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巴特尔)

2017-12-13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巴特尔 收藏

  今年,是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的大喜之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乌兰牧骑

  60年前,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进一步开展民族文化工作的要求,满足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和需要,内蒙古的文化部门组织专人深入农村牧区调查研究,认识到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大型的文艺团体下不去、走不动,旗县的文化馆虽然有时能下去活动,但只限于辅导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不能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由此,内蒙古文化局决定,在原来文化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人员,增添设备,把它变为流动的文化工作队,下去后既搞宣传工作和辅导活动,还演出歌舞节目,并开展一些服务活动。接着,内蒙古文化局组织工作组深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镶白旗、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以及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等地开展试点工作,收效很好,受到牧区群众的欢迎。1957年6月17日,在试点的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群众文化比较活跃的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

  乌兰牧骑是蒙古语,“乌兰”是红色的意思,“牧骑”是树枝上的嫩芽,直译为汉语,就是红色的嫩芽,意思是指一支年轻的、小型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所以后来翻译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设便宴招待全国巡回演出归来的乌兰牧骑队员时,又从“牧骑”的汉文意义上作了新的解释,他说:“牧骑嘛,我建议要骑马,成为名副其实的‘牧骑’。骑上马,带上帐篷,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从此,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称号又传遍草原。

  到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建成了30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这种精悍的文化工作队,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演出,节目都是自行创作,主要以农牧民喜爱的歌舞为主。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摸索出了“牧忙分散、牧闲集中、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活动方式,在农牧业大忙季节,他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构思创作。闲时,他们则演出根据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加工创作的小型文艺节目,同时,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幻灯放映、图书销售、时事政策宣传、科普展览、辅导业余文艺骨干等一系列文化服务。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文化贫瘠、信息闭塞的草原上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所以,蒙古族老乡亲切地称之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一支由12人组成的内蒙古乌兰牧骑演出队的精彩表演,轰动了首都舞台,使乌兰牧骑名声大振。1965年6月至1966年初,三支乌兰牧骑分赴祖国各地巡回演出,历时7个月,行程11万多里,走遍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演出6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乌兰牧骑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

乌兰牧骑

  1979年,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民族歌舞团应邀访问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乌兰牧骑的演出,并给予很高评价。1996年6月,同样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内蒙古艺术团访问美国,美国一家新闻媒体宣称,中国内蒙古艺术团的演出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内蒙古歌舞旋风”。如今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各地都留下过乌兰牧骑的足迹,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响过乌兰牧骑的歌声。

  乌兰牧骑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从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节目,如“顶碗舞”、“牧民的喜悦”、“彩虹”、“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翔”、“梦中戈壁”、“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富饶美丽的内蒙古”等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品和典范。60年来,乌兰牧骑就像一所大学校,把一批批年轻幼稚的队员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文艺工作者,把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文艺新苗孕育成艺术家。德德玛、图力古尔、拉苏荣、牧兰、金花、达日玛、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道尔吉仁钦、朝鲁、巴达玛、那顺等等都是在乌兰牧骑这所学校里成长起来的优秀艺术人才,是乌兰牧骑的事业成就了他们的事业,是乌兰牧骑的生命赋予了他们永恒的艺术生命。

  改革开放以来,乌兰牧骑积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学习乌兰牧骑活动的通知》,再次肯定乌兰牧骑的方向。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对乌兰牧骑的性质、方针、任务、体制、队员、设施、经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从1992年开始,内蒙古先后7次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极大地提高了乌兰牧骑的影响和凝聚力,同时也标志着乌兰牧骑事业的繁荣发展。2001年,根据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指示精神,内蒙古的乌兰牧骑再次组成两个分队到全国各地进行了3个月的巡回演出,把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和精湛的表演带给各族人民群众,受到广泛好评。

  为鼓舞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毛主席曾5次、周总理曾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总理在讲话中对乌兰牧骑提出殷切的希望:“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到全国土地上,去鼓舞人民”。邓小平同志1983年题词:“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一经公布,在内蒙古文艺界和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新老乌兰牧骑队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实践证明,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乌兰牧骑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没有变,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没有变。经过60年的磨砺,“乌兰牧骑”这个“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爱护下茁壮成长。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作者:巴特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汇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创作研讨会

      评情景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精神关切在基层,扎根生活求创新

      巴特尔: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的作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