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网络文学中的日常感知与虚拟体验(许苗苗)

2021-12-02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许苗苗 收藏

网络文学中的日常感知与虚拟体验

——评黎杨全《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

  在人们的期待视野中,由于载体的巨大转折(从印刷到网络),网络文学必然是一种“新”文学。因此,中国“网络文学”概念一经出现,就立即引起文学圈与学界的关注。网络文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关注并发掘其差异化新质方面。

《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 黎杨全/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网络文学的概念是标志性的,它承担着开辟新的文学想象的可能。与之相应,“传统文学”的提法很快出现——文化的转型与对照、文学的更新换代与新传统的开启,成为网络文学兴起之初的浓郁舆论氛围。然而,在相关研究中,人们常常忽视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习惯性地借用并延续西方媒介理论、文艺理论手段,主要从超文本、多媒体或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层面来理解中国网络文学。因此,一定程度上将其与西方电子文学混同。黎杨全教授的新著《中国网络文学与虚拟生存体验》(以下简称《体验》)试图从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出发,挖掘其新质。该书认为,从文本层面来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质在于其中蕴含的虚拟生存体验。这一观点不同于人们专注于考察网络文学在作家身份、读者地位、传播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明显变化,而试图挖掘文本潜在的虚拟生存体验,表现出网络社会对网络文学的深层影响。

  作者认为,在从印刷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而引起文学写作呈现的三种不同面向与侧重的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处于一个“中间性”位置,即介于网上传播的印刷文学与超文本、多媒体文学之间的网络原创作品这一“中间路径”。因此,不能用分置于“两端”的印刷文学或西方超文本、多媒体文学的标准来理解中国网络文学的新质,因为这样无法看见其新质。应从中国网络文学的“中间路径”构成的独特写作领域与侧重点去理解,这一独特的写作领域就是“网络新生活”。但这种网络生存体验并非写手有意表达的内容,而是受网络社会浸染,在自觉或不自觉间流露的。从工具论意义上理解数字媒介过于狭窄,数字媒介可以被看作本体意义上的生存。借用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说法,媒介强烈影响媒介参与者的精神结构乃至整个时代的文化,对可生存、可出入其中的数字媒介来说,情况更是如此。虚拟生存是数字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是指人类在数码化现实中的生存,这种数码化现实既包括数字技术建构的虚拟现实,也包括它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虚拟化。因此,网络社会跟网络文学发生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虚拟生存体验的生成与投射。这种虚拟生存生成的虚拟生存体验对网络文学的作用是多重的,既给网络文学带来了深层内容,也带来了文学想象与写法上的潜在启发。

  围绕“架空”“随身”“重生”“穿越”“升级”五个方面,《体验》通过世界、主体与生活三大版块,挖掘虚拟生存体验,窥测网络社会的症候。网络文学“架空”隐喻着数字世界的随意建构与跨越,这一现象呈现出现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向后现代的信息论世界观深刻转变;“随身”空间指向数字时代主体内部构成的变化,主体成为人机(网)结合的赛博格;“重生”表明主体不仅在内部四分五裂,而且在外部具有了多个化身;“穿越”则将视野由单一主体延伸到主体之间,探讨了数字时代的主体间性。最终,围绕网络文学中常见的“升级”话题,作者认为人们生活中的上进和“升级”,是当下及未来数字时代日常生活的内核。可见,此书按照主体内部—主体的多个自我—主体间性(多个主体)的顺序展开,综合达成数字时代主体变迁的脉络。通过以上结合网文常见模式和案例的阐述,《体验》一书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虚拟生存体验对网络文学深层内容与艺术想象的重要生成作用。

  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研究引起诸多关注,但此书的独特性在于:并非简单从故事升级打怪的表层描写与形式想象入手,而是分析文本深层的、通过游戏中介生成的虚拟生存体验。换句话说,网络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与网络社会之间的中介,而虚拟生存体验正是从网络文学游戏化的缝隙中呈现出来的。当然,此书的关注点也并没有停留在网络文学呈现的游戏内容上,而是游戏形式折射的世界想象、虚拟时空关系、主体的多重性与非中心化、网络社群与虚拟人际交往等等“结构”。这些剥离掉内容之后的“骨架”或形式,构成了虚拟生存体验的内容。可见,《体验》一书借鉴本雅明的“视觉无意识”与布迪厄的习性理论,认为可操作可互动的数字媒介形成了人们的“网络存在无意识”,通过症候式批评,可深入挖掘网络文学的虚拟生存体验。

  《体验》摆脱常见的“数字媒介—网络文学”的研究路数,将重点放在“数字媒介—日常生活—网络文学”的三元关系,关注网络文学现象反映的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它生成的社会症候、情感结构与网络习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带来的新的文学想象与写作的可能。此书不仅试图开拓网络文学研究的新路径,还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网络社会来临后文学、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深层变迁。

 

  (作者:许苗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代入感运用为网络文艺增添蓬勃生机(许苗苗)

  网络文学如何进一步介入生活(许苗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