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为世界呈现一个新的中国面孔(刘琛)

2020-05-14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琛 收藏

  大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世界关于中国文化形象的报道仅1万篇,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07.6万,增加了约600倍。去年以来,从李子柒到杜甫,中国元素作品更是频频“圈粉”西方观众,这反映了世界对今天中国的好奇——

为世界呈现一个新的中国面孔

  日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Fu:China’sGreatestPoet)(以下简称《杜甫》)。这是自去年李子柒日常生活短视频走红海外后,中国元素文艺作品再次引发西方关注。值得深思的是,从李子柒到杜甫,当他们走向世界的时候,感到有些猝不及防的反而是国人。这提醒我们,在世界与中国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是时候摆脱对外传播的传统思维了——只有创新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才能为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杜甫》海报

  1.将文化融入个人故事,呈现鲜活的个体生命体验

  英国广播公司对纪录片《杜甫》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推广词是:“如果有人想通过了解中国灿烂的文明来摆脱对病毒的恐惧,就看杜甫的纪录片吧!”作为一部纪录片,58分钟的时长显然不能道尽杜甫曲折的一生,但从中能够看到西方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和认可。

  国外观众愿意观看纪录片《杜甫》和李子柒的短视频的具体原因会有不同,但最具共性的原因是杜甫和李子柒等都是真实的鲜活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受众习惯接受的是鲜活的个体故事,而不是生硬的道理说教和文化灌输。个体是最有力量的对外传播载体,这符合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理念。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指出“人为一切事物之准则”,中国哲学也强调“以人为本”,这些都是对个体价值与意义的高度肯定。也就是说,对外文化传播要想达到好的效果,不妨从讲述个体的鲜活生命体验入手,将文化融入个体化的故事。

  《杜甫》不仅回溯了“诗圣”坎坷的一生,更追随他当年的脚步重走他走过的路,西安(长安)——成都——长沙……作品以外国人的视角,试图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寻找“杜甫”,在已经成为热门景点的杜甫遗迹,在壮阔的扬子江上,在中外学者的对话中,也在和中国老百姓的交流中,一步一步走近这位千年前的诗人。杜甫心系天下苍生的理念、中华文化中“民为贵”的思想在这种“寻找”中很自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像纪录片开头所讲的那样:“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但寻旅者仍然可以在中国当代找到古老中国文化的价值。”

  无独有偶。李白、汤显祖等中国传统文化人物,在西方译介者那里也都是鲜活的个体存在。与杜甫相较,西方的译介者大都把李白描述成追求自由、不满繁文缛节和怀才不遇的才子,汤显祖及其作品更多被聚焦于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捍卫。他们都没有被简单地描述成“伟大的文学家”,对他们文学成就和文化意义的介绍,都是在对他们个人生命体验的讲述中完成的。

  至于去年大火于海外的李子柒,有人说她的短视频作品,传播了中国的家文化、孝文化等——客观上确实如此——但在海外观众眼中,李子柒就是一个诗意栖息于大自然中的邻家女孩,她不同于工业社会的个性化的鲜活生活吸引了他们。当他们试图走近这个中国女孩时,她背后的国家和文化也必然会引来关注的目光。

李子柒(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

  2.从猎奇到了解,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在改变

  从李子柒到杜甫在海外的传播,都表明世界对中国故事的期待正逐步从猎奇走向渴望了解甚至欣赏。

  关于中国元素,世界经历了从较为单纯的好奇到逐渐认真思考的转变。这个过程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西方人对何为“中国元素”的认知最早来自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用82章的巨大篇幅热情洋溢地建构了一个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形象。那里有繁华的商业城市,华丽的宫殿建筑。总之,东方中国的魅力就是在于它的“他者性”。这种美学观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在18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塞缪尔·柯勒律治的名作《忽必烈汗》、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位中国少爷的磨难》中,中国形象几乎都是马可·波罗式的,因不同而神秘,因神秘而美。

  20世纪,世界总体上仍以猎奇心态去关注中国故事,但主要元素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以西方传教士为代表的海外汉学家在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同时,也会专门针对中国的封建制度、愚昧保守和贫穷落后等所谓与西方不同的“他者性”加以分析。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为代表的外国作家虽然有在华生活的经历,也对中国文化怀有一定的感情,但在创作理念上也基本未能脱离这种窠臼。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域外的中国故事继续以中国的“他者性”为主题,在意识形态等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固化加深了对华刻板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积极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拓宽深化,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元素越来越多元立体。近些年,《美丽中国》《发现中国:美食之旅》《鸟瞰中国》《中华的故事》《中国新年》等纪录片开始走向海外,都为世界呈现了一张张新的中国面孔。

《美丽中国》海报(左)《发现中国:美食之旅》海报(右)

《鸟瞰中国》剧照

  世界期待的中国故事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这既由世界大势所决定,也与中国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向世界强国不断迈进时,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涨,从李子柒到杜甫,中国元素作品不断“圈粉”西方观众,背后反映的是世界对崛起中国的好奇,这为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良好机遇。

  3.由浅入深,对外文化传播不妨从“表层”做起

  从历史的视角看,世界对了解中国的期待已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根据对全球150个国家1600种媒体的大数据内容分析,国际上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关注度增长十分迅速。1978年世界关于中国文化形象的报道仅1万篇,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07.6万,增加了约600倍。这是中国发展的结果,它赋予中国更多崭新的魅力。这也是世界进步的结果,它赋予了不同文化一个更加宽广更丰富的对话平台。

  当前,全球化处于曲折发展阶段,中国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已经从必要性上升为迫切性。这要求我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从思维到路径进行创新,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用与世界接轨的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在很多方面,《杜甫》创造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一个新高度——中西方文学巨匠前所未有地在西方主流媒体得以相互比较,中国优秀思想前所未有地被视为战胜人类共同挑战的思想智慧之一。从李子柒到杜甫,所积累的对外文化传播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目的性太直白,往往主题先行,人物、故事等都沦为工具和载体。从李子柒的短视频到纪录片《杜甫》,我们看到并未主题先行,它们的出发点看似就是“讲述一个好的个体故事”,可结果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积极利用了表层文化的高渗透性。

  文化学者格雷特·霍夫斯塔德在其著作《文化的结局》中,用“洋葱理论”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即“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跨文化研究学者陈晓萍则在该理论的基础上,以“三大层次”对“文化”概念进行分解:表层文化——外在直观的事物;中层文化——社会规范;深层文化——宗教、哲学性的思考。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只涉及“表层文化”,纪录片《杜甫》虽涉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但也以“表层文化”——杜甫这个人物的故事为主。“表层文化”的渗透性与传播力是三层文化中最强的,“表层文化”又为“中层文化”与“深层文化”所驱动,并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它们。这启示我们,今后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不妨从我们长期忽视的“表层”做起。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豆瓣)

 

  (作者:刘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刘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