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部喜剧片《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同时竞艳,其实都已经过市场的检验,因为这是保险获利题材,是凭借前文本优势开拓了市场的导演再度拍摄之作。
类型剧往往是最保险的模式,但是跟风也由此盛行。一旦某种类型剧获得成功,很多剧组也会寻找相似的项目上马,而不考虑剧组能否胜任或是观众是否真的需要。第一季成功,续集会匆匆跟上;一部剧成功,相似的剧会蜂拥而上,很多剧的匆忙上马仅仅与某部相关剧的火爆相关,是类型文本效应的产物。
喜剧是票房的保证,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以14亿元票房成为当年国庆档期的票房黑马,而凭借《煎饼侠》,大鹏一跃成为“10亿导演”。《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这两部影片都是这样的类型片。
《缝纫机乐队》影片延续了《煎饼侠》的路线,讲述一个由素人组成的草根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的追梦故事。该片以音乐为主打,这正是近几年风行的音乐选秀节目的电影版。主题仍是情怀、青春、香港老明星、励志、草根神话。对白台词段子化,笑点生硬,老梗翻炒。闹的成分远大于剧,如浮夸的表情、大嗓门、感情的火焰式喷发等等。
《羞羞的铁拳》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讲述一个搏击选手和一个体育女记者因为一场意外的电击灵魂互换的搞笑爱情故事。即便是如此简单的故事还并非原创,这种俗套的烂梗与套路移植自极为火爆的日本电影《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讲述一个叫三叶的女孩做了一个变成男孩子的梦,另有一个在东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变成了女高中生,两人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国产影视剧原创力匮乏,创作者丢弃了基本的叙述逻辑,粗放型发展模式很少有潜心创作,如此恶性循环。二度创作成为首选,很多电视剧直接从国外移植,而不去考虑是否符合中国的水土。
喜剧已成为当下观众最青睐的类型,春晚往往盯住语言类节目,喜剧电视娱乐节目轮番播映,就连音乐节目也要融进喜剧为之加料。这种喜剧的风行却并不说明国产喜剧的高度发达。目前国产喜剧普遍呈现出笑点生硬、牵强等局面,节目已经尴尬到只有表演者本人的笑场以及嘉宾的捧场,观众很难再被逗笑。
开心麻花团队在地域性或者小范围的自制搞笑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今席卷全国,低级别的喜剧雄霸荧屏很难说是正常的社会文化现象。
总体来看,当前国产喜剧陷入闹剧而不能自拔,喜剧试图肩负起的东西过多,在商业境遇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喜剧被嫁接很多其他东西,开始肩负其道德说教的功能,所谓的寓教于乐。这就不可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然被批空洞无所指,那就硬塞点所指。大鹏的喜剧成为励志剧,成为价格低廉的毒鸡汤,与电影同期的自传体励志之作《梦想的路,我们全力以赴》同步发行。拆迁征地的摄入让故事有了现实关切之感,但现实绝不是影片呈现的那样简单。而且,夸张的嬉闹直接解构了影片试图要表达的深度。
《羞羞的铁拳》团队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也是如此,将含义更为深远的事件塞进电影,各种隐射,各种解读,却并不成功。新世纪之初的《翠花,上酸菜》因为第一个吃螃蟹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之后就有不断的跟风者。开心麻花团队其实已经经过多年的沉淀,最早是以贺岁档喜剧起步,现在发展相对成熟,不过他们一开始的定位就如同某编剧评价的那样,话剧被演变成段子,失去了额外思考的东西。这些贺岁档话剧具有恶搞、闹剧、无厘头的特点。
段子集成是当前喜剧的最大特点,段子手们在封闭的空间进行头脑风暴,最多的来源就是网络,对生活其实是远离的。
国产喜剧主要以春晚语言类节目、当前的电视节目和一些话剧团体,网络自制剧等模式,很少有电影。类似开心麻花团队这样的喜剧开始是段子化的话剧,接着是话剧化的电影,其本质上还是流行段子编织的小品片段的串烧,仍是低端化的喜剧。笑点肤浅,制作成本低,行业趋于雷同,观众很快就会审美疲劳。如近期播出的网络喜剧节目《脱口秀大会》已经完全是满屏的无聊、不好笑,喜剧节目也渐渐失去观众,收视一路走低。放弃剧的坚守,滑向乐的极端。
喜剧片大都喜欢邀请诸多的明星来助阵,但耀眼的明星阵容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影片质量,用“粉丝为王”的错误理念深度介入当前影视创作生产的诸环节,唯商业是从理念之下,无论何种类型的影片都难以幸免,陷入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的境地。在产业化进程中,影视产业链走向泛娱乐产业链。大家在消费文化的时候一笑而过,不留下只言片语的思考,大家都这么傻乎乎、乐呵呵地接受着娱乐企业为受众量身打造的文化工业产品。而傻乐主义的基本逻辑是:不再用喜剧讽刺和告别陈腐事物而对社会进行批判,而是用搞笑来埋葬喜剧本身,用傻乐来掩饰自身生活处境的困顿不安。
大部分喜剧都是情节剧,并不写实,而是高度巧合与偶然性以及小概率事件,人为制造情节冲突,为矛盾而矛盾。对现实扭曲、回避以及否定。
电影的魅力在于他可以用一种假想的方式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与矛盾,以让观众获得片刻的欣慰感与满足感。廉价的心灵鸡汤具有麻痹性,无法看清现实,更无法正视现实。
有观点指出,虚构媒体创造的可能世界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随着民族不断成为想象共同体,它既依赖于新闻和历史著作,也依赖于文学、音乐和电影。如果依靠这样的傻乐型影片形成所谓的想象共同体,结果可想而知。
当下喜剧发展态势折射出整个国产影视陷入的困境。
近期喜剧片所谓的票房,是粉丝经济畸形发展的结果,并不预示着国产喜剧的春天已经到来,并无多少可持续性与可参照性。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有品质的搞笑,追求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小波,《当代文坛》编辑部
选编:何美,中国文艺评论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