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文学能变成今天的样子,理论评论功不可没。”11月18日,由文艺报社主办的“回首四十年,放歌新时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评论家白烨一语道出众人心声。文艺理论与批评是文学前进的向导与旗帜,阎晶明、白烨、张未民、陈福民、范玉刚、周由强、何向阳、李舫、张莉、木叶等文艺理论家、文艺评论家与会,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理论与批评发展历程,探讨当前文艺理论与批评存在的不足,畅谈走进新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新的机遇与可能。
“80年代”光芒闪耀,映照至今。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上世纪80年代批评家的地位、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作家,对当时中国文学繁荣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讨论作家作品之外,批评的批评在当时是很多批评家自觉做的一项工作。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理论批评一直在非专业的外围性概念中纠缠,比如捧和骂的关系等,对于批评的批评越来越少,因而,“如何激活文学批评,对批评本身进行研究非常重要,也是批评家的责任”。同时他强调,批评家要以欣赏的态度为前提进入到作品中,再走出文本和作家对话,才是有效的批评,不是完全批判或者肉麻迎合,而是小心翼翼地指出作家作品存在的毛病与局限,“剜烂苹果”是要把烂的挖掉,保留下好的,告诉人剩下的还可以吃,要科学辩证地进行文学批评。
阎晶明
白烨也分析道,上世纪80年代有很多经验值得梳理总结并在今后弘扬坚持。那时,理论与批评都是面对现状发言,研究现实提出问题,且彼此之间互动融合,没有明显界限;文学论争较多,非常热闹,不同观点的人一起讨论,对问题进行梳理与辨析,在碰撞中相互借鉴然后思索、改变;不同代际的理论评论家相互学习,通过各种活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传承。白烨指出,今天的理论与评论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对现状现实关注不够,缺少争鸣,一些有趣的论争在网上演变成口水战,开展真刀真枪的批评较少,理论批评应有的良好环境与氛围不足。“我们现在切切实实把上世纪80年代很多好东西坚持下来,就会很不一样,相较谈批评对创作各方面的影响,如何继承发扬光大理论批评自身的经验,可能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白烨
“改革开放40年是探索的40年,不断突破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理论批评的思想氛围、文学取向、文化语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指出,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蓬勃生长的时代,是喧嚣沸腾重建的时代,每一篇文学理论批评文章都是在打破以前的局限,在进行另一种方式的崛起。90年代在各种思潮涌入之后,理论批评家开始反思西方时髦理念并提出批评,着力构建自己本土化的话语体系。新时期以来,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网络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理论评论的生长平台转移,理论批评从精英变成市民,从小众变成大众,新的文学创作现象浮出,也在推动着理论评论向前发展。李舫表示,“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承载了更多亚政治、亚经济和亚社会学的功能,今天文学正在回归自身,很多作家在拨开世界的喧嚣专注于自身的倾听,文学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关注社会,这是特别好的发展状态。文学理论一直在文学现场的前沿,对时代发声,一直关注命运,是非常难得的。”她也指出,今天的批评权利不仅仅是评论和理论本身,而是更多地被作品背后的市场或资本所驱动,如何运用好批评权利值得深思。
李舫
重新认识理论批评的价值,让理论批评走进大众,是评论界的一种呼声。“文学批评家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他是在文学史上放下第一块砖的人。”评论家张莉指出,文学批评是非常重要的导向,关于批评价值的认知其实是不够的,实际上文学批评家就是在建构文学史。今天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信任感在降低,很多批评家的写法不接地气,过于学院体而被边缘化,“我们中国文学批评最宝贵的品质在于与大众的沟通,从现代文学以来,文学批评就是随笔体写作,你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腔调和你的读者沟通,代表你如何理解你作为批评家的身份。今天的文学批评应该重建批评语言,重建与大众、与作家之间的审美信任。”
张莉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青年文艺评论家周由强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与批评要守正创新,当前每年文艺创作量很大,很多读者阅读时有选择焦虑,希望有引导性的文章,“评论家应大力推荐精品,认识到大众对于文学艺术的渴望,这是我们向前发展最大的动力”。同时要改进文风,一些批评家面对新的文艺形式,写得不知所云,思想稀薄,新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要有思想,针对现实、针对作品,锐利明快,讲真话、讲实话最能感染人,为守正创新时代文学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有价值的引导。
周由强
走进新时代,理论评论肩负起新的使命。在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看来,40年来文艺理论与批评在左冲右突跨界融通中回归自身,新时代文艺要从高原不断迈向高峰,形成与国际主流文艺对话的能力,“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理论批评也要发展出这样的能力,契合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要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对理论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范玉刚
吉林省作协主席张未民指出,新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处于综合融通背景之中,包括思潮与文脉融通、政治和文化融通、现代性和传统融通、自然和人文融通、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融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融通,文学理论批评应努力走向一个综合融通的新境界。
张未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