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颜真卿特展”观展记(朱其)

2019-03-04 阅读: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朱其 收藏

《祭侄文稿》展厅现场

  2月21日从美国回到北京,第二天就飞往东京,为的是在最后两天一睹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特别展《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据说,博物馆门口每日排成长龙,提前预约时间的票都销售一空。起飞前,接到东京朋友的喜讯,帮我搞到一张内部参观券。22日晚到达东京的上野酒店,朋友将门票留在了前台。

内广场等候入馆的队伍

  第二天9点20分赶到上野公园的国立博物馆,距开馆还有10分钟,门口的售票处排成长龙,庆幸躲过了一个小时的购票。国立博物馆的铁门口到博物馆建筑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上又排成一条长龙。过了10分钟,可以入场,但分批放人,结果在广场上蠕动了40分钟才算入馆。

  展期是从1月16日至2月24日,据日本媒体2月8日报道,参观人数已达10万人。至2月23日结束前一天,依然是人山人海。看展至少要排三个队,购票一个小时,内广场等待入馆约一个小时,馆内看《祭侄文稿》又得排一个小时。之前听说,每个观众在工作人员催促下,只能看《祭侄文稿》一二分钟,但我在23日看十秒都不到。

进入馆内的观众队伍

  开展前,国内的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在争议,台北故宫该不该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借展日本。随着特展开幕,争议很快被大批来自中国观众的狂热所淹没。飞到东京观展的中国观众,不仅有美术界的专业人士,还包括大批非艺术职业的书法爱好者。

  一进展厅,就被展览结构的阵势着实震撼了一下。《颜真卿特展》不仅是颜真卿作品展,而是以从王羲之到颜真卿为主线的中国书法史的上下文展示。展厅一开始,陈列的并非是颜真卿作品,而是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最终形成草书、行书、楷书三大书体的中国书法史早期的书体变迁,展厅玻璃柜展示了大量日本收藏的甲骨、青铜器和碑拓上品。

  这意味着策展结构是将从王羲之至颜真卿的晋唐书法史演变主线,置于中国书法史两千年的语境,从甲骨文一直延续到清末赵之谦的演变脉络。所谓王颜晋唐书法史之变,即王羲之从隶书特征的钟繇体演变为“八法”俱备的“新体”,以《黄庭经》《乐毅论》等创立了小楷;而后颜真卿在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中楷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字肥体正楷,成为宋以后书法史的正典。

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唐玄宗《纪泰山铭》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策展团队的主策划人富田淳,曾于1985年在浙江美院留学,师从沙孟海弟子朱关田,后又请益于启功。朱关田专攻隋唐书法史和颜真卿研究,主编过《颜真卿全集》。富田淳此前于2013年策划的“书圣王羲之”大展,就显示出对中国书法史的专业功力。此次颜真卿特展览分为“书体之变迁”“唐时代之书——安史之乱前”“唐时代之书——颜真卿之活跃”“日本对唐代书法的受容”“宋代对颜真卿的评价”“后世影响”等六个部分。

  这是一个围绕晋唐书法史主线,全面呈现中国书法史上下文关系的原帖、碑拓和法书藏品展。重要的代表作即使流失了,以历史上最好的拓本代替。有些重要的碑拓,像《孔子庙堂碑》《九成宫醴泉铭》,同一碑拓多达五六种上品版本同时展出。为了配合书法史的时代文化,像《九成宫醴泉铭》,同时展出了仇英的《九成宫图卷》。

  此展亦相当于一个中国书法史碑拓和法书版本展,几乎大部分上品的存世版本均到场。其次像新近发现王羲之的《妹至帖》《大报帖》以及怀素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和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等重磅藏品悉数登场,尤其是意外展出了难得面世的李公麟的《五马图》。最后的清代部分同样令人惊喜,王铎、傅山、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均是国内稀见的上品。

作者朱其在颜真卿特展现场

  看毕展览,相当于上了一堂中国书法史课程。日本人忠实讲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书法史的故事,他们也把日本的平成年代(相当于唐代)受王羲之影响的一批最初的日本宗师如空海、小野道风、藤原佐理等,作为一个展览章节,实事求是将自己归宗于中国书法传统,表现出专业而诚实的学术精神。在与唐代同时的平成年代,日本书法家极为热衷于临摹王羲之的书法。

  颜真卿的27件作品全部到齐,大部分是碑拓和法书,重量级的展品无疑是两件手书的原帖《祭侄文稿》和《自书告身帖》。前者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者来自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此次特展共177件展品,7件展品来自台北和香港,其余全部出自日本,藏品主要来自日本国立博物馆、大阪美术馆、东京都台东区书道博物馆和三井纪念美术馆等五大馆,将中国书法史的藏品以及少量相关绘画倾巢而出,显示日本对中国文物收藏的雄厚家底。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颜真卿的两大原帖,《祭侄文稿》只是著名而已,书风实是王羲之风格的行书草稿。其实《自书告身帖》同等重要,为颜氏在书史上独树一帜的肥体正楷。令人惊奇的是,为数不少的书法史碑拓、法书的上佳版本和代表性原帖,均来自东京一个规模很小的区级书道博物馆,即东京都台东区书道博物馆。

王羲之《地黄汤贴》东京都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颜真卿《谒金天王神祠题记》东京都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去年11月份我曾专门去拜访过,这个书道博物馆在上野公园附近的老城区的一个小巷里,创建人即日本20世纪初的汉学家、书法家、文物收藏家、艺术史学者中村不折。中村不折曾于1918年与另一汉学家小鹿青云合著《中国绘画史》,与大村西崖、内藤湖南并列为日本早期中国绘画史研究的三杰。此后,陈师曾出版的中国首部《中国绘画史》,实是根据中村不折的《中国绘画史》的编译本。书道博物馆原址是中村不折故居,二战末美国登陆日本时毁于战火,后重建,并以中村不折的收藏为基础建立书道博物馆。该馆的建筑空间虽小,藏品却可匹敌国立博物馆,从中国的甲骨文、青铜器、碑刻、汉画像石、汉砖、历代印章、瓦当等上品均有,这次特展从王羲之、颜真卿到智永等精品不少借自该馆。

  这是为中国书法史做了一次里程碑的展示。人类的一切艺术成就都是属于世界的,有助于中国传统的推广和学术研究的,都应该对之报以敬意!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颜真卿何以“超越”了王羲之

  艺术人应该面向人文,收于艺术(朱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