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批评是伴随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深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艺批评形态。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新文艺群体批评的构成和外延。首先,从批评的主体来看,一部分是具有非体制内“新文艺群体”身份、可辨个人身份的批评家;少数在体制内非文艺单位、非文艺专业岗位工作,凭个人兴趣业余从事批评活动;另一部分则是有一定文艺素养和批评热情的网民。其次,从批评活动的场域和形式看,新文艺群体批评主要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一是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成体式的文艺批评文章;二是以文字、图片和符号或动作等形式进行的批评,例如发微博、跟帖、弹幕、点赞、打赏等;三是在“知乎”“豆瓣”“优书网”“百度”等专业平台就文艺作品和现象而进行的评分、问答、阐释或评价。有少量新文艺群体批评在传统媒体进行,这部分内容由于需要遵守既定的发布规则,离开了自主性和市场性等同于进入了体制之内,因而不是新文艺群体批评研究的重点。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张家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定义:新文艺群体批评是指具有新文艺群体身份的批评家和网民,主要在网络公共平台、自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上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文艺批评活动。假定这个概念是成立的,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新文艺群体批评不能简化为网络文艺批评或大众文艺批评,但新媒介语境是谈论新文艺群体批评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从批评主体、批评形式和媒介载体等方面来看,新文艺群体批评与传统文艺批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例如从外在形式上看,传统批评的主体身份是明晰的,批评出现在作品完成之后,批评形式主要是在报刊上发表成体式的文章;而新文艺群体批评则正相反。新文艺群体批评表现出在场性、交互性、动态性、民主性、即时性等优势特征,具有传统批评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新文艺群体批评是文艺受众的主要代言人,批评意见贴近文艺现场和文艺市场,体现大众审美情感,汇聚大众理想愿望,折射大众心理情绪,为文艺创作提供着遵循和导向,深度影响着大众文艺生产,并能以文艺话题引发网络舆论进而影响社会舆论。新文艺群体批评队伍不断壮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于促进我国文艺事业尤其是网络文艺的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传统文艺批评相比,新文艺群体批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比如,批评主体泛化、标准多元化,导致难以形成专业性的、有公信力的意见;在进行审美对话、审美阐释和审美判断时,以个人情绪代替理性分析,未能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有的批评文章论证过程逻辑不严密,学理性、专业性较差,有些错误结论甚至会误导受众等。
新媒介环境下,文艺现场的复杂性增加了批评的难度,对批评主体的专业性要求更强。建构与文艺创作生产相适应的批评生态,提升新文艺群体批评的社会影响力和引领文艺创新的能力,媒介环境固然重要,但根本还是要靠批评队伍。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建构新文艺群体批评的主体性。由于新文艺群体批评是自发产生的,特别是大众批评中的主体呈现为被隐匿了个体身份的状态,批评的主体性建构一直未引起重视。新文艺群体批评现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批评主体缺乏自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自觉建构主体性的行为有必然关系。
批评的主体建构关涉人与技术和媒介之间的多重关系,但在具体层面上应当加强思考。首先,敢于亮明观点,开展独立批评。文艺批评是人的主体行为,要在批评中彰显人的主体性,敢于亮明观点,不人云亦云,不断加强个人学术、理论和思想修养。其次,发扬理性精神,倡导建设性批评。坚持在互动实践中探寻、发现文艺作品的特征、意义和价值,本着为文艺创作负责的态度,褒扬有据批评有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批评。最后,坚持人文立场,传播主流价值。文艺批评要从人的情感、道德和理想出发,阐发文艺作品的价值蕴含的价值,进而引领文化思潮,引导提升社会整体审美水平。
(作者:于忠辉,笔名桫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特约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