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感谢中国电影家协会的邀请,我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对《电影艺术》创刊65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这65年里,《电影艺术》经历了初创、停刊、复刊、兴盛等阶段,在宏观上是近代历史的缩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在微观上记录、参与、见证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电影艺术》是中国电影技术和艺术进步的“记录者”。自创刊以来,《电影艺术》先后开辟了“昨日银幕”“电影回忆录”“电影史研究”等专栏,存记了大量早期电影历史研究和早期电影从业者的回忆录文章,为之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遗产。
其次,《电影艺术》是中国电影理论和批评建构的“参与者”。一方面,《电影艺术》中大量西方电影理论的译介文章启发了中国电影学者的独立思考,加速了中国电影理论的建构。另一方面,《电影艺术》为中国电影理论早期探讨提供了平台和阵地。20世纪80年代期刊关于“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与戏剧关系”“电影民族化”“电影本体性”等问题的探讨,推动了中国电影理论从早期的“影戏”观念向影像本体迈进,为中国电影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电影艺术》是中国电影学者和专家成长的“见证者”。作为国内电影界的顶级学术杂志,《电影艺术》集结了中国电影界最前沿的创作者与研究者群体,见证了电影业界人士从青年到壮年再到中年的薪火相传。
在这65年中,《电影艺术》不忘初心,坚守学术,竭力推进中国电影理论发展。但是当前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文艺评论中的共性问题,我提一些建议,供《电影艺术》的编者们参考。
一是积极衔接电影的理论与创作,发挥电影评论的桥梁作用。当前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理论家各自为营,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的脱节现象较为明显。电影理论应当为电影创作提供方向性指导,脱离了创作,理论本身也失去了意义。这一方面要求电影学者在进行电影理论研究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需要《电影艺术》进一步重视电影评论的作用,架起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之间的桥梁,成为沟通电影理论与创作的纽带,并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集结电影创作者、理论评论者和广大观众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对谈,共同推动中国电影发展。
二是扩展电影理论的外延和空间,增强电影理论的时代性和解释力。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而电影理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电影理论的建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电影理论原有的视域已经无法包容和涵盖电影创作实践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电影艺术》要为中国电影理论注入“新内涵”,鼓励电影理论家发现电影研究的“新趋势”,把握“新规律”,提炼“新特点”;注重电影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实践性品格,将电影学与美学、艺术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相结合,在新兴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中找到研究方向,不断扩展电影理论的外延和空间,增强电影理论的时代性和解释力。
三是吸收借鉴西方电影理论,稳步构建中国特色电影理论体系。电影理论肇始于西方,期刊应对这些理论成果中科学、合理的部分进行系统梳理与辨析,使之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思想资源,推动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深化。
今年是《电影艺术》创刊65周年,孔子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电影艺术》要做到“耳顺”,做到“从心所欲”,做到“不逾矩”。作为《中国文艺评论》的主编,我谈一谈办刊的体会。
所谓“耳顺”,即包容性。这里的包容性,不但指《电影艺术》要善于倾听读者与业界人士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对理论家和评论家怀有一种包容之心,以“不干涉”的中性立场支持不同声音,允许杂志对某一现象、某一影片存在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观点,让《电影艺术》成为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理论阵地,彰显刊物的民主学风。
所谓“从心所欲”,即创新创造。创新是文艺理论与批评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创造,中国电影理论与评论才能真正获得长足发展。说真话,道实情,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不拾人牙慧,无新意不写,避免学术有套路而无思想、无创见的问题。
所谓“不逾矩”,即方向性。《电影艺术》是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双百”方针而诞生的,它不仅承担着探讨电影理论与创作的学术性任务,也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电影方针、政策的政治性任务。因此,刊物一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电影艺术》办刊的方向性要求,也是文艺类刊物不可逾越的原则与底线。
《电影艺术》在65年的光阴岁月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电影艺术》再接再厉,不忘初心,再创佳绩。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