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如下是艺评战疫专题征稿选载之第15篇:
共同唤醒:一种新的文艺功能在崛起
——观“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
新媒体与文艺结合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最常见的回答,一定是传媒艺术,或者新媒体艺术。这样的回答当然对,但却是一种行业内的狭隘认识。在新冠肺炎流行后,“宅”在短期内成为了常态。而此时,不少人发现可以在抖音、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上看到“#文艺志愿者@小志在线”等标识的文艺授课和展示。其中,不少名家开设的课堂获得数万的点赞,几百条网友互动评论,还有网友学员的作业集锦展示。音乐、舞蹈、书法、戏曲……多种艺术门类在新媒体平台上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紧张“抗疫”生活中的一股“雅流”。这种“雅流”彰显出社会化组织下文艺的另一副面容,即文艺志愿服务。
文艺志愿服务是中国文艺家长期坚持开展的社会活动,但在这次疫情中,它与互联网的结合却呈现出不一样的体验:它不再是单纯的文艺欣赏或体验,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社会聚合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新的文艺功能在崛起——它让文艺家与普通网民在网上近乎“面对面”地相聚,彼此认同,并在某项艺术类型的具体学习语境中增进情感交流,进而形成“文艺共同体”。当然,这种效果的显著出现尚需孕育,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与参与也需要时间。
“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具有两种效果
网络文艺并非新鲜事物,文艺家们通过互联网将精湛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广大网友,供大家学习、欣赏,本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语境中,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确实可以显现出以往不具有的传播效果。
一是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可以安抚人心。疫情是风险社会的集中体现,疫情中的社会处于普遍动员的状态,人们往往神经紧张,有的亢奋,有的沮丧,有的愤慨,有的担忧。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精神抚慰,而文艺恰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引导其合理宣泄情绪,实现心态平和。一般线下的文艺志愿服务只能服务有限的人群,而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是近乎无差别地对所有人进行心灵抚慰,使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而且志愿服务意识与文艺情感疏导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性,有助于促进社会整体形成一种同心同德、互助互信的关系。
二是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国民素养。这里说的“国民素养”,当然包含“文艺素养”,但又不止局限于此,因为志愿服务本身还有精神塑造意义。姑且不说部分网友平常不具有参与如此密集的文艺名家课堂的时间和机会,就说那些老师亲身出镜、无偿授课的行为,便足以在社会上树立道德榜样。文艺家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是“德艺”的重要表征,是朝向“德艺双修”的进阶。网友们在彼此的互动中,还可以感受到一种风清气正的网络文艺氛围,从而将其延伸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具有唤醒功能
文艺是要诉诸情感的。疫情期间,这种“诉诸”不是简单的“打动”你,更需要唤起心底最深远的回音,让你产生新的情感归属,即使处在危机中,也能身心安泰。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揭示的,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常态化的“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着适应风险,坚定信心,从容生活。此时,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的功能就有可能变得更为重要且显豁,它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助推社会进步,更能促使坚定互相关切、团结共存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把风险社会里这种新的文艺功能叫做“共同唤醒”。它集中体现在网络文艺志愿服务中,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体现出民众日常文艺活动所不具备的意义:
在微观层面,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有助于唤醒自我情感。如果不跳广场舞或唱K,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距离切己的文艺真的很远,这里指的是那种自己参与的文艺创作,而非听歌、追剧那种纯粹的观赏。而当你在抖音上跟着古丽米娜扭动脖子学跳民族舞的时候,当你跟着黄豆豆迈开剪刀步的时候,当你与韩再芬一块儿引吭高歌的时候,你其实正在重新感知自己的身体,自然,你也在通过身体而感知自我,让自己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文艺志愿服务的这种功能在抗疫期间特别突出,它把人从对各种资讯包围的“沉沦”中拯救出来,客观上也能降低网络负面情绪的生成与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