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艺评论家要回应时代勇于担当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举行
9月20日,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等单位负责同志,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新文艺群体代表近百人出席活动。
论坛开幕式致辞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文艺评论工作的关键是学习、领悟、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文艺工作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陈出新。”仲呈祥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把握好批评的方向盘,做到分析美、欣赏美、鉴赏美,也更好地凝聚力量、发挥作用。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年的贺信中,把文艺评论和各个艺术门类并列在一起,对文艺评论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是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莫大的鼓励。“文艺评论家应该深刻认识到文艺评论、文艺理论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担当,以一种更加清晰的头脑、更加深邃的目光尽到培根铸魂、引领风尚、推动创作、繁荣文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庞井君表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未来中国形象需要广大青年书写,青年也是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继往开来、发展创新、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力量。今年的“西湖论坛”首次将不同艺术门类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就同一问题集中展开研讨,就是期待这种跨学科、跨门类的研讨能够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
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表示,文艺评论是一个“发现”的事业,批评是在山中寻足迹,发现常人之所不能见,发前人所未能发,在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中,用自己的标准和理想去发现有可能出现的大师及大师级作品,是评论家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张均林同时表示,在即将迎来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评论才俊齐聚杭州,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文艺发展、辉煌成就、青年形象与国家形象等内容展开研讨,回应时代,彰显了青年文艺评论家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研讨中,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对文艺评论带来的影响,成为参会专家的关注焦点之一。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长饶曙光指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都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的格局和思维方式。这些新技术也会对电影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电影本来就是科技化的艺术,5G以后,技术的进步会对我们的文艺批评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应对”。
上海市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表示,媒介融合的发展样态,倒逼每个人都要有互联网思维,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融合,更是思想观念的融合。而具体在文艺批评领域,就必须克服一些倾向,比如要克服学理弱化的倾向,要克服商业性的牵引,要警惕一种标准的悬置,敢于明确亮出我们自己的主张。
坚定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的独特性,也成为参与论坛的许多专家的一致观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冠超认为,最近很多年,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不多,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艺术形式都是在跟从,忽视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独特性。“创作不能跟从,真正的艺术创作或者文化创造应该有一个自我塑造的能力,永远要有一个自我塑造的能力。尤其是在文化转型过程当中,要有转型的自主的能力,这个是对我们青年创作者或者青年理论工作者或文艺评论者提出的一个要求。”
中国影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宋展翎也指出,创作当中要有我们自己的审美品格,要有东方化审美的追求,“站在新时期往未来去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升我们的电影工业化水平,但在创作中,不能一味去模仿、去借鉴、去翻拍,这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未来之路。我们只有烙上自己文化的印迹,才能跟西方文化对话和博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