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担当起新形势下
文艺评论工作的使命任务
陈建文(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次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评论界要充分认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担当起新形势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举旗帜,就是要在基础文艺理论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在思想交锋中,既要析事明理,力求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也要敢于亮剑,敢于同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
聚民心,就是要在推出精品的过程中,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发现推介出来,把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介出来,让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激励,促进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育新人,就是要在推进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中,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一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艺评论界的时代新人和生力军。
兴文化,就是要在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过程中,积极倡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基因在文化传承、融合和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展形象,就是要在国际文艺交流过程中,提高国际传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艺术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让世界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精神、中国形象,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实践中,要科学把握,充分认清举旗帜是战略任务,聚民心是中心环节,育新人是重要职责,兴文化是关键根基,展形象是必然要求这一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要切实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在提升本领上下功夫,不断强大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坚定者、奋进者、创新者的姿态,创造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工作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文艺评论界的独特贡献。
用心用情用功写好评论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这不仅是对创作的殷殷厚望,也是对评论的谆谆嘱托。
我们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评论的生命线。
用心,就是要用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化于心的辩证和谐思维去对评论作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分析,站在新高度,找准新方位,提高评论质量,以达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以举精神之旗帜、立精神之支柱、建精神之家园。譬如,尚长荣就是一位用心的艺术家,他师从侯喜瑞,又兼学金少山、裘盛戎先生,他还学了周信芳的“麒派”艺术,他以自己的用心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塑造了曹操、塑造了魏征、塑造了于成龙,他既不是“侯派”,不是“金派”“裘派”,也不是“麒派”,而是取各流派之长,以自己的艺术感悟力和创造性劳动,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上承流派,又有代表作,形成了独特美学风格,既有观众群体,又有理论家为其进行理论总结,还有传承人,六项齐备,可称“尚派艺术”已经形成。
用情,就是要以我们评论工作者“艺比天大”的对人民对历史对文化的极端负责任的真情深情,灌注评论全篇,真正做到为历史立言、为时代立碑、为人民呐喊,倾其全力注入全情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创立中国文艺评论学派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用功,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夫去传达出评论家的学养、素养、修养,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以形成独具风格、具有独特魅力的评论华章。譬如我的老师、电影美学家钟惦棐先生,看钟老的电影评论,你不能不承认,他写得多漂亮,即使把他的名字抹掉,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大堆评论文章里面把他辨识出来,因为他独特的文字魅力,独特的思维穿透力,非比寻常。评论家应该练就这样极具个性的文字功力。让评论之翼助创作之翼,齐飞共翔,展翅高飞,推动文艺事业持续繁荣。
我们务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用情用功写好每篇评论,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去开创文艺评论园地的百花齐放新局面。
有效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我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在论述文艺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时,都鲜明地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理应加强,为什么在加强的同时还要改进呢?显然,这是因为在今天,文艺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个市场经济,一个互联网,文艺的环境、业态、格局深刻调整,创作、传播、消费深刻变化,文艺的投资主体、生产主体、市场主体,文艺工作者从业方式,人民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大量出现,文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新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而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为应对变化了的形势和挑战,要求党必须加强和改进对文艺的领导。
党领导文艺,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制定正确的文艺方针政策,如选好配强文艺单位的领导人,以保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新时代,就制定方针政策而言,如何既符合执政党政治路线和战略目标要求,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避免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确保文艺工作者不被资本所绑架和裹挟,如何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方式、法律的手段来管理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显然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如何让今天主导着文艺产品生产的投资人、经理人、经纪人,也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考虑和处理好文艺产品两个效益两种价值的关系,显然也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办法。这些,都亟须我们认真研究,认真应对,否则,加强党的领导就难以落到实处。
论“守正创新”
陈振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一个有历史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告诉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时代。从五年前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正本清源”,到今天强调的“守正创新”,其实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五年前提出的“正本清源”,着力点是在“本”和“源”,我们要强调传统文化,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但是这次特别提出,要从原有时代走向今天这个“守正创新”的时代。
而其中的关键词,一是“守正”。文艺创作中有大量正能量的好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消极的、低俗的、缺乏健康品质的。在一些艺术如影视领域中,甚至还有追求极其负面的低劣作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因此,根据目前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守”,而不仅仅是倡导“正”,意味着不能完全放任,我们需要有一些约束,需要有一些管制。“守正”并不是指退到保守,而是坚持坚守,百折不挠,不计得失,不惜代价,如古代警语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进而打造民族的、国家的、文化的精神高地;这种以“正”为守的号召和提倡,正是目前我们文艺界最需要的。
其次是“创新”。充分认识到“守”与“创”是一对辩证关系的两翼。守是正确的出发点,目的是“创”。固步自封,迂腐保守,不接受新事物,不面向新未来;因循守旧,社会停滞、百业不兴,这些绝不是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健康社会所愿意接受的。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的最大特征,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如何用“创新”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文化自信”,倡导从“高原”走向“高峰”,创造出这个时代的新高度,这才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今天文艺界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应该把“守正创新”作为每一个艺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指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从而完美地塑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精神世界。
广泛汲取创新资源,建构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理论话语体系
庞井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建构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和生态环境,推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从高原向人类艺术高峰迈进,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理论和评论责任,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理论建构、理论研究、理论创新和引导创作的作用。面对时代的挑战和时代的呼唤,还存在着文艺理论滞后、资源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足、评论弱化的现象,我认为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汲取创新资源。
一、把握时代脉搏,向丰富鲜活的民间文化汲取创新资源。生机在民间、创新在民间、高手在民间。深入生活就是走出书斋、书本和庙堂,走到基层、乡野和民间,到民众中去。要把生活中鲜活的东西进行艺术性的升华和理论的概括,练就提炼生活、升华生活和再现生活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思想创新的本领。被评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的《梁祝》,最初的创作灵感和动因就来自民间音乐和民族戏曲,它的创作者之一何占豪先生曾表示:“我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得益于民族音乐遗产,我只是借鉴,把他们从古老的历史宝藏中提炼出来而已。”
二、深情回望历史,向传统文化汲取创新资源。我们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同时要从时代的语境、社会的环境和主体价值需要出发,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现代性的建构,创造新时代的理论范式。新的理论范式不但要解释过去的问题,还要解释现在的问题,不但要解释中国的问题,还要对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中国理论范式的回应和破解。中西一些大思想家都认为中国的文化特点是审美艺术性突出。中国是诗的国度、文学的国度、艺术的国度。郝伯特·里得在《艺术的真谛》中就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享有如此丰硕的艺术财富,从全面考虑,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国艺术的卓越成就相媲美。”可见,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相比,在人类精神结构的科学认知、精神信仰和审美艺术三大板块中,中国文明的审美艺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大力挖掘、提炼和创造性转换。
三、密切追踪前沿,向世界文化各领域最新发展成果汲取创新资源。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一日千里,势不可挡,我们的确应该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在人类、世界和历史的广阔参照系中对当代艺术发展作出定位、透视和深刻思考,使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既体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旨趣,又符合人类共同的审美经验。我们要进行中国文艺理论与评论话语体系建设,就要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汲取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今天我们正处在人类精神文化大变革的前夜,未来和远方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过去是可以回忆但不可改变的,未来是可以改变的但不可预测,我们要有一种创造未来的精神气质,善于将未来的价值向度引入现实的行动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回应时代精神的召唤,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才是有生机、有成长空间和美好前景的。
发挥文艺评论的美育作用
范迪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南和战略部署,对我们搞好文艺评论有着深刻的启发和指引意义。
这段时间中央美术学院师生都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八位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百年央美的历史也是百年美育的历史,一百年前中央美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就是在蔡元培等文化先贤“以美育代宗教”这个理念倡导下成立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美育的重要性,给美术界和整个文艺界以极大鼓舞,回信中提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不仅在艺术教育和创作上是精辟的论述,也促使我们思考文艺评论怎样和美育的功能结合起来,发挥提高社会审美水平、促进文化建设的作用。
文艺评论一方面联系着创作者和作品,一方面联系着社会阅读与理解,文艺评论工作者关注什么、发现什么、评价什么,是文艺评论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益的前提。在今天文艺现象丰富多样、纷繁复杂的情形下,首先需要坚持文艺评论的正确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提出要“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都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职责。文艺评论的前提是发现,我们要努力贴近创作实际,发现优秀的作品,发现作品中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这些因素,从而进行解读分析阐述,使作品中优秀思想观念变成阅读线索和路径,把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更好点化和阐述出来,通过评论作用于创作,作用于社会,以期对人的心灵情操和社会风尚都起到引领作用。
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气象,美术评论要研判新的创作态势,积极推介优秀作品,这些年美术界在纠偏原来的状况上下了很大力气,但是总体来说美术评论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美术评论家队伍还不是很壮大,尤其是在坚持正确的评论立场,拥有比较深厚的评论学术准备上还不是很够;二是美术评论在自身话语体系建构上还不足,需要提高思想认识站位,进一步加强评论话语主体意识的建设,使美术评论发挥积极作用。
自觉守望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提炼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在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
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几个词、几个概念、几个理论。千百年来,我们文艺家就是在做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工作,历朝历代文化经典所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感性的、形象化的方式在提炼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进一步发现、发掘和阐释经典作品内在包含的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而极富人类智慧的文明。无可否认,近代以来的中国,无论是晚清年间的变革图强,还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在整体上都不幸被看成阻碍民族发展与强大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是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几代知识分子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民族强盛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才导致许多青年人思想中文化自卑感的弥漫。
国家、民族的盛衰原因复杂,把文化区分为“先进”的和“落后”的、认为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按照同一规律线性发展的典型的文化一元论,已经日益丧失了影响力,代之而起的是更理性与更客观的文化多元论。认为文化是多元发生且多元呈现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能简单地分优劣,这一观念在当代世界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对后发达国家而言,文化多元论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文化自信不能仅停留在盲目的信仰阶段,还需要有更丰富的情感材料为支撑。
对每个民族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的前提,就是认知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文学艺术经典就是我们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精神标识,它们内在地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我们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守望者和传承者,同时还要切实推进经典当代阐释工作,一是要致力于正面阐述传统经典的积极因素,努力让民族文学艺术经典回归当代人的情感生活世界;二是通过更具普世性的阐释和传播,让世界领略这些优秀民族经典的精彩;三是加大对当代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立得住”的当代好作品“传得开”“留得下”,成为新经典。
增强文化大局意识,提高文艺发展质量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艺质量,用更多优秀作品坚定自信,鼓舞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是新形势下文艺的重大使命和努力方向。
提高文艺质量,要有清醒正确的文化大局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角度,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极其重要性,文艺工作同样特别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立场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正确认识文艺在新时代中国强起来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文化作用,中国强起来需要优秀文艺的精神支持,也一定包括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出现,要求文艺提供更多的积极的思想文化精神。应该充分认识文艺不只是娱乐和自我艺术实现,也不能只是概念的传声筒,是用审美的形式呈现积极的精神文化,给民族和人民以艺术的有力的精神支持。
提高文艺质量,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的文化视野,扩大更多的社会创造活力。着眼于内容更广阔更深入,呈现形式更独特更有艺术感染力。理论批评应该发挥推动文艺创新的作用,首先要能主动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树,同时要提高批评的鉴赏性,精准到位地指出作品的艺术精微、长短得失,与创作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提高文艺质量,必须丰富和提升作为美的创造形式和水平。如艺术形象的新创造,艺术媒介的创新,艺术与技术和其他文明的结合,不断形成文艺创造的新价值,努力攀登文艺创作新高峰,使我们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中留下历史记忆。
提高文艺质量,要求文艺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扎根人民,提升修养。就是要有共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并与伟大的艺术理想相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艺术之心与人民和时代脉搏一同跳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为实现文化强国贡献艺术实力的文化自觉,创造无愧于新时代并对世界有所贡献的优秀作品,把做人行事的健康准则和从艺的积极艺术理想统一在一起,把做人与文化的修养贯穿始终。
写出新时代的青春气息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面对时代的写作方向。现在仅就会议明确要求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谈一点看法。
今天和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年轻人,主流文化必须赢得未来社会的主流青年人的首肯和认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每次演讲都要跟年轻人交流,我就问我讲的这些理念和想法,包括我表述的方式你们是不是能够接受。很荣幸,大部分年轻人都很接受。得不到年轻人的热烈呼应,我们的主流文化就会被边缘化。应该承认,今天的青年一代,对于国家和时代的认同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和强大,感受到了新时代给他们带来的美好憧憬。去年《战狼2》的观影热潮证实了年轻人接受主流的精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我们不负年轻人期待的百分之百的艰苦努力。
就我看到的主流话语中,依然存在着套话、空话、言不由衷的假话,乃至废话太多的弊病。我要坦率地说,有很多主流文章就是为了课题,就是为了经费,它不动心,不动情。有些文章,仍然有着毛主席当年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毛病,干巴巴的几条筋,像个瘪三,瘦得难看。别说一般读者和年轻人,就连我们有时也读不下去。所以,我们的主流文章要有与新时代、新读者匹配的新文风。上世纪初,我们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先烈就说过,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我以为,当前主流文章一定要写出新时代的青春气息。这种青春气息,首先表现在思想的深刻性,不是照抄文件讲话,恕我直言,加引号是抄的,不加引号也是抄来的,这是不行的。消化文件讲话,提出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的对读者有启发的理念、观点和想法。其次,是文风和语言表达。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话语方式创新”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加以实践和突破。主流文章不能千人一面,陈陈相因。要有年轻人愿意接受的青春的激情,满足他们渴望新知的期待。主流文章如何出新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每次讲话给我们做出了示范。看齐意识的核心是精神境界的看齐。我们文字工作者一定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要努力写出新时代的青春气息,写出大时代的开阔视野来。
提升守正创新的感悟力
王丹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守正创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十五字使命任务的重要切入点,在当前意识形态新变化、科技创新新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新氛围中,我思考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守正创新,从当前来说比较重要一点就是要提高感悟力。
守正,要求我们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历史观、价值观作为创作与评论之魂,以人民群众的所感所思所盼为创作与评论之根,以时代气息、生活沃土、社会脉动、历史文化为创作与评论之源。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始终作为创作与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认真的观察与思辨态度,去不断打磨感悟民情社情舆情的基本功力,坚决反对唯收视率、唯引爆率、唯点击率倾向,在全社会营造出以为“中国梦”凝魂聚气为荣反之为耻的大环境。在彰显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之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人的时代形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应当是艺术理念、思维方式、表达手段、传播样态的综合实践活动。丰满的人物形象、鲜活的视听语言离不开深入社会生活的体悟,创新绝不能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浮浅化甚至口号化。一部作品是否去用心体察百姓的深度关切,用情描摹时代的精神图谱,用脑点拨人物、故事的内在动因从而激发受众新鲜社会认知与审美共鸣,考验着每一位创作者的感悟力!守正创新的质感,至少需要在一部作品的深层理念、审美要素与呈现细节这三个基本层次上考量。
细节的选择与表达,表现着审美的个性化偏好与对生活原色的观察与捕捉水平。故事结构、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等审美要素的设置与推演,检测着主创的艺术功力与知识储备。而深层理念是清晰还是模糊、是否存在伦理价值的偏颇,则更是考量创作的品质与传播的效果的重要前提。
面对八亿网民的数量突破、5G流媒技术的来临、大数据的精准预测、融媒样态改变的加速等媒体生态和社会舆情的新变化,我们对社会民情民心的喜怒哀乐、传播通道、表达通道,要有一个敏锐的清醒认识,在创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创新,都需要切实提升上述三个层次的感悟力。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明确要求。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史诗”,是史的诗化,首先是史,然后成诗,所以,正确的历史观就是前提、是基础。
无须讳言,我们的文艺创作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片面的历史观,对文艺创作造成了影响,致使一些作品传播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观念。片面的历史观在艺术中的表现特点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无限放大局部而代替历史整体。比如用“民国”否定“新中国”,就是把民国时期的富有阶层的优雅生活无限放大,以掩盖大面积的民不聊生的真实历史,或者是以少数人物在历史变革大潮中的不幸命运,否定历史的整体进步,给人一种民国比新中国还要好的假象。再比如对新中国历史的描写,无视历史的连续性,而是把特定时期的某一点无限放大,刻意制造两个三十年的相互否定,给人一种历史错觉。还有一种现象是以抽象的“人性”解读历史,认为那些超越个人七情六欲的所谓英雄是不可能的,雷锋与活雷锋都是虚假的,这就通过解构一定时期的英雄人物而解构了一定时期的历史。
新时代的文艺,应当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品质。只有整体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历史,才能看清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体进步过程,才能看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模式硬套中国道路,否则,就会陷入脱离中国国情的形而上学,陷入错误的历史观。实际上,某些人之所以陷入片面的历史观,就是因为无视中西差异,把西方模式当作“普世”模式而教条式地膜拜,从教条主义滑入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多种因素合力而形成的结果。艺术对历史的反映,是一种形象化的“修辞”叙述。修辞立其诚,更要达于真。不能达于历史之真,“修辞”就会变成“矫情”,忸怩作态,顾影自怜,不可能产生史诗性作品。因此,正确的历史观是筑就艺术高峰最坚实、最牢固的基础。舍此基础,便无大厦。
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自卑,必然导致崇洋媚外,进而否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和品质,否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文化自信与历史观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是文艺理论和创作必须重视并正确处理的问题。
从信仰和素养谈起
刘琼(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
这是一个体验独特、经验丰沛的时代,但很遗憾,在创作素材和底料都很充足的背景下,我们却异常焦虑。这个时代能不能产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大师?我们的文艺创作是否匹配这个时代?我们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结合文艺创作历史经验,审视文艺创作现状,我们对文艺创作主体建设存在的信仰和素养问题不能不有所警醒。
作家艺术家既是蓄洪的入口,也是泄洪的闸口。水库水位高低和下游的水量,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决定。毫无疑问,什么样的人,会写出、演出或画出什么样的作品。作家艺术家通过文艺作品塑造人,首先要塑造自己。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我们要想创作伟大经典的作品,首先必须解决作家艺术家的观念认知和情操修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给老艺术家牛犇的回信指明了从艺做人和信仰、情怀、担当的内在联系。信仰是一个人日常关切中最具有深度的部分,也是最执着的部分。情怀和担当是一个人素养中最具有色彩也是最高级的部分。信仰、情怀和担当是创作主体创作前的精神、思想和理念准备,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从艺和做人不能分,没有信仰,没有情怀,没有担当,就没有大艺术家,没有大作家。文艺创作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准备充分、水到渠成,而不是用看起来眼花缭乱实际上硬挤硬凑的模式化表达来堆砌,来耍花活。从艺做人应该是同构的,是一个整体。“立言先立德”,崇文尚德,德艺兼修,不断提升人格和精神境界,既是对创作者的要求,更是伟大作品诞生的条件。信仰和认识不足,必然情怀欠缺、担当不够。艾青当年写《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出于家国情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信仰和素养的问题,但作家、艺术家的信仰和素养问题尤为重要。这不是对他们的苛刻,这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或者献身的事业,不容马虎。我们曾经马虎过或宽容过,认为作家、艺术家的一部、几部作品出不了大乱。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我们会忽视创作主体的自身塑造,会轻视这个职业,到头来吃到的苦头走过的弯路并不少。今天重提信仰和素养问题,实际上抓到了软肋。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讲好中国故事
陈建忠(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文艺的形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是坚持文艺创作“二为”方向,解决文艺作品如何表达时代、抒写人民的原则性问题。但我个人以为:在当下的某些创作者与传播者眼中,这个“人民”的涵义是打折的,是不完整的。以一些影视作品而言,所谓的“人民”多半是以新兴城市白领和青年手机用户为主的群体。他们对于网络传播话语权的控制和表达权的扩大,使得整个行业对这一群体亦步亦趋,定制了从网文IP到影视开发一条龙服务,以期借助他们的喜好来制作话题,谋求利益最大化。于是,从内容到包装,一部部追求浅表、追求视觉爆炸、“小鲜肉”与“小花”当道的速成产品大行其道。而“人民”中的绝大部分,如工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科技群体是被遮蔽在外的。他们只能坐在一边看着那些所谓的精英文化和新贵阶层的表达而无法从中嗅到他们熟悉的气息,难忘的乡愁,对事业的坚守与清贫的忍耐,生活中的挣扎和获得后的幸福。
影视剧本是传播最快速、最广泛、也是展示中国形象最好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电影银屏、电视机和受众人群,我们本应该利用好这块宣传阵地,而不是在唯票房、唯收视率、制造市场爆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前不久,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三家协会主办的2018北戴河文艺峰会,以“人民与英雄——中国影视创作的初心与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影视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会专家对当前宣传和创作中出现的矮化英雄、消费英雄,漠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追求的风气提出严厉批评。具有国家形象、民族精神、时代气质的作品,理应饱蘸着创作者的情感、心血和创造,在对人民忧患和快乐的摹写中,在对时代精神与风貌的描述中,以更为磅礴的胸襟和气象,以更为真挚的笔触和情怀,歌唱祖国,礼赞英雄。这才是真正地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作为一名一直关注影视发展的评论者和创作者,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屡次提到的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有感触。只有对我们的文化传统足够自信,相信其内生力量和转化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坚持去探索一条弘扬中国美学精神的创作之路。城市化的加剧以及与世界接轨,固然需要我们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但骨子里的美学基因不应该被丢弃,那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优雅,那种根植于5000年文化中的平和与温润,那种面对苦难岁月的坚定与从容、乐观与豁达不能丢!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育新人兴文化
对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充满信心
颜全毅(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有许多心得体会,尤其对其中的“文化自信”深有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包含了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一名教师,我从近些年从事行业的发展中,深刻感受到“文化自信”对于我们行业的引领和推动。
戏曲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应予大力传承弘扬,但毋庸讳言,在今天的艺术门类中并不处于主流当红的位置,许多年轻人对于戏曲很不了解。十多年前,我们戏文系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名额六十个,但报名人数,最少时仅仅只有一二百人,我们可挑选的余地很有限,即使招收进来学生,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艺术还是有疏离心态,甚至不知前途和未来希望。而随着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在近些年,国家各种戏曲扶持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包括许多年轻人对戏曲有了重新认识,对于戏曲各行业的发展也有了信心。还以我们戏文系为例,同样每年招收六十名学生,但近些年报名人数不断翻番增加,到2018年,全国有4700名高中生参加了戏文系招生考试,比十多年前增加了几近二三十倍,几乎达到了百里挑一的程度,戏文系招生的火爆,充分显示了“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凝聚力,青年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向往,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文化自信”不止停留在口号和想象,就戏曲创作而言,政府出台了众多政策实打实地进行扶持,国家艺术基金,文化部优秀剧本扶持、剧本孵化计划,北京市艺术基金等等,都是很好的支持,只要努力创作,就有可能实现梦想。我的研究生中,这几年就有五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还有一些同学获得了北京市艺术基金,还有的获得学校拍新戏的基金。这些基金的资助或许并不多,但是正是这么一次机会,让这些对戏曲原来并没有太深刻感受的同学,把剧本搬上了舞台,很可能就奠定了他们一辈子从事戏曲的决心和信心。虽然青年编剧成材的路还很漫长,但我常对学生说,你们现在条件太好了,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