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阶段。绿色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成为我们发展的普遍形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纪录片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这对于身处在新时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中央电视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栏目组与国家林草局合作拍摄,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17:15分时段播出的20集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国家自然保护地》第五季,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纪录片应该在公共领域中担负自身职责,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事实。
这样的担当也与流淌在纪录片历史中的血脉相符合。在纪录片这一范畴诞生之初,就有许多理论家与创作者认为,纪录片不是一般的电影,只满足于娱乐观众,而应该在教育领域发挥出作用。譬如英国的纪录片先驱格里尔逊,就曾经特别强调纪录片的社会作用。他认为,纪录片应该是“讲坛”,用于教育与宣传。即使有许多人质疑他因此放弃了纪录片自身的艺术立场,但是他认为,这种区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电影的“根本立场”。而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家霍夫曼也以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为材料,提出了一套有效传播的“劝服”理论:有效的传播,其作用必定是劝服对象去朝特定的目标行动。我国党和政府也尤其重视纪录片的社会教育作用,早在1953年,我国成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毛泽东同志还亲自题写了厂名。新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人从一开始就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摆在创作的第一位,以社会责任和人民福祉作为创作的出发点。放眼中外,我们几乎可以说,纪录片的“初心”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福祉。进入到新时代,作为文化战线上重要一份子的电影电视人,更加不应该忘记创作的“初心”。
秉持这样的“初心”,我们再仔细考察电视节目的具体内容。如标题“远方的家”所示,节目集中展现了那些在物理上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事实上却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很近的地方。譬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这三江发源之地,我们日常的水源大多来源于此。再譬如吉林长白山,那里孕育着繁茂的森林,其蕴藏的丰富的地下水哺育了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东北粮仓丰厚的黑土地,我们碗中的一米一粟可能就有赖于长白山的滋养。这些地点的选取,恰恰与主题“远方的家”相呼应。这些“远方”的家与我们的物理距离十分遥远,我们对那里所发生的一切十分陌生。而这档电视节目在内容层面上所要做的功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远”的东西“拉近”,让我们真正回到那个“远方”的“家”中去。那里并不仅仅只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为了让观众能够切实地对这远方的“家”产生体会,节目组在展现思路上特别聚焦在该地的自然风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上。譬如在《三江源》一集中,三江源地区建起了太阳能发电的设备,这让生活在该地区的孩子们能够在电灯的光照下安心学习。在自然风貌上,节目组专门请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向观众深入浅出地讲解关于纪录片主题的专业知识,让观众对绿色发展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理性的了解,同时摄制组深入自然保护地,长途跋涉,深入拍摄了大量表现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珍贵影像。节目给观众带来多维度触动,让观众体会到这遥远的“家”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我们在城市中生活的“家”,让观众强化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付诸日常生活,为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