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11期(总第50期)目录
■ 特别策划·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
4... 人工智能开启中国文论自主创新时代/刘方喜
16... 人工智能引发电影创作生产变革新浪潮/赵海城 陈昌业
■ 理论探索
24... 在思想交锋中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学/夏燕靖
39... 当下中国电影的类型自觉与价值建构/陈晓云
48... 早期中国本土摄影理论中的画意模仿论/潘万里
■ 艺海杂谈
61... 论文艺批评家群体的变迁/宋家宏
7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合发展之路/王岩
78...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刘礼宾
85... 从双重时空看女性网游小说的内在特质/邓韵娜
■ 青年批评
93... 试析当下电影批评若干理论误区/孙佳山
■ 序跋与书评
104... 巧用史料探求乐史贯通——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江剑辉
■ 名家专访
110... 用西方油画语言为中国人造像——访画家靳尚谊/采访人:赵凤兰
封二... 《天坛祈年殿》 (美术作品) /关广志
封三... 《云闲入太古》 (美术作品)/李雨阳 微评/大利
封底... 《黑夜的底片》 (摄影作品)/李刚 微评/思澜
封二... 《天坛祈年殿》 (美术作品) /关广志
封三... 《云闲入太古》 (美术作品)/李雨阳
雨阳的画,十余年前不是这样,画得奔放激烈,淋漓痛快。但后来他渐渐不满足于自己的画法,寻找一种“复古”之路,我这里所说的复古是寻找一种早被当代丢失的古意。形式之新,如戴帽穿衣,一眼能详。而“内美”则“不务外观”,甚至是“非常人所能见”,不细度细品难得其妙。内美,是精神境界之美,不夺目,不张扬,内力凝聚,风光万端,细品慢读,韵味无限,为中华美学灵魂。
(微评/大利)
封底... 《黑夜的底片》 (摄影作品)/李刚
李刚先生以摄影家独特的心灵感受和高妙的技术操作,解放了被物质和形体束缚着的万物的灵魂,澄明和开显了物象后面一个用语言无法描述的深远、广大和永恒的世界。这不仅坚定了我对艺术价值向度的理解,同时让我感受到更多具有超越性的事情。眼前这幅作品可喻为“黑夜的底片”,黑白颠倒,跃迁无碍,令人反复凝视,沉浸不已。那些白色的精灵聚集在一起,仿佛是深邃的星夜的反转或别个化身,白色的虚空幻化或隐匿了一切邃密的存在,黑色的星光是宇宙晶亮澄澈的眼神,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包括你和我。小时候常于燕山深处夜行,对黑夜的神秘、寂寥和幽美深有感受,却无以名状。爱好摄影后,常常沉思遐想:摄影艺术怎样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深幽迷茫的黑夜呢?多年来屡试屡废,无一惬意者。几年前曾著散文《黑夜之美》,以文学意象拟之,似略有所得。现在看到这些黑夜精灵会说话的眼睛,感觉到顺着这点点晶亮深邃的缝隙,触摸着宇宙神秘存在的复杂表情。这种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心灵波动,大概就是摄影艺术的特殊魅力和永恒价值吧!
(微评/思澜)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
☆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邮箱wyplzg@126.com、“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后台或《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编辑部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法律顾问机构:北京永勤律师事务所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11期(总第50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 袁正领 胡一峰 程阳阳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