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英雄:历史长河中的火炬手(聂茂)

2021-05-2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聂茂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517/index.htm?page=/page_8/202105/t20210514_545097.htm&pagenum=8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产生一大批先锋,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拥有一大批英雄。他们是时代的引领者,是历史长河中的火炬手,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没有这些先锋为民族的独立付出的艰辛,没有这些英雄为国家的强盛做出的牺牲,我们的历史将会增添更多的曲折,我们的人民将会走过更多的弯路、承受更多的磨难,我们的社会也必将在黑暗的摸索里停留更长的时间,在泥泞的前行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就要了解这个民族涌现出怎样的一批英雄;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国家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英雄的。

  英雄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杰出代表。英雄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集体的;英雄可以是奇迹英雄、超级英雄,也可以是平民英雄。而基于英雄的言行和思想凝练出的英雄精神,既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一种奋发的前进力量,更是一份巨大的教育财富,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说到底,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气节、国家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纵观世界,英雄辈出,各领风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会崇敬自己的英雄,也都善待自己的英雄。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之林?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运气就能强大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如何在跌宕起伏的全球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些耳熟能详的英雄如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等竟遭到网络的肆意调侃、诋毁与质疑。一些所谓还原历史真相、揭秘英雄身世的“标题党”们,用极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年轻人、特别误导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朋友。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伤害英雄,调侃英雄,岂非自毁长城?漠视英雄,拒绝英雄,何以面对未来?属于我们民族的正气、信仰和英烈先辈的英雄之魂,岂能这样自毁于无形?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激浊扬清,礼赞光明,弘扬正气!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我觉得有这样一份强烈的责任要为呼唤英雄、重塑英雄、讴歌英雄做一点儿什么,要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价值正确、目标精确、导向明确”之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做一点儿什么。我找到了诗歌这种情感载体,这是我擅长的表达方式,也是经过了唐诗宋词和现代诗熏陶的青少年朋友喜爱的艺术形式。用诗歌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用英雄壮举书写英雄精神。这个构想令人激动,值得期待。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如果通过图片、文字、演绎、朗诵、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二次和多次传播,是能够让英雄人物真正深入人心的,也是能够让英雄精神成为广大青少年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的。

  30多年前,怀着对祖国热土的深沉爱恋,我写下了《中国的天空》和《长城颂》等诗歌,对诞生英雄的这片土地进行了深情的讴歌。我一直关注时代,自觉地把创作的焦点同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这些年,带着对先烈英雄们的崇敬,我翻阅各类文献资料,到英雄的家乡、英雄事迹发生地走访,试图挖掘出一个个更加立体生动的英雄形像。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被震撼,常常热泪盈眶,无法自已。

  可以说,是英雄的奉献牺牲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是英雄精神的动人光辉磨砺了我的思想锋芒。我觉得有一种使命,我要把自己知道的英雄故事进行传颂。我希望当下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真正了解英雄,走近英雄,从英雄身上汲取到一种精神力量,像英雄一样,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和精忠报国的坚定信仰。

  这就是长诗《英雄之歌》的创作由来。

  这部长诗从诞生英雄的土地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写起,聚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怀着崇高的信仰,在黑暗中探索,在逆境中前行,涌现出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个人和英雄集体。全诗创作中我努力运用丰富的现代诗歌表现形式,突出先烈英雄为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人民所建立的不朽的历史功勋。整部长诗力求结构严谨,内容宏大,气势磅礴,希望其具有史诗性、抒情性、写实性和先锋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心路历程的折射,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所走过的曲折之路的缩影,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镜像。

  “英雄是一种信仰,那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守护了一辈子的吕小山老人饱含深情地说:“捍卫英雄,捍卫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未来啊。”

  时间无声,英雄有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尤为重要。因此,走近英雄,致敬英雄,讴歌英雄,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作者:聂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坚定文化自信 奏响文化强国的盛世壮歌(聂茂)

  让船山思想助力新时代文化更好发展(聂茂)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