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最新期刊>正文

2017年第3期(总第18期)目录

2017-03-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3期(总第18期)目录

 

  特别策划·2016中国艺坛扫描

  5... 文化自信:2016戏曲创作演出纵览/傅谨

  13... 多元新变:2016国产艺术电影的进步与探索/路侃

  22... 厚积薄发:2016中国话剧面面观/宋宝珍

  34... 蔚为大观:2016中国美术述评/郑工

 

  理论探索

  44... 中国当代的视觉艺术理论姓啥/梁玖

  52... 戏曲的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醒/沈勇

  60... 音乐评论应穿梭于梦想与现实之间/刘小龙

  71... 试论中国古代的两种“艺道观”/刘跃兵

 

  一月一品·电影《长城》

  80... 好莱坞的“功夫梦”与张艺谋的东方奇观/周文萍

  87... 全球化时代新美学的一次探索/杨光祖 刘璐

 

  艺苑丛谈

  93... 论复制活动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秦金根

  97... 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崔昊

  103... 音乐交融之美来自创造/兰维薇

 

  学术综述

  108... 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综述/张兰芳

 

  名家专访

  117... 整体研究与建构中国特色民间文艺学——专访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侯仰军

 

  封二... 老村老树老乡亲(美术作品)/刘文西

  封三... 苏轼《赠刘景文》 (书法作品)/ 徐锡澄

  封底... 西藏·喜马拉雅山大折皱(摄影作品)/王建军

 

刘文西 《老村老树老乡亲》中国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比以往所有的时代都有极大的提高。这些人物画作品都是扎根于人民,对人民的性格、时代特征、发展变化等深度了解后才取得了这样的高度。我们要创作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人民群众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作品。作为艺术家,思想非常重要,有了思想才有感情,要去描写人民群众的时代感情,通过感情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艺术家要按照艺术的规律办事,传统的东西重要,但是不要被传统所束缚,同时也要重视生活,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是崭新的,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才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

  (刘文西)

徐锡澄 《苏轼<赠刘景文>》书法

释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 苏轼诗一首 锡澄书

王建军 《西藏·喜马拉雅山大折皱》摄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