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彰显网络文艺评论特色 打造精品网络文艺评论(夏义生)

2021-12-06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夏义生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艺评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文艺评论与文学、戏剧、电影等12个文艺门类并列并提,这进一步确立了文艺评论在党和国家文艺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邓霞林《浏阳河》

  今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点击查看),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被摆在突出位置。《意见》指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既要巩固传统文艺评论阵地,也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准确地认识文艺评论的特殊重要性,把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摆到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抓紧抓好。基于此,湖南省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文艺评论重点平台。湖南省文联系统的文艺评论阵地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传统文艺评论阵地中有杂志《文艺论坛》。《文艺论坛》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研究为主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刊物,开设了“习近平文艺论述研究”等重点栏目,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成果,团结了一批优秀的文艺批评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中,设有湖南文艺网、湖南文联公众号两个新媒体平台,同时,湖南省文联与新湖南客户端、湖南红网时刻新闻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开办了“艺苑频道”和“文艺频道”,推介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家和作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不久前,湖南省文联还开通了湖南文联微信视频号、湖南文联抖音号。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湖南省文联的文艺评论阵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当前,网络文艺发展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网络文艺评论不能失语、不能缺席。做好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工作,是文联组织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做好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文艺评论是按照一定的文艺观对文艺的研究和评价活动,只有坚持科学的文艺观,才能确保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无论在传统文艺评论阵地还是新兴文艺评论阵地,坚持正确的方向都是必须恪守的根本原则。要始终坚守文艺评论的价值遵循,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艺评论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既要弘扬正能量,又要充满艺术性。要全面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加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要科学把握批评标准,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来评判和鉴赏作品。

  要深入研究网络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科技革新与文艺变革总是相伴而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广泛发展,推动网络文艺呈现井喷式发展景象,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热门网络文艺形式精彩纷呈。但网络文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市场与资本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消费主义”,侵蚀着网络文艺的价值追求,形成了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等不良现象;某些互联网技术对人文价值的消解,削弱了网络文艺的思想品格;大众化、通俗化也伴随着部分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降低了网络文艺的审美品质。此时,网络文艺评论也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契机和挑战。一方面,网络文艺评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数量的参与主体,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其审美风格日趋多元,同时网络文艺评论中鱼龙混杂,非理性、碎片化、娱乐化、“标题党”、语言垃圾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印象洞庭》 益阳摄协选送

  要高度重视网络文艺评论的有效抵达。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超速发展,是由对网络文艺的消费需求推动的。在这种创作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若缺乏积极有效的网络文艺评论引导,可能会导致网络文艺发展失序、失衡,甚至迷失方向。当前,网络文艺评论数量不足,覆盖面不够全,效果也常常欠佳。诚然,评论者需要阅读和观看海量作品,这客观上给网络文艺评论带来了一些困难,但网络文艺评论中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即从传统文艺评论向网络文艺评论的转换不到位,对网络文艺评论重视不够,对网络文艺评论应有的特点把握不到位等。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对网络文艺形态的隔膜。有的评论用传统的文艺观念来判断网络文艺作品,难免隔靴搔痒,难以见效。某种意义上,一些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的显著差异在于网络文艺的数据性。网络时代的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主导,深刻地影响了网络文艺题材选择、叙事技巧、语言修辞等创作转向,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根据个体审美趣味推送作品而生成的个性化网络文艺消费,进而深刻地影响到网络文艺生产体制、机制的调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化的生成、数据化的分发和数据化的消费是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的重要区隔。理解了网络文艺的数据性特征,一些网络文艺评论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对网络文艺话题介入不够及时。网络文艺话题更新的时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过去,一个文艺话题可以占据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网络时代,话题“热”得很快,几个小时就上了微博热搜;“冷”得也快,有时一两天就沉底、无人问津了。虽然这类话题往往占据时间短,但波及面广、影响大,网络文艺评论若不能及时介入,就会丧失评论的时效性。三是对网络文艺语体特性认知不准。“网言网语”“网感”,是网络文艺的语体特性,很多时候和很多语境下,用传统文艺评论的语气和叙述方式来写网络文艺评论,往往可能形成交流阻隔,好比用东北话唱花鼓戏,味道不对。同时,网络文艺评论还要考虑传播平台的特点,如互联网移动端的出现,已使“刷屏”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艺评论如果是洋洋洒洒万言的长篇大论,这个“屏”就“刷”不下去了;若是高头讲章、枯燥无味的形式逻辑分析,恐怕也难“刷”下去。这无疑对网络文艺评论的文风也有了相应的要求,它正是由网络文艺的生产、消费的特性决定的。

  总之,加强网络文艺评论,一定要把握评论和批评的基本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介作品,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文艺评论的特色,发扬网络文艺评论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正能量方面的作用,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对网络文艺作品的正向引导,让更多网络文艺评论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评论”。

  (本文原刊于《中国艺术报》2021年12月6日第3版。文中图片来源于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夏义生,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报告文学《扶贫志》:一幅绚丽的扶贫伟业画卷(夏义生)

  《大地颂歌》:精准扶贫的舞台演绎 时代伟业的艺术报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