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单位领导共同为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揭牌
1月14日,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成立。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徐粤春,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春玲,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副主席李翠玲,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共同为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揭牌。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负责人出席联盟成立仪式。会议由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主持。仪式上,22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北京市文联签约。
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发起,吸纳了来自北京地区的22家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作为联盟指导单位,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为联盟的支持单位。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徐粤春讲话
徐粤春在成立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成立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是北京文艺评论界的一次创新之举,是沟通文艺评论学界与业界,融通文艺理论、评论与创作实践,畅通文艺评论供给渠道与传播渠道的有力探索,对于打造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改进新时代的文艺评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徐粤春对联盟今后的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文艺评论的导向引领作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审美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文艺评论之中,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帮助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引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文艺评论的理论引领作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中华文论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世界各民族文艺思想的精华,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艺术视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用文艺评论讲好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三是充分发挥专业文艺评论的创作引领作用。第一时间介入文艺现场,密切跟踪文艺热点、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密切关注优秀文艺作品、网络文艺作品、新人新作,对文艺创作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与反馈,对重要文艺实践作出重点文艺评论。要顺应互联网时代传播特点,综合运用各类媒介手段,输出更加鲜活生动、独立客观,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观点,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影响力和亲和力。
四是充分发挥专业文艺评论的行风引领作用。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严肃认真地考虑文艺评论作品的社会效果,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守艺术初心,不为名利所累,不做资本的奴隶,不盲目追求流量,站稳立场,大胆批判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艺现象,为人民群众奉献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致辞
成立仪式上,陈宁介绍了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的成立背景及筹备过程。她指出,高校凭借雄厚的人才队伍、前沿的学术探索,完善的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阵地,为推动首都文艺评论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北京市文联形成了成立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的设想,自去年6月以来,结合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加强首都文艺评论工作的研究与思考”,通过资源梳理、专家访谈,形成了联盟实施方案及行动计划,并完成联盟的组建工作。
陈宁指出,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的成立将促进文艺评论理论体系及学科体系建设,有助于打破现有的学术研究体制,推动高校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营造优势互补、资源集成、合作共赢、持续高效、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生态。联盟的成立将健全北京文艺评论工作机制,壮大文艺评论队伍力量,增强北京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成员单位签约
22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出席会议
北京大学中文系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央戏剧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舞蹈学院 | 中国戏曲学院 |
部分高校掠影
今后,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将组织基础理论课题研究、开展文艺评论人才系统培训、建立文艺评论观摩研讨机制、强化文艺评论行业引领、建立文艺评论发声阵地、建设签约评论家队伍,推动不同高校、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文艺评论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合力打造北京文艺评论界的行业引领平台、学术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平台。
全体合影
签发:徐粤春
审核:王庭戡
编辑:王筱淇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