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杜学文:让读书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017-04-26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收藏

  这些年,全民阅读扎实推进,“书香中国”成效显著,“多读书、读好书”的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正在形成。希望读书真正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有修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

让读书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图书阅读率为58.8%,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均呈上升趋势,令人欣慰。

  那么,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刻。胡适认为,“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如是三点,各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基本都是从实用层面来谈问题,格局似乎还是小了些。笔者认为,比“有用”更重要的是“无用之用”。换句话说,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来讲,读书的境界,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读书是为了消遣。人在无聊的情况下,通常要找些事情做,例如读书。这种意义上的读书,和唱歌、聊天、打牌、玩手机、看电视等大同小异。虽然方式、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打发时间。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未曾经历或感兴趣的事,也不失为一种惊喜。它没有太大的功利性,虽然也有一些乐趣,但对阅读者而言,其实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

  第二个层次,读书是为了求知。例如,学生要通过读书来掌握知识、完成学业。科研人员为了结项、获奖,要查阅大量资料、考证各种版本等。这种实用性,是人们普遍认可和追求的,因为它的作用最明显,甚至是立竿见影的。通过读书,我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做好了事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史,也可谓一部求知史。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当然非常重要。

  第三个层次,读书是为了思考。“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人之所以自贵于万物,原因之一便是突出的思考能力: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一方面,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些文明成果,很多是以文字、图书来记录的。其中,不仅有知识层面的内容,也有价值观、方法论层面的内容。高层次的阅读,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思考,由表及里,发现规律,达到创造。另一方面,思考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力、学识、经历、技巧等。而读书,恰恰可以开发智慧、增长学识、丰富经历(虽然是间接经历)、启发技巧等。因此,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阅读数量和深度,来推断和感知其思考能力。

  第四个层次,读书是为了修身。修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东西,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涵育和成长。那么,一个人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俯拾即是,都在讲读书对于修身的积极意义。通过阅读,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不断见贤思齐、克服低级趣味,成为一个正直、善良、高尚之人。这才是阅读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正如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读书让庸常生活变得有滋有味。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阅读载体也在不断变化。电子阅读因可以随时随地、海量选择,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例如,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电子阅读越来越流行,于是有人感慨,书香时代正在远去。但笔者认为,真正的深度阅读还是要靠纸质图书。

  首先,纸质图书更有质感,为我们提供了书的生命形式。书的生命,长期以来是由文字、纸张和读者共同赋予的。这种阅读习惯,成了广泛共识。捧一册书在手,一字一句读来,一页一页翻过,任时间静静流淌,自有一番美妙况味。其次,纸质图书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批点,把瞬间的感悟、思考随时记录下来。这对阅读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再次,纸质图书可以任意翻阅。对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不清楚的部分,可以更方便地反复品读和琢磨。而这,是其他媒介难以实现的。除此,阅读纸质图书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把读过的书累积起来,看着它们越来越多,那种喜悦不言而喻。对于爱书者而言,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生命历程。

  “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而这与公共图书馆普及密不可分。”4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这些年,全民阅读扎实推进,“书香中国”成效显著,“多读书、读好书”的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正在形成。希望读书真正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有修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

  (作者:杜学文,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4·23世界读书日,在文艺的春天,与阅读相约

       赵彤:求新莫忘温故,读书方能传远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