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马克思主义与当前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7-18 阅读: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罗立桂 收藏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灵魂和指导思想,也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当前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深化,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当前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指导地位,把握好当前文艺批评的方向盘,2017年6月23-25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甘肃兰州联合举办了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马克思主义与当前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当前文艺批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化融合开放中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建构

  党圣元会长在总结与反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成就与缺失的基础上, 以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姿态为价值参照,认为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中建构能够体现民族性、原创性、体系性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论话语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现当代文论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导引、推动作用,我们需要梳理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反思其成就、缺失,重新思考、定位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现实境遇、当前论域的交互性思考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和创新的新路径,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及核心话语体系的构建。(点击阅读:党圣元: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李继凯(网编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认为中国自现代以来,各种文化与文艺思潮的深处都涌动着“文化磨合思潮”的潜流,现代中国文化就是在现代时空中的中外文化逐步“磨合”而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要在“文化磨合”的语境中建立与“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大现代”相契合的文学观。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磨合思潮”的深入发展和渐入佳境,更具兼容性和多样化的多元文化,使得“新世纪文学”呈现出多元多样的文学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磨合思潮”中的“主义”之一,也要在与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碰撞、对话、磨合、汇通中确立“理论自信”,建构与新世纪文学和文化盛景相适应的文艺观和话语体系。

  张红军从主体的角度切入,说明中国本土原有的文学与文化传统对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引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建构、改造、传播、接受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考察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的传统教育背景,认为在对后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中发生过重要影响的第一代左翼理论家中,他们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以儒家经典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传统教育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观念与文学修养,是他们理解、接受从国外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时无法排除的前见。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中建立理论自信

  王杰在发言中指出当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中存在着认识的模糊与混乱,由此造成对当代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文学意义的阐释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因此,深入阐释和研究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厘清当代美学问题与当代批评形态的关系,就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通过与夏中义教授在“文艺反映论”等问题上的商榷,认为“文艺反映论”是西方文论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当代仍然具有活力,会以新的形态研究和解决当代美学问题。他形成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文化经济时代和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而在中国近三十年美学的发展中,一种新的美学思维,一种新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审美经验的认知模式正在静悄悄地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及其当代发展。(点击阅读:一个构建起来的幻象——王杰就“反映论”问题上与夏中义商榷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文学批评需要正视的问题。张奎志提出文学中如何表达政治诉求,实现文学与政治的联姻,使其既保持文学自身的特点,又实现其政治教化功能,中西方文学采取了不同的叙述策略:中国选择“比兴”手法,西方则多采取隐喻方式。

  张进认为“理论之后”对于“理论”的种种诘难,归根结底源于其对理论的一系列错误设定,它从反面彰显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当代意义。而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来看,理论应是“物质性、事件性、生产性”的三元辩证,认识理论的物质性,把握理论的事件性和解放理论的生产力,是“后理论”时代“做理论”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理论自信”的基本途径。

  在精研原典中获得理论创新的原动力

  张永清在发言中提出,国内对青年恩格斯文学活动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对与青年恩格斯的文学活动、哲学思想、政治追求、人格理想形成有重要关联的白尔尼的相关研究更是“付诸阙如”。有鉴于此,他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穷尽”式整理,反复细读了青年恩格斯在1839年4月至1843年8月四年半间有关白尔尼的书信、诗歌和论文,发现了白尔尼对青年马克思在文学、哲学、政治三大领域的影响,清晰地勾勒出了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发展态势及其转向过程。

  基于文献整理和原典精研的“前史研究”,是力图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论原点、寻找理论创新和生长点的研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的一种理论自觉。韩伟提出以扎实的文献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论思想和批评理论做一种考古学式的分析和阐释,从思想史发生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是时代语境和历史语境融通后的意义激活,是以回到马克思的姿态,寻求一种融历史性、生成性与当代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真正可能性的对话,马克思主义文论会由此获得不断创新的学术活力和理论原动力。

  重审人民性问题及自觉确立文学批评标准

  “人民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向导”,同时,人民性立场也是确立当前文艺批评标准的基本尺度。王贵禄提出新世纪文艺批评应该建构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体系,首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这是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文艺批评体系的原点,其次要确立包括真实性、倾向性、历史性和典型性的美学标准,然后就可进入作品,观察文艺作品如何评价群众,分析作品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探寻作品中是否体现了作家的人民性的文学观。

  王天保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出发评价文艺作品,这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有内在的相通性。从历史语境中考察“人民”概念流变发现,现在的“人民”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文艺批评要尊重人民的文化需求,培育人民的沉思能力,关注文艺作品中的失败者与小人物。王银辉指出以人民性为根本和价值导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理论源于实践,又要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文艺人民性理论的指导下,文艺创作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民性,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描写主体对象是谁,反映怎样的现实生活,以及采用何种艺术形式,是文艺人民性创作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

  “文学批评绝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它关乎我国文学的未来发展,关乎文学能否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关乎能否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丁国旗直面当前文艺创作与批评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阐释了“文学批评的三性”:客观性、倾向性与多维性。他认为,客观性要求在评价作品时要尊重艺术创造规律,做到实事求是、科学理性;倾向性要求在分析作品是充分发挥批评主体的能动性,把握好批评的价值尺度;多维性要求充分发现作品的潜能和价值,以开放发展的眼光全方位展示艺术作品的魅力。

  另外,杨光祖(网编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点击阅读:关于杨光祖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乱象丛生,批评公信力缺失,通过对本雅明文艺批评的阐释,他指出本雅明重视批评文本的思想力量,具有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和原创性思想,重视文本细读,强调艺术感觉,多采用断片、碎片、格言等批评表达方式,很中国化。这些都是中国当前文艺批评需要借鉴和重建的精神。徐晓军则通过考察萨义德世俗批评中的现世性概念,认为文艺批评家应该有现世性立场,发挥马克思提倡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入世,摆脱依附和成见,自主观察文本书写与世界的关系。

  通过本次会议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与多元文化的对话、融合中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文论话语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当前社会现实和文艺创作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和关注现实的品格,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引导当前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理论自信,促进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健康发展。

      (作者:罗立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董学文)

       访中科院院长王伟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