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光明日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1/20/nw.D110000gmrb_20210120_3-15.htm)
观众懒得动脑,作者懒得费心
警惕影视创作的低智化倾向
评分网站上影视作品评论经常出现这样的吐槽。“这个作品看了就是图一顿呵呵傻乐。”“看这剧不能带脑子,否则会被低智内容郁闷到。”不得不承认,当下影视创作存在一种低智化倾向。“低智游戏”成为一些综艺节目创作的关键词。某明星算出小学水平的数学题,就被众人奉为学霸;三四十岁的艺人玩折纸游戏乐此不疲;一群成年人在满是肥皂水的湿滑场地抢玩偶抢了半个小时。如此无聊的设置使节目充斥着假笑、假嗨的尴尬气氛。参演明星嘉宾脱口而出:“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部分影视剧里也出现了低智化内容。叙事平铺直叙,看开头就猜到结局。情节转折生硬,台词表演夸张,特效和服化道虚假;人物行为荒诞,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宛如推进剧情的工具。更有甚者,片方直接将“无脑剧”“傻白甜”“雷人”当成营销标签,把看作品“不用费什么脑子”的特质当卖点宣传。在某剧营销文章中竟出现这样的表述:“就这样不用思前想后,看什么伏笔和反转。纯粹地讨好着观众的心情,未尝不可啊。”从创作到营销,部分从业者不但对作品存在低智内容的问题不加反思,反而接受得相当坦然,这种倾向应引起业界警惕。
当下部分收视群体由于生活工作繁忙紧张,倾向于在观看过程中释放压力、消遣娱乐。观众懒得动脑,创作者懒得费心。在商业逻辑的指挥下,一些创作者将部分观众的片面诉求奉为圭臬,将“一味求爽”当成创作首要原则,把迎合低水平阅读甚至低级趣味作为“过人之处”,兜售廉价欲望,回避深邃、追求浅白、颠覆经典、解构崇高。这些以吸引观众为出发点的低智化内容还勉强能理解,而基于广告植入等商业变现考量出现的低智化内容就让人更难接受了。有的创作者把商品推介的内容生硬地嵌入创作逻辑中,使作品变成某品牌的“定制广告”,消解了创作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这类作品虽然艺术质量不高,却可能凭借出演者的知名度、剧情的话题度、营销的高手段吸引观众,获得较高收视成绩。这种艺术质量与收视成绩倒置的吊诡现象若一再发生,正常创作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届时,向思想深处进发的创新探索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匠心会受到冲击,严肃题材、有艺术含金量的作品就会减少,艺术理当服膺真善美的审美理想也可能被动摇,创作将被引入一个思想空心化的轻时代、微时代。
影视创作承载娱乐功能,本无可厚非。但经过艺术熏陶和思想洗礼的会心一笑和内心空虚、头脑空白的呵呵傻乐是两回事。一旦“娱乐”变成“愚乐”,受影响的不只是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主流文化的构建。低智化内容屡屡见诸屏幕,表面上看着热闹,实际上没什么营养,更别提激发人们别样的人生思考了。影视欣赏原本那些恍然大悟、回味无穷的收获少了,浅薄就会变得合情合理,思考和意义反而成了矫情。假以时日,以一种空虚满足另一种空虚,以一种无聊填补另一种无聊,不负责任的愚乐会让欣赏始于搞笑、终于麻木,使社会在智识和审美上趋于浅薄和平庸。
愚乐内容泛滥,是影视文化贫血的病根所致。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业界存在浮躁心态。有的从业者将变现能力的考量置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之上,只热衷于收视成绩和话题数据的厮杀。为追求短平快的高效率,采用快餐式的生产模式,几个项目同时上马,“多核运算”。为尽快完成规定动作,他们没空学习思考,无暇深入生活体验。少了文化血液滋养,创作只能在俗套的戏剧框架下填充干瘪无趣的段子,不仅使作品失却了应有的精气神,也让艺术陶冶情操、润泽心灵的本分变成了镜中花和水中月。
观众们的见识和智慧随时代不断进阶,影视创作的思路怎能停滞不前,依旧在低智化的套路里洋洋自得?欲从“文化贫血”的洼地走向“文化富矿”的高地,影视从业者应始终保有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功力,并秉持“十年磨一剑”的信念投入创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想方设法吸引更多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影视文化的内涵深入探究、精妙解读,对创作生产、发行营销深度介入、积极引导。相信这种由专家学者加影视从业者组合的联盟,将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影视艺术崛起的新支点。
(作者:薛晋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太原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蕾,《光明日报》编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