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中国评协六载(2014—2020)>正文

上海:新时代文艺评论中的“一片海”

2020-08-06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邓婉莹 收藏

  “中国评协六周年·团体会员展风采”网络专题(第13篇)

这里已是一片海,这里会是一片天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工作小记

李清《上海》(来源:酷狗音乐)

  时代社会发展的浪潮奔流不息,中华民族复兴的旗帜昂扬高蹈,文艺创作要发时代之声、铸民族之魂,文艺评论要导航向之正、引潮流之先。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引领下,在全国各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关注中,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6年2月25日成立,现有注册会员184名,理事18名。上海评协成立四年多来,乘群团改革之风、破时代发展之浪、兴文艺评论之潮,开辟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一片海”。

  一、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四年来,上海评协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导向引领作用,紧密围绕大局,团结凝聚会员,踏准党和国家重大事件节点,广泛开展各项文艺评论工作。

  2017年,配合中国评协,承办了“中国评协第五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组织本地会员参与培训活动。2020年,上海评协根据中国文联部署,组织多位专家从不同门类、不同层面撰写阐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文章。上海评协还积极开展会员政治思想学习。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评协以“新、短、尖”的思维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沙龙对谈和微评征稿活动,分别以“改革开放,团结创造,文艺工作者永远在路上”和“文·忆——新中国70年令人难忘的一部文艺作品”为主题,组织大批会员互相交流并撰写微评。这些微评经网上发表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其中部分还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

  201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用好用足三大文化资源,擦亮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上海评协组织专家广泛梳理、深度聚焦上海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资源,以沙龙、笔谈的形式助推了上海文化品牌,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出谋划策,在《文学报》以《上海文艺评论:擦亮名品牌,蓄力再出发》为题发表。

  2020年4月,为回顾、总结全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成果,倡导、激励上海市民战胜病毒迎接美好未来的信心,协会参与了市文联、市卫健委、市文旅局、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并在主题展闭幕时举办了“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创作研讨会,邀请著名文艺评论家与抗“疫”主题文艺创作者一起阐发创作感想、探讨艺术真谛、彰显人文关怀、追求社会价值。

沪上文艺评论名家与抗“疫”主题创作者分四组探讨:文艺创作如何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二、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文艺评论家素来被视为创作和公众之间的“摆渡人”,这是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随着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审美趣味的快速变化,新型载体的出现并流行,大批新文艺类型、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呈现纷涌活跃的态势,尤其是网络直播、弹幕已有大量运用。我们发现“创评一体”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审美活动的一大趋势,充分表明社会大众对创作和评论的双重诉求正在激增。当此形势,上海评协不仅要当好“摆渡人”,更要眼光下移、工作下沉、平台下行,正面拥抱社会诉求,完整融入群众期待,在观念、角色、措施、资源等各方面向会员倾斜、向社会覆盖,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协会和会员当好人民群众的“同渡人”,这是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新使命、新任务。

  2019年,上海评协与上海浦东新区文旅局、市作协联合举办了“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应征稿件中有60%出自非文艺界、非学术界的“圈外”作者之手,打破了文艺评论是“曲高和寡”的“高端”文体和“冷门”领域的传统思维,反映出社会公众参与文艺评论的极大热情。从评选结果看,“圈内”“圈外”作品各占获奖总数的50%,表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已从单向欣赏向双向交流进步,从主动获取评论向主动创造评论发展;表明优秀文艺评论与优秀文艺创作同样能滋润人心,用明德引领风尚不仅是文艺工作者和评论工作者的事,更是人人可为、人人应为、人人乐为的事。如果说文艺创作不能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一己的小小悲欢”,那么文艺评论则不能是“一个人的青灯黄卷”“一己的沉沉情理”,而是需要立足现实、直面生活、扎根人民、拥抱社会。

  四年来,上海评协始终心系人民、服务社会,围绕上海重大文艺创作、现象、思潮和文化品牌开展评论,如为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及每年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所组织的专题述评、作品点评,以客观、科学、新颖、善意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上海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和创新力。

2020年7月6日,“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上海傅雷纪念馆举行

  上海评协广泛开展文学艺术理论、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如“从江南到海派——近代文化史视野中的吴昌硕学术研讨会”“千山独行——从丁雄泉先生山水画看江南、海派与世界观摩研讨活动”等,旨在溯古探今,力求继往开来。针对上海乃至全国重点文艺创作、文化现象开展讨论,包括对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流浪地球》《攀登者》《村戏》、京剧《浴火黎明》、沪剧《敦煌女儿》等作品展开研讨和成果发表。

“从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近代文化史视野中的吴昌硕”学术研讨会

  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跨界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的新趋势,文艺创作是如此,文艺评论也是如此。上海评协始终重视与其他兄弟协会、文化机构、文艺场馆的合作,争取通过多联互动实现跨界融合;通过思维碰撞实现文化创新,彰显当代文艺评论跨专业、跨学科、跨文化的与时俱进。上海评协举办的跨界融合活动包括“茅盾——从小说到电影”研讨会、“心系电影 德艺双馨——吴贻弓导演艺术与文化精神纪念座谈会”、蒋星煜学术纪念研讨会、“越剧新生代的‘角色’”创作与教学研讨会、“再登巴别塔——文学翻译的现状与未来”专题研讨会、“新中国评弹的开拓与回顾——《吴宗锡评弹文集》出版座谈会”、“老树新花——顾振乐书画篆刻艺术研讨会”、深入·融通·情怀——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研讨会、秦腔传承发展专家座谈会、“他视角下的金山农民画”文化研讨会等,极大地丰富了上海文艺评论的交流和融通。

  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出创作、展示和理论研究“三位一体”的合作格局,上海评协在上海市文联的部署及“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的指导下,与苏、浙、皖三省评协于2019年4月联合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文艺评论发展联盟”。联盟成立后举办了“艺•江南文化论坛”、沪浙两地舞台艺术评论界交流沙龙及笔会、“艺/评面对面•海上书画与苏州”文化沙龙、“文艺·网络·现实性与未来性论坛”等,积极探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文艺评论的跨界融合推向更宽广、更深入的层面,共同扩大长三角地区文艺评论的战略纵深和业务覆盖。长三角文艺评论联盟运作一年来,协会精心梳理“联盟”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对“联盟”将来的可为、能为、敢为作了大胆的建议。

2019年4月27日,“长三角文艺评论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暨艺·江南文艺论坛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

上海评协活动品牌之一“艺/评·面对面”文化沙龙在苏州举行。围绕“海上书画与苏州”的主题,各文艺门类的评论家与沪、苏两地画家直接对话

  四、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在时代的大潮流中,要使文艺评论的巨舰乘风破浪、昂扬前行,就必须不断地了解形势、更新观念、主动作为。近年来,文艺评论工作不断出现新现象,跨界评论与学术批评同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共发声,文艺评论界的多样性和芜杂性对协会的舆情收集、调查研究和智库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和严挑战。四年多来,上海评协主动了解文艺新形态、梳理评论新动向,在沪、苏、浙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为推动群团改革、凝聚各方力量、繁荣文艺创作和评论提供了决策依据。2020年,协会受中国文联委托,开展了对上海“两新”组织和群体的调研工作,加上对“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的介入和对“评论联盟”工作的思考,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观念和行动相匹配的良好基础。

  百川聚海,万众归心。协会的发展需要会员的壮大,上海评协成立以来,一面坚持标准、一面广纳人才、一面吸引周边资源,大力推动会员自治,成立了文学评论、舞台艺术评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和影视艺术评论共4个专业委员会,有分有合地开展工作。协会注重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与中国文艺评论(上海)基地共同举办戏剧评论研修班、影视评论研修班,扩大了评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为向更多的会员提供服务,上海评协努力向外开放,最大程度地发挥平台优势。从2017年开始策划推出的“艺/评·面对面”文化沙龙,旨在汇聚各领域评论力量与作家艺术家直接交流,迄今已举办活动12次,受众400余人次,其中收效较大、影响较广的有“今天我们谈山水画,我们在谈什么”“工笔画的生命体验与人文内涵”“海派的滑稽、文化与品牌”“中国艺术的当代表达与传播研讨会”等,有效聚焦中青年艺术家,探讨新时代新话题,激发了多维度深思考,助推了文化大发展。

  为向更多的群众提供服务,上海评协的业务和手臂努力向外延伸。2017年开始策划推出“上海文艺评论家系列讲坛”,从专业出发,从生活切入,对公众开放,向社会转播,努力推进从“家”“者”到“界”的全覆盖。讲座三年多来举办了13次,先后邀请汪涌豪、谭帆、陆扬、吴亮、葛颖、李定广、徐锦江、沈嘉禄、秦来来、胡展奋、茆帆、王琪森、曹旭等评论家讲述中外文化现象,通过上海文联媒体中心进行听众招募和宣传,受众近3000人次。另外,协会还与上海影评学会联合,连续几年开展了“世界优秀电影观摩和研讨活动”,会员参与踊跃,社会反响良好。

上海文艺评论家系列讲坛之“本帮菜里的江南与海派”

  这里已经是文艺评论的一片海,这里会是文艺评论的一片天。2020年,正逢中国评协成立6周年、上海文联成立70周年。上海评协将继续学习、不断前进,更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更坚定地肩负紧密地团结、勇敢地创造的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从高原迈向高峰、从大海冲向蓝天,为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为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作者:邓婉莹,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干部)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上海:新时代文艺评论中的“一片海”(“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评协六周年·团体会员展风采”网络专题征稿

    中国评协六周年,“时光机”约稿中

    云南评协:云自南来,七彩六载

    重庆市评协:在创新中开新境

    广东评协擦亮“粤派批评”品牌

    毛时安:上海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在场者

    沪苏浙皖结成“评论者联盟”,旨在合力攀登文艺高峰

    文艺评论如何在网海中乘风破浪 《上海采风》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