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光明日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31/nw.D110000gmrb_20210331_1-14.htm)
纵观百年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文学批评家对整个时代的文学创作甚至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作的繁荣,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或直接或间接的介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研究作家、作品,不研究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对整个文学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遮蔽状态。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先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门。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代表了“五四”的时代精神,亦上升为中国新文学的传统,遂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先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门。图为钱玄同先生誊录的《文学改良刍议》手稿。资料图
这一时期,虽然以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为代表的各个文学团体提出各自的理论主张,但“人的文学”,新鲜的、立诚的、现实的文学成为时代的“共名”。作为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代批评家,他们不仅是开创者,也是批评范式的确立者。
1928年开始,时代的“共名”被打破,文学批评向更多元和差异方向发展,马克思文艺理论、京派批评家以及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批评家之间有着更多的对话、论争和挑战。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为那个时期的文艺批评划定了批评标准。1949年7月2日至19日,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起点。
1984年初,福建批评家林兴宅在《鲁迅研究月刊》发表《论阿Q性格系统》,成为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滥觞。文学研究向“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主张回归,也是新时期文学批评步入审美层面的开启。“方法热”直接的后果是大量西方的文学理论被介绍进来,同时各地作家协会、社科院也纷纷创办自主性的文学批评刊物。如1984年1月25日,《当代作家评论》在辽宁省创刊,9月《文艺评论》(前身为《文艺评论报》)在哈尔滨创刊,10月上海比较文学的机关刊物《中国比较文学》出版;1985年1月,《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办,4月《文艺新世纪》在广东创刊,4月10日《批评家》在太原创刊,5月《文艺评论家》在济南创刊;1986年1月,《文艺争鸣》《文艺理论家》分别在吉林和江西创刊;1988年1月,《南方文坛》在南宁创刊,6月《理论与创作》在长沙创刊,等等。
1985年前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迎来黄金时代,起到了引领时代风潮的作用。第四代批评家正在披荆斩棘开创思想解放的批评道路,第五代批评家也是在这个时期顺利走入批评领域。如钱理群、洪子诚、陈思和、陈平原、丁帆、南帆、许子东、黄子平、吴亮、程德培、李洁非、蔡翔、张志忠、季红真、周政保等,就是顺应时代而崛起的一代批评家,被称为第五代批评家。
第五代批评家包括一部分第四代批评家,依靠对文学的审美构建而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都在高校里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随即留校任教,逐渐形成了学院批评的特点。可以说,第五代批评家从事纯粹的文艺批评者并不多,主要是从史的角度对文学进行系统化研究。陈思和主编过《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撰写过《当代中国文学史》、陈平原撰写过《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小说史》、钱理群参与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丁帆撰写过《中国乡土小说史论》《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王富仁撰写过《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等。所以,称他们为学者化的批评家更为合适。
(书封图来源于豆瓣)
另外,这代人最大的特征是,他们的文学养料和精神传承主要是从“五四”来的。20世纪80年代,一批在高校或学术机构的著名教授恢复了权威的学术地位,如李何林、王瑶、唐弢、贾植芳、钱谷融、徐中玉等,这些老先生都是“五四”一代学人的弟子,也是大多数第五代批评家的授业恩师。钱理群、陈平原的导师王瑶,早年师从朱自清,这一师承使得王瑶身上有鲜明的“五四”传统和鲁迅传统。孙郁在《王瑶:拖着历史长影》中写道:王瑶“因自己的导师和弟子而声名益著,而弟子们也以他为中介,把‘五四’的文化传统,链接到当代的思潮中”。王富仁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师从鲁迅研究专家李何林。王富仁多次说“鲁迅改变了我一生”,他本人的鲁迅研究,开启了鲁迅研究的新天地。
第五代批评家具有宏阔的历史眼光、顽强的探索精神、现代的理性自觉和深刻的自由意识。这是他们能在新时期开创文学研究新天地的内因。他们不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其言说的方式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评论提供了范式。将近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已不再年轻,然而从学术生命上讲,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年轻批评家”,充满探索精神,充满了对文学现场的关注热情。
20世纪90年代,文学界的分化或者说多元化趋势更趋明显,文学制度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摆脱了陈旧观念的束缚,进入活跃繁荣的时期。第六代批评家郜元宝、张新颖、王彬彬、张清华、孟繁华、陈晓明、李敬泽、吴义勤、何向阳等,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此后不管在高校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还是在作协系统工作,文艺批评的属性基本没有改变,还是延续了第五代批评家开创的范式。
文学批评最近面临的挑战是从新世纪开始的。此时网络文学开始盛行,发表没有门槛设置,人人皆作家,管你批评不批评,该写的都在热火朝天地写。评论家的阵营也更趋分化,形成传媒批评圈和学院批评圈两个较大的群体。学院派批评家常年避居学院的深墙大院,与当下社会和文学创作有一定的隔膜,但为了坚守学院派知识的纯正性,他们依然在艰难地从事着文学批评。在这一变化中,批评家内部的分化趋于明显,各个代际的批评家参与到这场角逐中。在稍后的几年间,80后批评家因批评界、学界的焦虑而被迅速地捧了起来,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相应地带来了文学批评的繁荣。
对近百年的文学批评史进行一个粗略的梳理就能发现,当代文学批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与对作家研究文集、作品集出版相比,文学研究领域资料的整理出版却显得相对滞后。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研究依旧薄弱,对当代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进行研究的资料整理和出版这样的基础性工作也没有系统做起来,这跟创作的繁荣以及批评对创作的响应是不相符的。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周明全,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大家》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