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搜索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广西云客户端”,查看网络文章,链接为:https://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api.php?name=gxrb&date=2021-05-27&code=010&xuhao=1)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专家学者研讨网络文艺的发展之路
近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汇聚贺州,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会是广西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新时代文艺评论新要求的积极响应,不仅有对当下网络文艺发展现状的分析解读,也有对广西文艺评论建设的集思广益。 研讨会现场 与时代同频共振,网络文艺要“内外兼修”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不同形态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研讨会上,网络文艺的“时代之问”与“发展之路”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 “网络文艺已经晋升当代中国文艺的主流行列,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反映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审美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但相较于网络文艺的创作实践的庞大体量和飞速发展,网络文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探索显得相对滞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认为:“推动网络文艺的车轮高速前进的同时还要保持健康高品质的发展,这是当下文艺界从顶层设计到创作一线必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文艺理论界建构一套更加学理化、深度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从而推动这一新兴的文艺实践逐步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从技术依赖转向内容王道,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发走向自觉。”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18亿,网络音乐用户6.58亿,网络文学用户4.6亿,网络视频用户9.27亿……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李建华从网络游戏切入谈到网络文艺的功能与价值,“虚拟现实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空间与主体意识中无法回避的概念,如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蔓延,数字技术网络文化的变革,使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质变,区域社区赋予了人们新的主体性,而网络游戏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重建自我和回归群体的空间”。 “中国网络文艺的诸多领域已经进入蓬勃、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人民文化娱乐和市场文化产业、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等多元结合的核心场域”,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认为,要摆正网络文艺治理与发展的关系,以治理促发展,“推动网络文艺的发展,使之充满活力,释放潜力,要尊重特性,理解其新型文艺特性,重视其商业性和民间性,引导其主流化和精品化。” 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精品化创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给网络文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引导网文作者注重创作品质,深耕内容高地,讲好中国故事,助推网络文艺向精品化迈进,使其成为培育大众文化的坚实土壤,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网络文艺样式之多、形态之广、渗透性之强、辐射范围之大,超越了传统文艺所不能到的地方,特别是吸收了众多艺术门类的经典,深得人心,受众的依赖性更强”,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吴长青提出要加强网络文艺的教育工作:“网络相对无边界性增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网络文艺负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推进和加强网络文艺教育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具体落实新时代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宗教观、民族观的有效手段。”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君呼吁网络文艺工作者应该保有创作的诚意:“惟有诚意的表达才能建构起一个良性的循环和良性的网络文艺创作环境及环境机制,创作出更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树立更加美好的国家形象,讲好我们中国人的故事。”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2015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的首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启动,至今已举办七届,推出了一批温润心灵、充满力量的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挖掘了一批广西网络文学新人,为广西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一股新活力。2016年广西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2020年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网络作家分会成立,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网络作家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 网络大环境的优化促使文化向良性发展,贺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罗晓玲认为:“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网络文学政策法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相关互联网文化管理法治制度建设,对网络文学及其产业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力量,给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更好的空间,也促使网络写手们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摒弃低俗色情、血腥暴力这些不良倾向,向着更理智、更文明、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方向前行。” 加强评论引导,建构网络文艺健康生态 建构健康良性的网络文艺生态则是促进其繁荣发展的基础,伴随网络文艺蓬勃发展,网络文艺评论逐渐受到多方关注。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容本镇指出:“网络文艺发展迅猛,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个创作者众多、能量巨大、传播快捷、受众面广泛的新文艺群体已然形成,新时代的文艺格局也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网络文艺不仅对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文艺需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们阅读方式、观赏习惯、审美趣味、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乃至日常生活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示了网络文艺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文艺的磅礴发展也对网络文艺批评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多促进网络文艺家和批评家相互交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艺,文艺评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好网络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谢仁敏提出,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场域中,评论家要自觉打破“唯点击率、利益化、圈层化”的评价标准,建构以人民性为基础,同时兼容专业性、艺术性、市场性为一体的审美价值取向;还需树立“往前站”的意识,积极拥抱新媒体、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提升评论界声音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有效性,以新型文艺评论促推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为整合广西文艺评论资源,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从2017年开始,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联的支持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与自治区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河池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贺州学院、广西教育学院8个文艺评论基地,广西文艺评论工作格局逐步打开。 “广西的网络文艺评论具有优良的学术基础,注重文艺实践与理论构建双向互动,在当代中国网络文艺研究方面有独特地位。一方面,广西文艺理论家敏锐感知感应时代变化,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常于思考,善于透过文艺发展现象把握本质和趋势,多有理论建树。另一方面,广西文艺网络评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介入文艺现场,对文艺新趋势、新现象、新作品及时展开研究和瞭望,从而有指导性地推动了广西网络文艺创作的向前发展。”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说。 专家合影 延伸阅读: 广西文艺评论2019年度推优活动亮点纷呈 广西文艺六十年暨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述评 在时代实践中寻找方向——广西文艺六十年暨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述评 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如何更好地呈现“民族性”(王迅)
近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汇聚贺州,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会是广西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新时代文艺评论新要求的积极响应,不仅有对当下网络文艺发展现状的分析解读,也有对广西文艺评论建设的集思广益。
研讨会现场
与时代同频共振,网络文艺要“内外兼修”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不同形态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研讨会上,网络文艺的“时代之问”与“发展之路”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
“网络文艺已经晋升当代中国文艺的主流行列,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反映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审美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但相较于网络文艺的创作实践的庞大体量和飞速发展,网络文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探索显得相对滞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认为:“推动网络文艺的车轮高速前进的同时还要保持健康高品质的发展,这是当下文艺界从顶层设计到创作一线必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文艺理论界建构一套更加学理化、深度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从而推动这一新兴的文艺实践逐步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从技术依赖转向内容王道,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发走向自觉。”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18亿,网络音乐用户6.58亿,网络文学用户4.6亿,网络视频用户9.27亿……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李建华从网络游戏切入谈到网络文艺的功能与价值,“虚拟现实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空间与主体意识中无法回避的概念,如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蔓延,数字技术网络文化的变革,使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质变,区域社区赋予了人们新的主体性,而网络游戏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重建自我和回归群体的空间”。
“中国网络文艺的诸多领域已经进入蓬勃、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人民文化娱乐和市场文化产业、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等多元结合的核心场域”,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认为,要摆正网络文艺治理与发展的关系,以治理促发展,“推动网络文艺的发展,使之充满活力,释放潜力,要尊重特性,理解其新型文艺特性,重视其商业性和民间性,引导其主流化和精品化。”
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精品化创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给网络文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引导网文作者注重创作品质,深耕内容高地,讲好中国故事,助推网络文艺向精品化迈进,使其成为培育大众文化的坚实土壤,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网络文艺样式之多、形态之广、渗透性之强、辐射范围之大,超越了传统文艺所不能到的地方,特别是吸收了众多艺术门类的经典,深得人心,受众的依赖性更强”,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吴长青提出要加强网络文艺的教育工作:“网络相对无边界性增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网络文艺负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推进和加强网络文艺教育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具体落实新时代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宗教观、民族观的有效手段。”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君呼吁网络文艺工作者应该保有创作的诚意:“惟有诚意的表达才能建构起一个良性的循环和良性的网络文艺创作环境及环境机制,创作出更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树立更加美好的国家形象,讲好我们中国人的故事。”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2015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的首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启动,至今已举办七届,推出了一批温润心灵、充满力量的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挖掘了一批广西网络文学新人,为广西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一股新活力。2016年广西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2020年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网络作家分会成立,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网络作家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
网络大环境的优化促使文化向良性发展,贺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罗晓玲认为:“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网络文学政策法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相关互联网文化管理法治制度建设,对网络文学及其产业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力量,给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更好的空间,也促使网络写手们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摒弃低俗色情、血腥暴力这些不良倾向,向着更理智、更文明、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方向前行。”
加强评论引导,建构网络文艺健康生态
建构健康良性的网络文艺生态则是促进其繁荣发展的基础,伴随网络文艺蓬勃发展,网络文艺评论逐渐受到多方关注。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容本镇指出:“网络文艺发展迅猛,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个创作者众多、能量巨大、传播快捷、受众面广泛的新文艺群体已然形成,新时代的文艺格局也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网络文艺不仅对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文艺需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们阅读方式、观赏习惯、审美趣味、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乃至日常生活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示了网络文艺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文艺的磅礴发展也对网络文艺批评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多促进网络文艺家和批评家相互交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艺,文艺评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好网络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谢仁敏提出,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场域中,评论家要自觉打破“唯点击率、利益化、圈层化”的评价标准,建构以人民性为基础,同时兼容专业性、艺术性、市场性为一体的审美价值取向;还需树立“往前站”的意识,积极拥抱新媒体、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提升评论界声音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有效性,以新型文艺评论促推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为整合广西文艺评论资源,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从2017年开始,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联的支持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与自治区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河池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贺州学院、广西教育学院8个文艺评论基地,广西文艺评论工作格局逐步打开。
“广西的网络文艺评论具有优良的学术基础,注重文艺实践与理论构建双向互动,在当代中国网络文艺研究方面有独特地位。一方面,广西文艺理论家敏锐感知感应时代变化,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常于思考,善于透过文艺发展现象把握本质和趋势,多有理论建树。另一方面,广西文艺网络评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介入文艺现场,对文艺新趋势、新现象、新作品及时展开研究和瞭望,从而有指导性地推动了广西网络文艺创作的向前发展。”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说。
专家合影
延伸阅读:
广西文艺评论2019年度推优活动亮点纷呈
广西文艺六十年暨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述评
在时代实践中寻找方向——广西文艺六十年暨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述评
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如何更好地呈现“民族性”(王迅)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影视艺术的西安力量(朱平)
中国纪录片正在奋力书写非遗文化影像志(牛光夏)
沉降到生活深处(陈建忠)
镜像时代 立言文化(陈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