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举行

2016-05-09 阅读: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俞吉吉 收藏

杭州西湖(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

  创作与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文艺评论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5月7日,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正式落户杭州。当天上午,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暨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揭牌仪式在杭举行,30多位青年文艺评论家齐聚一堂,探讨“戏剧的中国表达”。

  当下,青年已经成为文艺消费主要群体,青年评论家也逐渐成为评论主体。如何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给人以信仰的坚守和美的启迪,提高大众审美水平、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大家一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需要继承和弘扬。戏剧应该更好地吸收精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中国精神。

  西湖论坛秘书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表示:“我们要建立一种文化自信,不管是引进也好,创作也好,新技术应用也好,都是为了讲中国故事,树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表示,像莎士比亚戏剧等称得上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都有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戏曲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艺术创作者需要把它开采出来并真正转化成为我们所用的金子。在舞评人、导演、编剧梁戈逻看来,通过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传统戏曲等方式,在轻松愉悦中,在潜移默化下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民族精神。他说:“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东方故事,展现东方审美,传达东方哲学。”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不少文艺评论家想到了回归本土。现代戏剧叙述方式和表演姿态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舶来品进行中国化改造,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主旋律戏剧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当下的主旋律作品中不乏制作精良、技艺精湛、表现精美的作品,但有时会出现专家叫好、市场不叫座的情况。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伟看来,最大的困境在于真实性。“除了喜闻乐见的形式,还要有与观众情感心灵相通的真实可信的内容”。创作者只有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挖掘人物的真实情感世界,才可能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主旋律戏剧精品。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说,一切传达真善美的作品都是主旋律戏剧。好作品应贴近人性深处,真正有思想震撼力、情感穿透力。《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朱光说:“要怀着给自己家小孩子写戏的心情去写戏。”

  >链接

  今年发布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基地”作用,支持办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加强评论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青年评论人才。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省文联去年8月共同创办的“西湖论坛”是一个青年文艺评论家的盛会。它致力于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视野和蓬勃发展的创作实践中,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形式不断涌现的形势下,搭建青年评论家的话语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评论家群体,为培育文艺评论中坚力量、推动文艺评论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