉祜西村寨礼俗——“拉祜礼”,剪纸传统属于“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寨仪式剪纸主要使用在家堂、佛堂、寨心及周边祭祀处等祭祀空间中,是重要的敬神祈福的“礼”,各种类型的剪纸及仪式道具都具有相应的象征性,并反映着人世的本质夙愿——长命百岁与得吃得穿。在家堂“迭瓦拉”的剪纸配置中也可以折射出家庭血亲关系与村寨等级的观念。在拉祜西村寨传统,男性头人是剪纸传人的主体,他们威望极高,熟识口传历史以及文化阐释,是“拉祜礼”最主要的传承者。本文使用村社还原与活态文化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记录龙竹棚老寨节日习俗中所使用的剪纸及仪式道具的基本类型与文化内涵,整理并呈现出部分纹饰图形的程式与内涵阐释。
一、龙竹棚老寨
在中国南疆边境地区生活着拉祜人,这个跨境民族主要由两大支系构成,即拉祜纳(黑拉祜)和拉祜西[2](黄拉祜),此外,还有拉祜普(白拉祜)、拉祜尼(红拉祜)等小支系,在澜沧地区也习惯称拉祜纳为“大拉祜”、拉祜西为“小拉祜”。
位于云南省南部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国内拉祜族的主要聚居地,地处极南边境,与缅甸接壤的南段村(行政村)是拉祜西的聚居地,这里分布着数个拉祜西自然村寨,龙竹棚老寨就是南段地区历史久远的老寨子。这里如今生活着72户人家,成年人口约317人[3]。
龙竹棚老寨的布局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背靠山林,龙竹棚的村舍依山势向下扩展,村寨最重要的信仰祭祀空间——佛房位于村寨聚落的上位处,地势稍高,俯临寨子,以此为基点延伸出4片居住区域,一条中轴小路自佛堂缓缓下行,是寨子的主干道。寨子的房屋是2004年在政府的支助下,由茅屋改建为瓦顶木结构的干栏建筑,分两层,下层比较低,主要是放柴火和杂物,上层为居室。房舍内分割出起居空间,主要为伙房与卧室,伙房内以火塘为中心,在这里烧饭、煮茶、烤火以及聊天,日常生活起居都要围绕火塘展开。传统上,拉祜人更加崇敬火塘,认为火是神圣的,需要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保管火种,这被视为最重要的职责,而这个火塘的领导便是“卡些”,汉语译作“火头”,就是通常所谓的“头人”。
龙竹蓬老寨的头人、波库与麦库一起做剪纸与仪式道具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二、村寨传统与口传历史
拉祜族是主要集中在澜沧江两岸的普洱、临沧等地区的山区民族,学界一般认为,这个分布在我国南疆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民族可以追溯到古代羌人,现代学者根据拉祜族的迁徙史诗中的地名、故事为线索,结合史籍材料,考证并推断出拉祜族先民自今青海河湟地区不断向西南地区迁徙的历程。[4]
(一)、村寨信仰:原始崇拜与佛教的混生信仰
龙竹棚老寨历史悠久,村社传统保持完好,寨子的核心祭祀空间是佛房。拉祜族本以厄萨、自然与神鬼等原始崇拜作为民族信仰,随着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传入拉祜族地区,这些外来宗教与拉祜族原始信仰观念相结合而得以传播,拉祜人对“上帝”、“佛祖”的认知是通过“厄萨”观念来理解。佛教曾经在拉祜族中迅速传播,与原始信仰结合、混生,并且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影响深远。
明末清初,来自大理鸡足山的明朝遗老杨和尚(杨德渊),以行医为名,进入拉祜族地区传教,宣讲“普度众生”的教义,使得佛教推及开来。杨和尚受到拉祜族的信奉,被尊为“佛祖帕”、“厄萨爷”,佛教在澜沧东西两岸的大片区域就扎下了根基。杨和尚广收门徒,这些弟子学成回到驻地各自建立佛房传教,先后在孟连土司与勐勐土司的领地(今澜沧县与双江县)分别建立十个佛教中心——“五佛五经”之地。并建立村寨佛房,有三百多个,形成网络,与拉祜族原本的头人制结合,形成“政教合一”的村寨组织,原始信仰与佛教相结合,是近代拉祜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5]
《澜沧县糯福区拉祜西(黄拉祜)社会经济调查》一文记录:
大约在光绪初年,拉祜西有个叫“阿的八”的人,智慧有本领,获东主佛亲传。回到南段地方,在龙竹棚设立佛堂。五代人以来,先后在15个大寨18个小寨传播佛教。[6]
这段材料是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资料,属相对早期的口述历史,“阿的八”如今被称为“阿布•阿代巴”,是龙竹棚人的初祖,被称为“佛主”。阿代巴从“东主佛”学佛后回到到南段地区传佛,在龙竹棚老寨建立佛堂,时间大约在清末,然后又向周边扩展。拉祜族所传佛派是汉传大乘佛教,宣扬大乘教义,因为佛经主要是汉文经籍,讲经的佛爷需精通双语,利用拉祜语进行讲解,不会汉语的佛爷只能依靠记忆背诵来传播,所以,村寨佛房已经很难理解佛法,寨民崇拜佛房,只陈设一套没有具体形象的象征物,是蕴含拉祜族原生“厄萨”信仰为观念核心的祭祀崇拜物,而佛教教义则通过口耳相传融入到村寨礼仪、规范与民俗中。
(二)、村寨口传历史:阿布•阿代巴与老人巴·李扎列
拉祜族世代传唱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这是拉祜纳方言的发音),在拉祜西方言称为“牡卡密卡”,即造天造地的意思。在佛房中有一处称为“牡卡密卡”的地方,被认为是天地所在的地方,围绕“牡卡密卡”这个位置,流传一段关于建寨初始的传说,其中涉及到两位祖先,即阿布•阿代巴与老人巴·李扎列。
阿代巴和李扎列是父子,曾居住在糯卡。厄萨告诉阿代巴,他的儿子不会一直呆在糯卡,要带他去找“牡卡密卡”的地方,那个地方无法确定,只要到了合适的地方,儿子就会告诉他。所以,爸爸背着儿子去找“牡卡密卡”,到东西南北四个地方都没找到。最后到了一个地方,位于现在“考水帕其科”山上的请“年神”地方的附近。扎列说:“爸爸把我放在这里吧”(这个地方叫作“帔亚伊米固”,意思为祖先呆过的地方)。爸爸找到这个地方将扎列留在这里,回到糯卡后就升天了。但是,这个地方还不是建村子的地方,阿代巴在脑海里告诉扎列:“你要找到一个地方,这里长着一种竹子,四面枝条上有圆圆东西,这个地方就是‘牡卡密卡’。”所以,扎列又在继续找。后来,扎列找到了有长着这种“四面圆圆”的竹子的地方,就把这棵竹子挖掉,在这里建寨子,这个地点就是今佛房中“牡卡密卡”的位置。[7]
这个故事是关于龙竹棚老寨的祖先以及寨子缘起最近的传说版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民族学界对拉祜族的社会历史调查,也记录下龙竹棚老寨建寨口述历史。50年代的《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中记录了龙竹棚老寨的渊源:
据说约在150年前,从景谷牛肩山迁出的一部分拉祜西人在谦六地区定居下来,另有7户在景迈地方的巴老住了三年,到南北归住了又数月,随后到鞋帮与哈尼族同住。几年后,因生活困难与民族矛盾,又迁徙到缅甸北部的板戛地方,数年后搬到龙竹棚定居至今。[8]
早先的记录,对于迁徙路线的描述更加具体,材料中提到的龙竹棚的初祖阿达巴、扎咧应该就是我们调查中所了解到的“阿布•阿代巴”与“老人巴·李扎列”,三个版本中所讲述的祖先以及迁徙的历程基本都有涉及,然而,故事越讲越加丰富与神化,今版的故事更多些传说性与演绎性的色彩。
“牡卡密卡”,天地所在的地方,上面挂布幡为“帕统,后方竹竿上挂“瓦统”,远处为佛堂“活业”
(乔晓光拍摄,拍摄时间2014年1月)
(三)、村寨礼俗——“拉祜礼”
龙竹棚人十分重“礼”,他们认为“拉祜礼”是祖礼,不能遗忘。过节时,敬神、拜神需要“做礼”,包括供米、供水、点蜡、烧香、颂念以及跪拜都是“礼”。婚丧嫁娶、盖房迁居都有相应的“礼”。村寨一年有四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洒卡节、火把节、新米节和扩塔。4月,大约与傣族泼水节时间相近的“洒卡节”,是春耕“撒谷子”的时节;7月,过火把节;8、9月的新米节,是收获尝新的时节;年末最重要的“扩塔”,就是年节。相应都要做“礼”。另外还涉及村规民约的方面,如寨子里禁酿酒、神职头人不能饮酒、不能与人争吵打架、要谦让隐忍、与人友为善、尊老爱幼,等等。
总体来看,“礼”涵盖的范畴比较广泛,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礼仪”,即日常遵循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礼俗”,即节日与祭祀的习俗,比如民俗禁忌、年节礼俗、祭祀流程、佛房装置等多方面都属于此范畴。其中,制作剪纸、布置神坛都是重要的“礼”。
(四)、头人组织:“卡些卡列”制
历史上,拉祜族的村寨组织就是称为“卡些卡列”的头人制度,“卡”即寨子,“卡些”即寨子的火头、头人,卡列是其助手,随着佛教传入,头人制度被佛教利用并改造,作为宗教首领的佛爷成为村寨的实际管理者。建国后,头人制被废除,改革开放后,龙竹棚又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村寨头人组织,如今其成员有6位,分别是佛爷、卓巴、卡些、走神、莫巴、加列。村寨的行政领导,有5位,分别是队长、副队长、会计、保管员、妇女主任。两套组织相互协作,在文化信仰、生产生活及治安管理等方面共同参与到村寨活动中。
如今,村寨民族头人组织的职责转变,只行使宗教与民俗职能,六位头人就是要做好自己负责的“礼”。佛爷主管佛堂的祭祀礼,统筹全寨重要的民俗活动;卓巴主管寨心与寨神的祭祀礼;卡些负责调节寨民纠纷与对外交流;走神主管牲畜的祭祀礼;莫巴主管山神与农事的祭祀礼;加列即铁匠(来自于傣语),主管打铁的祭祀礼。佛爷居首位,是头人组织的领导者,卓巴为其助手,六位头人各司其职,在各项民俗活动中主持“做礼”活动。头人主持并督导村寨的道德规范与民俗文化,熟谙祭祀仪式与习俗,了解文化细节与秘密,拥有文化内涵阐释的话语权,在村寨中具有崇高的威望。
另外,村寨中延续着两性老年组织,可以体现出拉祜族尊老的传统,在寨子中,上了年纪的老者只要熟悉“拉祜礼”,就可以被尊称为波库(老年男性)、麦库(老年女性),可以理解为男人与女人的老师,是六位头人之外在寨中教“礼”的长者。
在节庆活动中,仪式祭祀活动都是由头人主持,年轻的热心者会积极参与,男女皆有,各自要做的礼有所区别。制作纸花与仪式道具是头人们必会的“礼”,在仪式活动前择期集中制作,由头人参与并且组织寨中巧手合力完成节日中所需要的大量剪纸与道具,主要由男人来制作,如剪制花样、制作纸花,而需要穿针引线的活计则由女人完成。总之,剪纸是“拉祜礼”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者是村寨头人、波库为主体的男人群体。
三、村寨民俗文化空间中的剪纸
在龙竹棚老寨,与祭祀相关的文化空间,主要为佛房区、寨心和家堂,另外,在村寨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则散布着各处祭祀地点,在特定的时节有相应的祭祀礼。在这些祭祀空间中,根据时间与场合的不同,相应择取具体使用的剪纸与仪式道具类型。
(一)、日常起居空间:家堂“迭瓦拉”中的剪纸
南段地区的拉祜西村寨如今依然延续着供奉家神的传统,由大家庭最年长者供奉家神,家庭成员定期给家神献礼,以祈求庇佑。在房舍的上首位置设立“迭瓦拉”,即一套用以祭拜的家神崇拜物,由木架、装蜂蜡的盒子及纸花等组成,这种家神的象征物就被称为“迭瓦拉”。
供奉家神依循着一套传承惯例,即双系长者继承。简言之,父传长子,母传长女,也可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跨性别继承,同代人则是长幼循序传承,只有一代人都离世,才能传给下一代。这套传承制度涉及了跨代与同代的传承循规,而最基本的前提:一定是继承前人的家神,不能凭空设立。继承家神的人就相当于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立家神的崇拜物——“迭瓦拉”。
在村寨中,“迭瓦拉”也有相应等级,最低层次是普通村民家的家神“迭瓦拉”,只保佑本家族的丰产和健康。家神的头领是寨神,供奉在卓巴家中。卓巴家的“迭瓦拉”,既是卓巴家庭的家神,也是全寨子的寨神,不仅保佑卓巴家族,也保佑着整个寨子。更高的层级是佛堂东面“四业”里的总寨神“迭瓦拉”,这里是龙竹棚老寨及其周边10个小寨子的总寨神,这个屋子除了卓巴和佛爷以外,他人都不能进入。剪纸是家堂“迭瓦拉”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剪纸的颜色是白色,寨中的家堂“迭瓦拉”需要使用的纸花,由卓巴在年前制作出,寨民到他这里取用。
普通人家的家神“迭瓦拉”一般使用穆尼哈巴(日月花)、扩派(年花)、习为(谷花)和卓为(单体人花)。在装蜂蜡盒子上贴“穆尼哈巴”(日月花),神桌两端插“扩派”和“习为”,用白线穿一对“卓为”悬挂在神桌上方,象征人的灵魂,保佑家里人健康幸福。
头人的“迭瓦拉”还可以挂“宗甚”(拉手人花),有人解释说:头人的“迭瓦拉”挂“宗甚”,是因为头人管理的人多。头人家的“迭瓦拉”形制更大,使用的剪纸种类更多,装蜂蜡的盒子与神桌上都贴“穆尼哈巴”(日月花),在神桌周围摆放大束“习为”(谷花)、“扩派”(年花),神桌上挂“卓为”(人花)或“宗甚”(拉手人花),还要摆放“洛卡为”(寨花),这是因为头人要管理寨里的事务,而佛爷、卓巴和卡些家还要放“洛波为”(外寨花),因为他们还要负责与外寨的交流。
在家堂“迭瓦拉”中所放置的纸花其实象征着对神灵的夙愿,谷花代表丰收,年花代表新年,人花代表长命百岁,各自代表着美好的祈盼。
佛爷家李老大的“迭瓦拉”。佛爷的“迭瓦拉”体量较大,装蜂蜡的盒子上有“戈角”,为历代佛爷世代相传的专属样式,上方悬挂拉手人花。神桌上插纸花,自左至右分别为寨花、外寨花、谷花人花(合插在一起)、年花各一束,,外寨花只有佛爷、卓巴、卡些可以使用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二)、公共祭祀空间:佛房与寨心的剪纸
佛房是龙竹棚信仰祭祀活动的核心场所,佛房主要由活业(佛堂)、四业、牡卡密卡、卡甚(蜂蜡房)、伙房、贺达门、糯卡门等几部分组成。
“活业”(佛堂)内陈设了一套信仰象征物,以横纵两个维度分布陈列:一为立地摆放的形式;再为纵向悬挂形式。前者为放置在地面上的一套固定陈设形式,正中供奉“扎迪、娜迪戈卓”,向两侧扩展分别是神鼓和盛放神水的鱼形木桶。“戈卓”前供桌上摆放蜂蜡、铓锣、镲等祭祀用品,供桌两侧插各种类型的大束纸花,这是过年时的供礼,供桌的高度基本与跪拜时的水平视线平齐。后者则是在房梁上密集地悬挂帕统、瓦统、普统、宗阿、德勒西、纳布迪亚等幡帘式道具。
年节庆典活动主要以佛堂与寨心为主要的祭祀场所。过大年期间,上午时分,佛爷到佛房换米换水做,过年期间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随后,村中三五个年事已高的麦库会以及其他村民(以中年人居多)也自发前来,总数约有十余个人到佛房做“礼”。进入佛堂,在各处再次点上蜂蜡,然后,两人敲锣、两人敲鼓,后面有男人敲击象脚鼓、镲、小锣,合奏鼓乐,四位老妪:一人手拿“一波一图”;一人翻摇“哈开户”(竹编篮子上插年花、谷花,内装米、蜡);二人手持纸花束。随乐摆舞,后面的年轻女人拉手随舞。鼓乐摆舞持续大约半个小时,直到蜂蜡燃尽。停歇后,众人跪拜,从背包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大米(或炒制的高粱米花)低头抛向前方,恭敬而虔诚,至此,祈福活动结束。这样的活动在大年期间每天进行两次,平日也每月十五、三十举行两次。
佛堂中跳舞四位女性老者,自左至右她们分别拿一波一图,谷花、人花以及“哈开户”(竹编篮子上插年华、谷花,内装米、蜡)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龙竹棚老寨头人制作纸花的工具与材料,篓子内盛放制作完成的年花与谷花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1、寨心
大年初一,全寨人要先上山请“年神”,带上习为(谷花)、扩派(年花)两种大束纸花,到山上“年神”的祭祀处(帔亚伊米固),请“年神”下山,然后来到寨心,将纸花插在寨心,送年后,这些纸花会还会送到“年神”祭祀处,留在在那里不会再挪移,任其老化。
寨心处立扩介(寨桩),寨心的祭祀礼由卓巴来做。大年初一,请“年神”下山后,回到寨心,将山上带下的纸花插在寨心,并且立帕萨介(厄萨帽)、帕统及五种纸花,这里是年神暂居的地方。寨民进上的蜂蜡、粑粑,交由卓巴“做礼”。
寨心立“扩介”(寨桩),平头木桩代表男人,尖头木桩代表女人,过年时,立“帕萨介”,由几部分组成:顶端插年花,向下为“厄萨帽”,“厄萨帽”下端贴一圈拉手人花(宗甚),下方横杆上挂“帕统”,此时为初一从神山请年神下山后,回到寨心,将携带下来的各种纸花扎在寨心,由卓巴带领全寨人,在此进行祭祀活动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2、活业(佛堂)
活业(佛堂)是佛房区域中的主体建筑,位于上首正中的位置。佛堂内部的陈设以中轴为界向两侧对称分布,分别代表男女两重属性。西面象征女,寓意得吃得穿,拉祜语称“宗厄”;东面代表男,寓意长命百岁,拉祜语称“波厄”。中堂设供坛,摆放蜂蜡、乐器以及道具。供桌正上方挂一排宗甚(拉手人花)与卓为(单体人花)两种,分别代表女人、男人。用拉手人花代表女人,因为女人要拉手跳摆舞,男人则是单人吹跳笙舞。供桌两侧摆放大束纸花,左面为洛卡为(寨花)、习为(谷花)和浮图(一对三角形纸旗);右侧摆放卓为(人花)、洛波为(外寨花)和扩派(年花)。供桌后面供奉着“娜迪戈卓”(左侧)和“扎迪戈卓”(右侧),是木架构式的象征物,上面插有代表男女的符号以及“古迪”符号(代表禁忌的警示符号),“扎迪、娜迪戈卓”上面贴穆尼哈巴(日月花),“戈卓”下方有一段阶梯延伸至地面,这是将人们的意愿传递给老天爷的天梯。
从“戈卓”向两侧扩展,依次摆放神鼓和装神水的鱼形木桶。两面鼓除了用于祭祀活动,也有召唤和求雨的功能。神鼓同样也有男女的属性,西侧的为女,东侧为男,鼓身上雕刻图案符号,主要刻穆尼哈巴(日月)、卓为(人花)、习为(谷花)、扩派(年花)、厄阿(鱼)等复合图案。
再向两侧扩展为鱼形木桶,西边为女人属性,盛得吃得穿水;东边为男人属性,盛长命百岁水。木鱼桶代表着鱼水不分、人寨不离的含义。木鱼两侧摆放纸花。
佛房上方的空间中纵向悬挂帕统、瓦统、普统、德勒西、宗阿等。在佛堂中,用布缝制的帕统与竹木制的普统、瓦统相对应,帕统代表女,帕统与普统代表男[9]。普统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挂帘装的垂幡,代表代代相传的意思;另一种,悬缀在纳布迪亚的下端,代表老天爷的耳坠。[10]另有“德勒西”为纸灯罩形,其作用相当于与老天爷的通话筒,在里面点上蜂蜡,就可以把意愿传达给老天爷。
佛堂(活业)内的整体布局(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佛堂上方悬挂空间的道具,分别为帕统、普统、瓦统、德勒西、纳布迪亚、宗阿等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3、四业
“四业”里供奉10个寨子的总寨神,神圣不可侵犯,除佛爷、卓巴以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四业”的屋顶有三层檐,自下而上分别代表地、天和日月,屋顶段有方尖顶,上面刻有太阳、月亮、寨花、外寨花等符号。
“四业”内部形制,底部是四方形台基,每一面都有阶梯,两侧有“阿涛”[11]守护。台基上面四个方向有木质“扩派”(年花)。“四业”主梁为中心柱,自下而上贯穿到尖顶,有三层木架支撑,每层木架都装置“宗阿”和“古迪”。柱子中部有方形小龛,里面盛放献给寨神品质最佳的蜂蜡。
“四业”下行位置为糯卡门,上面刻画洛卡为(寨花)、洛波为(外寨花)、习为(谷花)、卓为(人花)、穆尼哈巴(日月)等图形符号,门上有木雕宗阿和古迪。
(三)、自然祭祀空间:村寨周边祭祀地的剪纸
在龙竹棚老寨,剪纸主要使用在佛房、寨心和家堂“迭瓦拉”中,还有散布在神山中的各处祭祀地点。寨子北向处的三片山林,东面的“考水帕其科”山中有祭拜老“年神”的地方“帔亚伊米固”,西面的“老元科”山中有老人巴·李扎列墓地、山神以及取水泉眼等祭祀地点,在更远的地方还有阿布·阿代巴升天的地方——糯卡。这些地点构成着龙竹棚老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祭祀地点。
1、总山神与祖先埋葬处
龙竹棚的年俗中,三次取水很重要,包括年前择吉日到糯卡取“长命百岁水”(宗厄细厄),除夕日到老元科的泉眼处取“得吃得穿水”(波厄细厄),大年初一早上到村中水源处“抢新水”,前两处取得的水要贮存在活业(佛堂)里的鱼形木桶中,抢得的新水则用于过年的洗手礼仪中。
除夕日下午,到老元科山中祭祖神、取水,这条祭祀路线经过“山神—总山神—老人巴墓地—取水处”的祭拜路线。在除夕日下午,由莫巴带领寨里的男女代表着盛装敲锣打鼓上山,从佛堂后的山路向西北方向进发,此行有五站:第一处为休息处;第二处位于山腰处,为祭山神处,建小木棚,供桌上插习为(谷花)、扩派(年花)各一对,棚柱上拉线,挂一双卓为(人花);第三处为总山神处,在山顶处搭木亭,入口处立木门,木门后立有“帕萨介”,随后立“瓦统”,再后行就是总山神亭,里面供桌上插习为(谷花)、扩派(年花)各一对,上面拉线挂一双卓为(单体人花)及一排宗甚(拉手人花),供桌下两侧立大束卓为(人花)、习为(谷花)纸花。第四处紧靠总山神处后面,是祖先老人巴李扎列的墓地,为一块坑洼空地,上建木亭,木亭南面设供桌,使用纸花的类型、放置方式与总山神处相似。第五处为泉眼,取“得吃穿水”,沿着祖先葬处东面下行一段路程,从山体延伸处的泉眼是龙竹棚老寨的旧水源,是一处用石头搭成的方形水池,上面盖竹笆,靠着山体处设供桌,上插扩派(年花)、习为(谷花),泉眼四角立竹竿拉线,挂四个卓为(单体人花)。取得足够的“得吃得穿水”后,一行人沿着原路返回佛房。
2、水源与年神祭祀处
大年初一,各家起早在天亮前舂粑粑,家庭代表要赶早到村中水源处抢新水,水源处也有莫巴做“礼”,在泉眼四角挂卓为(人花),供桌上插习为(谷花)、扩派(年花)各一对,前方立一根粗竹竿,顶端插习为,稍下方插入垂直木架,各挂一串“阿嘎尼为”(水神花),由竹子做成,似垂柳状,是前日在神山上祭拜总山神时制作并带下山,初一立于寨子水源处,起保护的作用。
然后,各家男女妇孺盛装出行,前往佛堂后,东面的考水帕其科山的年神(龙竹棚人认为年神就是厄萨)祭祀处,山顶的一块平地,隆起三台土基上搭木亭设供桌,南面入口设木门,木门与神亭间后“帕萨介”,这里是年神驻足的地方,木亭下的供桌上插卓为、习为各一对,上面挂两对单体人花,供桌下立着习为、扩派两大束纸花。在这里,由佛爷给年神主持做“礼”(如果有特殊情况,卓巴可以代行),在此,众人要围着木亭跳芦笙舞、摆舞,祭拜一番后,请年神下山回到寨子,将两束纸花带回寨心,等送年时,还要送回这里。
3、撒谷子的祭祀礼
送了年神,标志年节结束,到了4月,春忙开始了,各家着手耕作,这时寨子要过洒卡节,做撒谷子“礼”,有家神与无家神的人家要做的“礼”有区别。
无家神的人家就简单些,只要在田里用石头搭成小棚,内供茶、米、蜡(4对),外插2对谷花、8对香即可。如果有家神“迭瓦拉”要稍显复杂,需要用木头拼成十字形小供台,上面放置蜂蜡4对,然后两侧分别立“咪巴为”(即树花)、“习为”各一束。“咪巴为”形制为一支竹竿上面钻孔插上开花树枝,竹竿上端劈杈编成小篓,里面装茶米。“咪巴为”与“习为”分别立于供台两端。插树花有何来历?佛爷李老大解释:过去种地要砍树烧荒,就会将树枝插在地里,希望谷子丰收。当属拉祜人刀耕火种时代的习俗遗存。
佛爷带领村众人演示撒谷子的祭祀礼,左侧十字形木架、谷花与树花的形式为有家神的 “礼”,右侧小石棚前插谷花的形式为无家神的样式
(乔晓光拍摄 拍摄时间2014年1月)
四、祭祀空间中的纹饰谱系
由村寨头人与巧匠共同制作的节日所需的剪纸与物件,是用于村寨祭祀空间的布置以及仪式性的道具,相关礼俗剪纸的种类不多,形制简洁,与欣赏性、实用性剪纸不同,这类寨剪纸主蕴含信仰的象征性。通过在调查中观察、记录以及对传人专访,可以基本了解祭祀空间中所使用的剪纸与仪式道具的类型以及基本的象征含义。这样一套纸花与道具构成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式道具系统,在祭祀仪式中,择取相应的组合类型,使用于不同的祭祀空间中,并代表特定的象征意义。
总体上,龙竹棚老寨的剪纸与仪式剪纸主要分为纸花、旌幡与纸扎类三大类,具体的拉祜语名称、汉译名与文化阐释如下:
纸花类
习为,谷花、谷穗花,顾名思义,象征谷穗的纸花,代表谷子丰收,得吃得穿;
扩派,年花,据说是年树叶的形状,代表拉祜族最重要的节日——年节;
卓为,人花、长命百岁花,代表人与灵魂,寓意长命百岁;
宗甚,人花,形态为拉手人花,代表很多人,也解释为女人拉手跳舞;
洛卡为,寨花,八瓣花形,代表龙竹棚本寨;
洛波为,外寨花,四角形状,代表外面的寨子;
穆尼哈巴,太阳月亮,圆形纸花,代表日月、男女等对偶属性;
旌幡类
帕统,一对布幡,上面分别缝制日月,具有阻挡邪祟的功能;
瓦统、木统,二者形制与功能相同,区别在于材质不同,分别为竹质、木质。瓦(木)统是由长签形竹(木)片连缀成的挂幡;
普统,用木芯连缀成挂帘状的垂幡;
浮图,三角形旗子,象征村寨的男人代表;
一波一图,圆形纸扎道具,象征村寨的女人代表;
纸扎类
宗阿,长命百岁鸟、燕子,鸟形纸扎,据说是小燕子;
帕萨介,厄萨帽,半圆罩形纸扎,象征厄萨的帽子;
德勒西,形制与帕萨介相像,象征与厄萨沟通的传话筒;
纳布迪亚,由帕萨介和普统组成,象征厄萨的耳环;左上为洛波为(外寨花,一对)、洛卡为(寨花,一对);左中为穆尼哈巴(日月花,两对),右上为“一波一图”的组件;右中为扩派(年花,两对)、浮图(旗子,一对),下图为宗申(拉手人花一排)与卓为(单体人花两对)(乔晓光拍摄)
在龙竹棚老寨的祭祀空间中,使用着这样一套有着实物形态的仪式器物与道具,其实,在佛房区域的神圣空间内整体的建筑与仪式器物的组合与装饰中蕴含着一套纹饰符号谱系,表现为视觉图像形式,装饰于建筑结构与仪式器物上,或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一方面,呈现为剪纸制成的纸花形态;另一方面,则在佛房、糯卡门、神鼓、牡卡密卡等木构上刻画为图形;有时,也被做成纸扎或木雕。这套纹饰符号系统各具象征意义,使用在祭祀空间的陈设与装饰中,一部分图形符号具有剪纸形态,先剪成平面剪纸,然后制成单支的纸花,或者做成立体的纸花束,也可以直接在木结构上刻画线图。不论怎样改变形制或组合形式,表达的寓意是相通的。这套纹饰符号图形有两个鲜明的形式特征:“几何概括”与“对称平衡”。
这些纹饰图形简练概括,只用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出象征物的基本特点。例如,习为,用简单的直线分枝或者锯齿形来表现谷穗;卓为,大致描摹出人的躯体轮廓,用两个圆孔分别代表人的眼睛和肚脐,并无写实的细节刻画;扩派,是“叶子”的形状;洛卡为是四角星形状,或简化为菱形……。这些符号可以简化为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对事物或观念的高度抽象概括,而具体的图形装饰或简或繁,有时还会将几种个体图案组合成复合图形。
“对称平衡”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所有符号元素均为对称图形,在剪制纸花时将纸对折,快捷地剪出需要的图案;另一方面,体现在使用观念的对偶性上,即寨子人所说的“一对一对”,因此剪纸要做双数,都要“成对”使用,这是拉祜人崇尚“一对”观念的直接反映。
余论:“一对一对”的思维观念
“李扎列定居在龙竹棚这里,先做寨心,又相继建了活业、四业。四业内部结构竖有贯通上下的中心柱,在建造四业时需要砍树,老人巴在山上砍树时砍到了脚趾,于是流血而死”。讲述者是佛爷李老大,这个故事是否为事实,无从确认,也无须考证,只是我们会惊异于龙竹棚人“不为祖先讳”的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建寨传礼的英雄式的祖先为什么会砍到脚趾流血而死?其实,这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因为他娶了两个妻子,拉祜人的法则是男女一对,无法容忍打破这个平衡,所以,李扎列遭到了老天爷的惩罚,这其实就龙竹棚人常说的“一对一对”的观念,他们崇尚双数,极为忌讳单数,在文化空间中一切事项的陈设都要遵循“一对一对”原则,他们常说“穆尼哈巴是一对,扎迪娜迪是一对”,神是“一对一对”的,有男有女,人必须要成双成对,夫妻双全是成为头人的基本前提,是家庭美满的重要标志。祭祀中的道具与祭品必须是双数,这样才能愉悦神灵。
在拉祜西村寨中,传统老寨都有寨心,这里要树立象征寨子的寨桩“扩介”,“扩介”由两根木桩组成,分别为代表女人的“扩妈”与代表男人的“扩爸”,前者以尖头为标志,据说是女人的尖发髻的拟形,后者以平头为标志,这是因为男人的包头巾是平顶,“扩妈”上面还凿开方形木洞,代表母体。由此,尖头与平头就是男与女的基本的象征特点,贯穿在各种纹饰图形的细节中,而木雕形态的寨桩“扩介”,尤为广泛,在佛房区域中的“牡卡密卡”的四角、木门两侧以及各处自然祭祀处的木门、木亭的木柱两边都要树立微型的“扩介”,在神山祭祀时,女人们会用葫芦背水上山用以清洗各处“扩介”,会带来好运。拉祜西村寨的丧俗,人去世后十三天要在通往墓地的路边搭小房子用以仿照现世生活,为亡人最后送行,这个小木棚前也会插有微型的“扩介”,“扩介”是与村寨息息相关的核心标志。同样具有这种形式特点的道具还有瓦统的组件和阿涛,“阿涛”是立于门侧的器具,为尖头、平头两种形式分别为女(母)刀、男(公)刀,具有阻挡邪祟的功能。而瓦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即是尖头、平头两种竹片形制,这种竹片既是瓦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同时也是普统的底缀,也会用木头制作,在“扎迪、娜迪戈卓”以及木门等各处使用。
在活业中整体的陈设分布中会总体划分象征女(得吃得穿)男(长命百岁)两重相对应的场域,如扎迪娜迪戈卓、神鼓、鱼桶都是两两对应,而每一件道具本身也蕴含男女两重属性,构成着由细节到整体的层层重叠的二元属性系统。“扎迪戈卓”为十字垂直交叉的木架,代表男人外出到四方打拼,“娜迪戈卓”为三角木架,中交凿有木洞代表女体,而两架“戈卓”上面还会同时插有平、尖(代表男女的符号,与普统的竹片形状相似)两种形制的木片。其他类型的道具也会在细节处展现出“一对对”的特点。这种“二元对偶”观念贯穿于拉祜人思维的始末,体现于祭祀文化空间的表里以及仪式器物的局部到整体之中。
在龙竹棚老寨,人们在信仰祭祀仪式中的颂词围绕着“长命百岁”与“得吃得穿”两方面展开,可谓是人生在世,对“生”与“活”两方面最朴素也是最基本的诉求,这种观念几乎贯穿于祭祀活动的方方面面。总之,在拉祜西祭祀空间、仪式道具以及信仰观念中都反映出强烈的对偶生命思维,对图像纹饰符号的使用和认同上包含着古老的生命繁衍意识。
文章原载《美术研究》,2015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云南省编辑组:《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2、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编:《拉祜族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3、中山大学历史系编:《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论文集》、《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论调查资料》,1979年。
[1]此论文为乔晓光教授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批准号为09AF006)之拉祜族子项目的成果综述。项目田野调查者:乔晓光、董永俊、张雨心、苏欢,调查地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段村龙竹棚老寨与南段老寨,调查时间:2013年春节。
[2]拉祜西,译为黄拉祜,拉祜语“西”音为黄色的意思。
[3]统计数据来自龙竹棚老寨大队委员会户籍资料,时间截止到2014年2月。
[4]参考《拉祜族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5]参见《拉祜族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62页。
[6]根据50年代的口述调查资料的记录,见《澜沧县糯福区拉祜西(黄拉祜)社会经济调查》一文,《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7]讲述者李家保,男,1981年生人,现为大队会计,他是自觉学习并传承村寨礼俗的有心人,曾经在佛堂当过三年小和尚随前任佛爷白李竹学礼,并且用心请教村寨长者,记录下很多村寨口传历史与传说,他也是新生代中的头人候选者。
[8]参见《澜沧县糯福区拉祜西(黄拉祜)社会经济调查》一文,见《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页。
[9]会计李家保的解释。
[10] 佛爷李老大解释,以前太穷没有耳环戴,现在生活富裕了,有了耳环,也要给老天爷戴耳环,现在就加到了佛房中。
[11]“阿涛”是用木头制成的守护刀,有公刀和母刀,在宅门、达门、佛房两侧祭祀处等地方都有,用来挡住污秽的东西。
延伸阅读:
白马匠师 ——再访文县“池哥昼”面具木雕传承人班杰军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